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
碎玉轩只留了一盏烛火,光晕在窗纸上微微摇晃。
浣碧将那个沉甸甸的油布包袱放在桌上,发出一声闷响。
甄嬛的目光从窗外收回,落在包袱上,眼神里燃起一簇火苗。
她没有立刻打开,只是静静地看着。
槿汐上前,为她续上一杯热茶,轻声说:“小主,夜寒露重,还是早些歇息吧。”
甄嬛没有理会,她伸出手指,解开包袱上系得死紧的绳结。
一层层油布揭开,露出里面厚厚的卷宗。
纸张泛黄,带着一股陈旧的霉味,又混杂着新墨的气息。
甄嬛拿起最上面的一本,翻开。
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记录着一个早已逝去的女人的日常。
衣食住行,赏赐往来,巨细靡遗。
“这些都是活着的证据,槿汐。”甄嬛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锐利的力量,“比任何人的嘴都可靠。”
槿汐看着甄嬛专注的侧脸,烛光映在她眼中,亮得惊人。
她心中升起一股敬畏。
“小主果然神机妙算。”
甄嬛的指尖划过纸页,仿佛能触摸到十几年前的时光。
“神机妙算?”她自嘲地笑了笑,“不过是被人逼到了悬崖边上,不得不自己找一条活路。”
她翻阅的速度极快,一目十行。
这些档案枯燥乏味,大部分都是内务府流水账般的记录。
某月某日,赏各宫绸缎几匹。
某月某日,御膳房进贡新鲜果蔬。
槿汐站在一旁,看着甄嬛不知疲倦地翻着,心里满是担忧。
“小主,您已经看了一个时辰了,仔细伤了眼睛。”
甄嬛头也不抬。
“无妨。”
她的目光像鹰隼,在字里行间搜寻着任何一丝不寻常的痕迹。
时间一点点流逝。
窗外的天色从墨黑转为青灰。
就在槿汐以为甄嬛要这样看到天亮时,甄嬛的手指突然停住了。
她停在了一页记录上,反复看了三遍。
那上面记录着纯元皇后去世前三个月,来自景仁宫的赏赐。
起初都是些寻常物件,字画,摆件,盆栽。
可越到后面,赏赐的种类就越发奇怪。
“景仁宫送,桃花香氛一盒。”
“景仁宫送,芭蕉树两株,植于庭中。”
“景仁宫送,芙蓉露一瓶,言可滋补安神。”
这样的记录,在最后的一个月里,变得异常频繁。
几乎每隔两三日,就会有来自景仁宫的赏赐送到纯元皇后的宫里。
甄嬛的呼吸屏住了。
她的脑海里,猛地闪过那本残破的太医手记里的一句话。
“……桃花、芭蕉,皆为至阴之物,孕中大忌……”
她闭上眼,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寒冰。
她用指尖轻轻点着那几个字,低声呢喃。
“桃花、芭蕉……还有这芙蓉露。”
槿汐凑过来看了一眼,满脸疑惑。
“娘娘,这些都是寻常赏赐啊。”
“寻常?”甄嬛冷笑一声,“好一个寻常。”
她将那几页纸抽出来,小心地折好,藏入袖中。
“槿汐,去看看皇上今日翻了哪宫的牌子。”
槿汐一愣,随即明白了什么,脸色微变。
“是。”
午后,皇帝果然来了碎玉轩。
他看起来心情不错,大概是年羹尧倒台在即,除去了一块心病。
甄嬛没有像往常一样迎上去,只是坐在窗边,手里拿着一卷书,神情有些怔忪。
“爱妃在想什么?朕来了都不知道。”皇帝走到她身边,语气带着几分宠溺。
甄嬛像是被惊醒,连忙起身行礼。
“皇上恕罪,臣妾方才走了神。”
皇帝扶起她,让她坐在自己身边。
“看你这几日气色好了许多,朕就放心了。”
甄嬛垂下眼帘,声音很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愁。
“皇上,臣妾最近……常做同一个梦。”
“哦?梦见什么了?”皇帝来了兴致。
甄嬛端起茶杯,指尖有些发白。
她缓缓开口,声音飘忽得像一缕烟。
“臣妾最近常梦见桃花,开得漫山遍野。”
“梦里,总有个白衣女子在桃花树下弹琴,琴声很悲伤。”
皇帝端着茶杯的手,猛地一顿。
他脸上的笑意瞬间凝固了。
“桃花……”
他像是被这两个字刺中,呼吸都停滞了一瞬。
甄……莞莞?
