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渊中萤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代言情 

第9章:立影

渊中萤

第九章 立影

常嬷嬷得了吩咐,用药果然再无顾忌。

汤药变得越发苦涩难咽,药浴时加入的药材也灼烫得惊人。宋听禾每次治疗都如同受刑,额间沁出细密的冷汗,唇瓣咬得失去血色,却始终一声不吭。

她知道自己没有软弱的资格。

这日药浴后,她虚脱地靠在桶沿,常嬷嬷一边为她擦拭,一边状似无意地提起:“姑娘可知,西跨院那位柳姨娘,昨日不小心跌了一跤,摔断了腿,怕是得静养大半年了。”

宋听禾指尖微微一颤。西跨院的柳姨娘,是前几日曾在回廊上“偶遇”她,言语间夹枪带棒,暗讽她倚病卖乖、巴结王爷的那位。

她抬起眼,看向常嬷嬷。常嬷嬷面色如常,仿佛只是在说一桩寻常闲话。

“是么?”宋听禾声音带着沐浴后的虚弱,眼神却清亮,“那真是……不幸。”

她没有追问,常嬷嬷也不再多说。有些话,点到即止。

这便是那枚戒指无声的力量。它甚至不需要她亲自开口,自会有人替她扫清道路,向她递上投名状。

又过了几日,她能勉强下地行走片刻。谢凛命人在她院中设了一处小书房,笔墨纸砚、各类书籍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一些民间话本和地理杂记,与她之前看的那本旧书风格类似。

她开始每日花时间待在书房里。起初只是强撑着看几页书,后来体力稍好,便尝试提笔。她临摹字帖,写的却是那本旧书上偶尔出现的、与笔者批注相似的清隽字体。她读史书,看兵法,甚至涉猎一些简单的政论。

她像一块干涸的海绵,疯狂汲取着一切能让她变得强大的知识。她不再仅仅满足于活着,她要知道自己为何而活,要如何更好地活。

这期间,谢凛偶尔会来。

他有时只是站在书房外,透过半开的窗,看她伏案书写时专注的侧影,看她因体力不支微微颤抖却仍不肯放下笔的手。有时他会走进来,随手拿起她刚写好的字帖看一眼,不置一词,又放下离开。

他从未夸奖,也从未指点,仿佛只是一个漠不关心的旁观者。

但宋听禾能感觉到,他落在她身上的目光,一次比一次停留得更久。那目光里审视的意味渐渐淡去,多了些她看不懂的、复杂难辨的东西。

这天傍晚,她正对着一卷边境舆图蹙眉沉思,试图理解上面标注的关隘与兵力部署。谢凛不知何时走了进来,站在她身侧。

“看这个做什么?”他声音响起,吓了她一跳。

宋听禾下意识地想将舆图合上,却被他伸手按住。

“我……随便看看。”她有些窘迫。这些东西,本不是她一个深闺女子该碰的。

谢凛的目光在舆图上扫过,手指点在一处险要的关隘:“这里,三年前曾有一场恶战。”

宋听禾抬起头,有些意外他会主动提及。

“北狄五千铁骑叩关,守军不过八百。”他语气平淡,像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事,“坚守七日,援军至,生还者,不足百人。”

宋听禾心头一紧。她能想象那场战役的惨烈。

“为何……能守住?”她轻声问。

谢凛转眸看她,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在他深邃的眼底投下细碎的光影。

“因为无路可退。”他声音低沉,“身后即是家园,退一步,万劫不复。”

无路可退。

宋听禾怔怔地看着他,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了她心中一直以来的迷雾。

她何尝不是无路可退?宋家是虎狼窝,世间也无她容身之处。除了紧紧抓住眼前这唯一的、危险的浮木,她别无选择。

所以,她必须站稳,必须变得有用。

“我明白了。”她轻声道,目光重新落回舆图上,之前的茫然被一种坚定的光芒取代。

谢凛看着她眼底燃起的微弱却执拗的火苗,没有再说话。

他转身离开书房,走到院中,常嬷嬷悄无声息地跟了上来。

“王爷,姑娘近日翻阅的书目,除了经史子集,还涉及农政、水利,甚至……刑律案卷。”常嬷嬷低声禀报。

谢凛脚步未停,只淡淡应了一声:“嗯。”

“姑娘天资聪颖,进步神速,只是……心思似乎重了些。”

谢凛在院门口停下,回头望了一眼书房的方向。窗纸上,映出她依旧单薄,却挺得笔直的身影,如同风雪中努力扎根的细竹。

“由她去。”他收回目光,声音里听不出情绪,“本王倒要看看,她能走到哪一步。”

夜色渐浓,书房内的灯烛一直亮到很晚。

宋听禾揉着发酸的手腕,看着自己临摹的那张边境舆图,旁边还密密麻麻写满了她根据书中记载和自己的理解所做的批注。

她知道这条路很难,很慢。但她不再害怕。

那枚玄青戒指安静地戴在她的指间,冰凉的触感时刻提醒着她如今的处境。她不再仅仅是“阿萤”的影子,也不仅仅是需要庇护的宋听禾。

她要在谢凛投下的这片阴影里,走出属于自己的立影。

上一章 第8章:立威 渊中萤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0章: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