碎玉轩里一片漆黑,只有甄嬛窗前还亮着灯。
浣碧换了身不起眼的青灰色宫女服,头发只用一根木钗随便挽着。
她怀里揣着个长条锦盒,里面是甄嬛临摹的一幅山水画。
“小主,奴婢去了。”浣碧的声音有些紧张。
甄嬛没有回头,盯着窗外的枯枝,冷声吩咐:“记住,东西送到就行,别多话。”
“是。”
浣碧吸了口气,推门出去,很快就消失在夜色里。
出宫的路槿汐已经打点好了,相熟的守门太监收了银子,假装什么都没看见。
果郡王府的大门在夜里看着十分森严,两个守门的侍卫手按腰刀,眼神锐利。
浣碧上前,规矩地行了个礼。
“两位大哥安好,奴婢是宫里莞贵人派来的,奉命给王爷送一幅字画。”
一个侍卫打量着她,满眼怀疑。
“莞贵人?王爷跟宫里娘娘没私交,你回去吧。”侍卫的语气很硬,不留情面。
浣碧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攥紧袖子里的玉佩,手心都是汗。
“大哥行个方便,我家小主说了,王爷见了这画,自然就明白了。”
她把锦盒往前递了递,姿态放得很低。
侍卫正要赶人,府里走出来一个管家模样的人。
“吵什么?”管家的声音很沉稳。
侍卫立刻躬身:“夏总管,一个宫女,说是莞贵人派来的。”
夏总管的目光落在浣碧身上,没什么表情。
“莞贵人?她有什么事要见王爷?”
浣碧知道,能不能成,就看现在了。
她稳住心神,从袖中拿出那块玉佩,双手托着。
“王爷见了这个,就知道奴婢的来意了。”
夏总管看到玉佩,瞳孔猛地一缩。
这块雕着杜若的和田暖玉,是王爷从不离身的随身之物!
他脸色瞬间就变了,再看浣碧时,眼神里只剩下凝重。
“你,跟我来。”
夏总管丢下三个字,转身就往府里走。
浣碧赶紧跟上,心跳得快要蹦出来了。
夏总管一言不发,带着她穿过几个院子,最后停在一间书房前。
“你在这等着。”
他推门进去,脚步很快。
浣碧站在门外,手脚冰凉,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书房里,果郡王允礼正临窗而立,神情闲散。
“什么事,这么慌张?”他放下手中的书卷,声音有些懒。
夏总管快步上前,压低声音:“王爷,莞贵人派人来了。”
允礼眉梢微微一挑。
夏总管呈上那块玉佩。
允礼看到玉佩,脸上的闲散瞬间消失,他猛地站起身,一把抓过玉佩,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人在哪?”
“就在门外。”
“带她进来,不,带她去密室。”
允礼的声音压得很低,但透着一股急切。
夏总管立刻领命出去。
很快,浣碧被带进书房,又跟着允礼走入书架后的一个暗门。
密室里只有一盏灯,光线昏暗。
允礼一挥手,让夏总管退下守在门外。
他转过身,目光像火炬一样盯着浣碧。
“莞妹妹出事了?快说,她要查什么?”
他的声音里满是担忧,完全没了平日的风流样子。
浣碧被他的气势吓得腿一软,跪了下来。
“王爷,小主安好。只是……小主有件非常要紧的事,想请王爷帮忙。”
允礼的神色缓和了些:“说。”
浣碧急忙开口:“王爷,小主需要纯元皇后去世那一年的内务府档案,所有的记录,越详细越好。”
纯元皇后。
这四个字一出口,密室里瞬间安静得可怕。
允礼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
这是宫里最大的禁忌,是皇兄心头的一根刺,谁碰谁死。
他看着浣碧,眼神变得非常严肃。
“她要这个做什么?”