他看着甄嬛的脸,眼神恍惚起来,仿佛透过她,看到了另一个人。
“莞莞,你……你梦见她了?”
他脱口而出的,是那个只属于纯元皇后的名字。
甄嬛心中一凛,面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迷茫和惊讶。
“皇上?您在叫谁?”
皇帝这才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的失态。
他放下茶杯,掩饰般地轻咳一声,眼中的痛苦却藏不住。
“没什么。”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负手而立,背影显得有些落寞。
“朕只是……想起了故人。”
殿内一片死寂。
甄嬛知道,她的试探成功了。
那根埋在皇帝心底最深处的刺,被她轻轻一拨,就开始淌血。
良久,皇帝才重新开口,声音沙哑。
“她生前,最喜桃花,也最爱在芭蕉树下抚琴。”
他转过身,看着甄嬛,眼神复杂。
“莞莞,你说,这是不是她在天有灵,借你的梦告诉朕,她很孤单?”
甄嬛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走到他身边,为他重新沏了一杯热茶。
皇帝的情绪显然被搅乱了。
他拉着甄嬛坐下,开始断断续续地回忆往事。
他说的全是关于纯元皇后的事。
她的琴,她的舞,她的笑。
甄嬛安静地听着,像一个最忠实的听众。
“那时候,她身子不好,宜修天天去照顾她。”皇帝叹了口气,眼中流露出一丝感念。
“汤药都是宜修亲手喂,连她宫里的香料,吃的补品,都是宜修亲自挑选,一样一样地试过才放心。”
皇帝握住甄嬛的手,感慨道:“宜修当年对宛宛照顾有加,这份情谊,朕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她虽为继后,却有长姐之风,实在贤德。”
甄嬛的心,像被浸入了冰水里,一寸寸地冷下去。
贤德?
用桃花和芭蕉害人性命,也配称贤德?
她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脸上却依旧挂着温婉的笑意。
“皇后娘娘自然是好的。”
她不动声色地附和着。
皇帝沉浸在自己的回忆里,并未察觉她的异样。
甄嬛看着皇帝悲伤的侧脸,知道时机到了。
她忽然跪了下来。
皇帝吃了一惊,连忙去扶她。
“你这是做什么?快起来。”
甄嬛却不肯起,她仰起头,眼中蓄满了泪水。
“皇上,臣妾有个不情之请。”
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听起来格外惹人怜惜。
“臣妾想,纯元皇后在梦中示警,定是在九泉之下有所不安。”
“臣妾斗胆,恳请皇上恩准,在宫中为纯元皇后办一场追思法会,请得道高僧为她诵经祈福,超度亡魂。”
她抬起泪眼,恳切地望着皇帝。
“让她在九泉之下,也能安心。”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句句都说到了皇帝的心坎里。
他本就因梦境而心神不宁,又感怀旧事,甄嬛的提议,正合他意。
皇帝被深深地打动了。
他亲自将甄嬛扶起来,用指腹为她拭去眼泪,声音是前所未有的温柔。
“好孩子,难为你如此有心。”
他动容地看着她,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善良的宛宛。
“好,都依你。”
“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内务府和礼部,任你调遣。”
甄嬛低下头,掩去眼底一闪而过的锋芒。
“谢皇上。”
皇帝欣慰地拍了拍她的手,又坐了一会儿,才带着满腹心事离去。
他走后,槿汐立刻上前扶住甄嬛。
“小主,您……”
甄嬛的身体在微微发抖,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极致的愤怒和兴奋。
她走到窗边,看着皇帝的背影消失在宫墙尽头。
夜色,正一点点地吞噬着紫禁城。
一场法会,足以让她接触到许多当年伺候在纯元皇后身边的旧人。
那些被皇后刻意打发、掩埋的真相,她要亲手将它们,一个一个,重新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