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黄圣旨摊在御案上,鎏金“皇后”二字在烛火下泛着冷光。
康熙指尖摩挲着绢布边缘,指腹粗糙的茧子蹭过绣线,终究还是抬手将圣旨卷了回去。
塞进紫檀木盒里,落锁时“咔嗒”一声,在寂静的乾清宫内格外清晰。
他靠在龙椅上,指节抵着眉心。
瑶瑶临终前攥着他的手,眼里满是哀求,只说“三哥,咱们的孩子年幼,求三哥护好他”。
那声音犹在耳畔,如今表妹身子渐好,若真封了后,老四便是有嫡子的身份,保成这个太子的位置,怎能稳当?
梁九功垂着手站在殿角,眼观鼻鼻观心,却忍不住偷瞄康熙的神色。
前几日贵妃娘娘病危,万岁爷虽没明着说,却连着三夜没睡好,如今宜修格格的方子见效,娘娘气色一日比一日好。
万岁爷反倒愁眉不展,这帝王心思,实在难猜。
“梁九功。”康熙忽然开口,声音带着几分疲惫。
“奴才在。”梁九功连忙上前躬身。
“去,传乌拉那拉氏宜修过来。”康熙指尖敲了敲御案,“就说朕有话问她。”
梁九功应了声“嗻”,转身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心里却犯嘀咕:宜修格格不过是个医女。
传召问话,看来往后这宫里,又要多几分变数了。
宜修接到传召时,正在院子里晾晒草药。
秋日的阳光暖融融的,洒在她素色的衣襟上,映得她眉眼愈发清浅。
听闻康熙要见她,她倒没慌,只将草药仔细收好,换了身干净的旗装,跟着太监往乾清宫去。
进殿时,康熙正背对着她站在窗前,望着庭院里落了满地的梧桐叶。
宜修依着规矩行礼,声音平稳:“臣女参见万岁爷。”
“起来吧。”康熙转过身,目光落在她身上,带着几分审视,“你给贵妃的方子,倒真有些用处。”
宜修起身垂眸:“娘娘吉人天相,臣女不过是尽绵薄之力。”
“吉人天相?”康熙轻笑一声,走到御案后坐下,指了指对面的绣墩。
“坐。朕问你,贵妃的身子,到底能不能彻底好起来?”
宜修依言坐下,指尖轻轻拢了拢袖口:“娘娘的病根在忧思过度,伤及脏腑。“
”臣女的方子只能固本培元,若想彻底痊愈,还需娘娘自己放宽心,少些思虑。”
康熙沉默片刻,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声音低沉:“若是她一直记挂着老四和小八,这病,是不是就好不了?”
宜修抬眸,撞进康熙深邃的眼底,那里面藏着帝王的权衡与算计,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
她心里了然,却只缓缓道:“心病还需心药医。“
”娘娘身为额娘,记挂孩子本是常理,但若因此损了身子,反倒得不偿失。“
”万岁爷若真为娘娘和四阿哥着想,或许……可以让娘娘少些牵挂。”
康熙眉峰微挑:“你倒看得通透。朕问你,若贵妃身子一直这般,时好时坏,老四……会不会受影响?”
宜修垂下眼帘,声音依旧平静:“四阿哥聪慧,若有娘娘在,便是有了依靠。“
”可若娘娘身子不济,四阿哥便是丧母,难免会让人钻了空子。万岁爷英明,想必早已有法子。”
康熙盯着她看了半晌,忽然道:“你是乌拉那拉氏的人,德妃才是你姑母,你为何反倒帮着贵妃?”
宜修抬眸,眼底没有丝毫慌乱:“臣女只论是非,不论亲疏。“
”娘娘待臣女有恩情,臣女和娘娘之间还有因果未了。再者,臣女是没了额娘的人自然是吃尽了没有额娘庇护的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