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青训中心的集训生活,如同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规律、高效,且不容许丝毫懈怠。每天清晨,天光未亮,哨声便划破宿舍区的宁静,紧接着是雷打不动的体能训练——耐力跑、核心力量、柔韧性练习。上午是战术理论课和分组技术训练,下午则是高强度的对抗赛或专项位置训练,晚上还有比赛录像分析和总结。
火星努力适应着这种高强度的节奏。他的技术和球商在这里依然属于上游,尤其是在无球跑动和战术理解上,常常得到教练的点头认可。杰米依旧是他最亲近的伙伴,两人在训练中默契十足,互相打气,在枯燥的训练之余,也会偷偷分享从家里带来的零食,抱怨一下教练的严苛。
然而,那个名叫雷霆的男孩,如同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始终横亘在火星的视线里。雷霆被分在了另一个小组,但对抗赛时总能遇上。他就像他的姓氏一样,踢球风格充满了爆炸性的力量和侵略性。他的身体素质极其出色,速度快,力量足,拼抢时毫不惜力,甚至有些鲁莽。他显然将火星视为了最大的竞争对手,每一次对位都格外卖力,用强硬的冲撞和寸步不离的盯防,试图从心理和生理上压制火星。
火星能清晰地感受到来自雷霆的压力。更让他不安的是,他的右膝,在这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训练下,开始发出更频繁、也更清晰的抗议。它不再仅仅是隐晦的酸胀,而是在某些特定动作后,会传来一阵短促却尖锐的刺痛——比如急停转身时,比如全力蹬地加速时,比如与雷霆激烈碰撞后。
它像一扇渐渐生锈的铰链,在需要顺畅转动时,发出令人心悸的“嘎吱”声。
一次分队对抗中,火星在中场接到杰米的传球,他顺势一抹,试图转身摆脱。就在转身发力的瞬间,右膝外侧仿佛被烙铁烫了一下,剧痛让他瞬间失去了平衡,整个人摔倒在草皮上。皮球自然也丢了。
“搞什么?!”场边传来教练不满的吼声,“火星!集中精神!对抗太软了!”
火星蜷缩在地上,双手紧紧捂住右膝,额头上瞬间冒出了冷汗。那痛楚来得猛烈,去得却也迅速,几秒钟后,便又化为了熟悉的深层酸胀。
“你没事吧?”杰米第一个跑过来,脸上写满了担忧。
“没事……绊了一下。”火星咬着牙,在杰米的搀扶下站了起来,活动了一下膝盖,强装无事。他不敢看杰米的眼睛,更不敢看场边教练那审视的目光。他瞥见不远处的雷霆,后者正双手叉腰,嘴角似乎勾起了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那眼神仿佛在说:“看,不过如此。”
这次摔倒像一个分水岭。火星开始下意识地保护自己的右膝。他在做动作时有了更多的顾虑,不敢全力冲刺,不敢做大幅度的急停变向,甚至在跳起争顶头球时,落地都会刻意让左腿承担更多重量。他的表现变得起伏不定,时而有灵光一闪的妙传或射门,时而又会因为犹豫和收敛而错失良机。
“火星,你最近状态不太对。”一次训练结束后,主教练单独留下了他,眉头微蹙,“你的爆发力呢?你的那种冲击力,我怎么看不到了?是太累了吗?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
火星的心脏猛地一跳,几乎要脱口而出膝盖的问题。但话到嘴边,又被硬生生咽了回去。他害怕,害怕一旦说出来,就会被贴上“易受伤”的标签,害怕会失去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害怕看到父母和教练失望的眼神。
“没……没有,教练。可能就是有点疲劳,我会调整的。”他低下头,声音有些干涩。
教练盯着他看了几秒,最终拍了拍他的肩膀:“注意休息,合理安排。你的天赋很好,别浪费了。下一阶段的选拔很快就要开始,那将决定谁能代表省里去参加全国性的‘希望杯’集训营。我希望看到最好的你。”
“希望杯”集训营!那是通往更高层次,甚至可能被职业俱乐部青年梯队关注的跳板!火星的心热了一下,但右膝那沉甸甸的酸胀感,立刻像一盆冷水浇了下来。
晚上,他躺在宿舍的床上,偷偷用从家里带来的止痛喷雾对着右膝喷了又喷,冰凉的触感暂时麻痹了不适。他望着天花板,脑海中回响着教练的话,浮现出雷霆那挑衅的眼神,还有杰米担忧的目光。
隐瞒,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他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下去了,锈蚀的铰链若不及早处理,终有彻底卡死甚至断裂的一天。可是,在全国选拔的门槛前,他该如何开口?又如何能甘心在这关键时刻停下脚步?
在梦想与身体发出的警告之间,火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挣扎。那扇通往未来的门仿佛就在眼前,但他推动门扉的手臂,却连接着一个日益沉重、发出不详声响的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