浣碧不敢说实话,只能按事先想好的说辞回答。
“小主说,她想知道当年的事,才能在宫里活下去。求王爷看在过去的情分上,帮小主这一次。”
允礼沉默了。
他知道,甄嬛不是乱来的人。
她要查这个,肯定是发现了什么要命的线索。
想到她在宫里孤立无援,允礼的心就揪了起来。
“我知道了。”
他沉声说,“这事不简单,你先在王府住下,谁也别见,等我消息。”
“谢王爷!”浣碧重重磕了个头。
允礼亲自把浣碧安置在一处偏僻的客院,又叫来心腹阿晋。
“去内务府。”允礼的命令简单直接,“想办法,把先皇后去世前后三个月的所有宗卷,给我弄一份抄本出来。”
阿晋脸色一变:“王爷,那可是……”
“我知道。”允礼打断他,“这事不能惊动任何人,特别是宫里的人。
只许看,不许外传,更不能留下任何痕迹。”
“要是有人拦着,提我的名字。”
“是!”阿晋抱拳领命,“属下明白。”
阿晋走后,允礼在书房里站了很久。
他知道,自己已经踩进了一个巨大的漩涡,但他不能回头。
浣碧在王府住了下来,被告知不能踏出院门半步,一日三餐都有人送来。
送饭的是个年轻侍女,带着王府下人特有的几分傲气。
浣碧心里着急,但面上不敢露出来。
她故意拉着侍女说话,打探府里的情况。
“妹妹好福气,能在王府当差。”浣碧羡慕地说,“不像我们,在宫里,说不定哪天就没命了。”
侍女很受用,嘴角翘了起来:“那是自然,我们王爷身份尊贵,待下人也好。”
浣碧看着院子里精致的雕花窗,看着侍女身上比宫里姑姑们还好的料子,眼里透出一丝渴望。
“王府真气派,这地上的砖,都比我们碎玉轩的亮。”
她摸着桌上的白玉茶杯,触手温润。
“这么好的东西,就给我们下人用了?”
侍女得意地一笑:“这算什么。
库房里比这好的东西多的是。姐姐是没见过王爷书房里的那些宝贝,那才叫开眼呢。”
浣碧的心像被刺了一下。
同样是伺候人,凭什么她们就能活得这么体面?
她想起自己在甄家,名义上是二小姐,实际上连个受宠的丫鬟都不如。
进了宫,也只是个奴婢。
她不甘心。
王府的富贵,让她心里冒出了一个念头。
她想,如果能留在这里,哪怕还是做奴婢,也比在宫里强一百倍。
如果……能成为这里的女主人呢?
这个念头闪过,快得让她自己都吓了一跳。
她连忙低下头,掩饰住眼中的野心。
等待的日子很煎熬。
浣碧每天都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心里七上八下。
她怕事情败露连累甄嬛,又怕果郡王办不成事让甄嬛失望。
到了第三天夜里,夏总管终于又来了。
“姑娘,王爷有请。”
浣碧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她跟着夏总管,再次来到那间密室。
果郡王允礼已经等在那里,他神情有些疲惫,眼下有些青黑,但眼神却很亮。
他将一个厚厚的油布包袱放在桌上,推到浣碧面前。
“你要的东西,全在这里。”
浣碧的手有些抖,她打开包袱,里面是一叠厚厚的卷宗,墨迹还很新,明显是刚抄的。
她激动得说不出话:“王爷……奴婢……奴婢代我家小主,谢王爷大恩!”
允礼摆了摆手,神色非常郑重。
“回去告诉莞妹妹,这些档案,是她活下去的凭证。让她务必小心,不要再相信任何人。”
他的目光落在浣碧身上,带着审视。
“更要小心身边的人。”
浣碧心里一惊,不敢和他对视,连忙低下头。
“是,奴婢一定带到!”
允礼看着她,最后嘱咐道:“记住,她的安危,比这些东西重要。
如果事情实在不行,就让她把这一切都烧了,我自有办法保她周全。”
浣碧抱着那个沉甸甸的包袱,重重地磕了三个头。
她知道,从今天起,自家小主手里,多了一张能掀翻后宫的底牌。
而果郡王,已经成了她们在宫外最可靠的后盾。
当夜,浣碧悄无声息地回到了紫禁城。
她走进碎玉轩时,天边已经发白。
甄嬛还坐在窗前,一夜没睡。
看到浣碧怀里的包袱,她的眼神终于动了动。
浣碧将包袱放在桌上,把果郡王的话一字不漏地重复了一遍。
当听到那句“她的安危,比这些东西重要”时,甄嬛端着茶杯的手,轻轻顿了一下。
她没说话,只是伸出手,解开了包袱的带子。
厚厚的卷宗露了出来。
第一页上,清楚地写着几个大字。
“内务府记档,纯元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