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实验室的灯还亮着,幽幽的蓝光映在墙上,像深夜里不肯睡的眼睛。
凌音终于摘下头显,手指飞快地敲完最后一行代码。屏幕上的进度条卡在98%,一动不动。她盯着右下角的系统负载——97.6%,差一点就要报警了。
“再撑十秒……求你了。”她小声嘀咕,眼睛一眨不眨。
突然,数据流重新跑了起来,画面开始渲染。虚拟角色的眼睛缓缓睁开,睫毛轻轻颤了一下,瞳孔里有一点点细小的光,像是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房间。
“成了!”她靠回椅背,脖子发出“咔”的一声轻响,整个人都松了下来。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技术中台发来的消息:“AR集群资源占用超标,十分钟内必须释放。”
她看了眼时间:凌晨三点半。迪士尼那边的项目六点就要启动,这十分钟刚好够她做最后一次测试。
她没回消息,而是把刚才那段代码单独保存,拖进一个新文件夹,认真打上名字:“发丝级光影扰动_可复用”。
然后点了提交。
五分钟后,后台跳出一条通知:4K实时渲染模块压力测试通过!面部微表情延迟从120毫秒降到了38毫秒!
她摘下眼镜,揉了揉酸涩的眼角。镜片上有道划痕,是昨天调试时不小心蹭到的。她舍不得换新的,只是用袖子擦了擦,又戴了回去。
早上九点多,虚拟直播测试间外面已经站了好几个人。
财务总监翻着手里的报表,皱眉说:“这次升级,光换显卡就要八百万。用户真的能看出来吗?”
运营主管摇头:“现在连手机都不一定支持4K,搞这么高配,是不是太早了?”
没人接话。
这时门开了,凌音走出来,穿着那件宽大的灰色卫衣,头发乱糟糟的,像刚从被窝里爬起来。
“可以开始了。”她声音不大,但很稳。
十点整,推流启动。
镜头缓缓拉开,一个银发机械姬站在浩瀚星海中央,身后是缓缓旋转的齿轮和流动的光带。镜头慢慢推进,她的脸逐渐放大,直到占满整个画面。
弹幕一开始还在刷“特效不错”“建模挺精致”,突然安静了一瞬。
接着,炸了。
“我靠!!她眨眼睛的时候,我看到睫毛的影子了!!”
“这不是贴图!是反光!真的有光影变化!”
“我能数清她脸上的毛孔!!这是人做的吗!!”
凌音操控角色靠近摄像头,忽然笑了下,抬手撩了下额前的碎发。
“你们能看到我眼里的血丝吗?”她说,“昨晚通宵写的代码。”
弹幕瞬间破防。
“啊啊啊姐姐辛苦了!!”
“这不是主播,这是数字人成精了吧!!”
“听潮阁疯了吗?这种细节谁顶得住啊!!”
监控室里,陆潮声坐在三块屏幕前,目光沉静。直播画面、后台数据、用户热力图同时跳动。他拿起笔,在本子上写了两行字,然后拨通电话:
“把所有虚拟主播的渲染标准,升到4K。今天下午六点前完成配置更新。”
挂了电话,他问身边的技术负责人:“成本还能压吗?”
“短期难。但如果把动态光照算法开源一部分,后期维护能省三成。”
“不急。”陆潮声摇头,“先让市场知道我们能做到。其他的,以后再说。”
中午十二点十七分,一封邮件跳进他的收件箱。
发件人是某头部游戏公司CTO,标题写着:“关于4K实时渲染技术合作意向”。
正文很短:
“今早看了直播测试,我们愿意支付千万级预付款,请求授权使用贵司自研渲染引擎。如需联合开发,团队随时待命。”
附件是一份初步合作草案。
陆潮声看完,没回复。他打开内部通讯录,原封不动转发给海川,只加了一句:“这单,接。”
下午两点零七分,CEO办公室。
海川站在窗边,手里握着手机。阳光洒在他脸上,他却一动不动,一直盯着那封邮件看。
陆潮声坐在办公桌后,翻着一份合同草案。他抬头看了眼海川,没说话,等着他自己开口。
“他们之前说我们技术落后。”海川终于开口,声音有点哑,“星耀那边,上个月还在媒体上放话,说我们的虚拟形象是外包买的壳。”
陆潮声合上合同,在某个条款上划了一道红杠。
“现在呢?”他问。
“现在……”海川低头看着手机,声音低了些,“他们不敢说了。”
陆潮声站起来,走到白板前,写下三个词:标准、节奏、选择权。
“技术做到顶尖,不是为了争一口气。”他说,“是为了以后谈合作时,我们能说‘不’。”
海川抬头看他。
“你想要的舞台,不一定非得砸钱去做个没人懂的艺术品。”陆潮声指着白板,“但现在,全世界都知道听潮阁能做4K实时渲染。接下来,轮到我们选跟谁玩了。”
海川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问:“如果他们只想买授权呢?”
“那就卖。”陆潮声答得干脆,“但价格我们定,条款我们写。而且,只卖给一家。”
“为什么?”
“因为稀缺才有话语权。”他走回座位,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我们现在不是拼技术,是在定规则。”
海川没再问。他转身走向门口,手搭上门把时顿了顿。
“我回去写个方案。”他说,“基于4K渲染的沉浸式演出架构。这次,不做孤岛。”
门关上了。
陆潮声坐回椅子,把那封合作意向标为“高优先级”。然后打开内部知识库,搜索“凌音 今日提交记录”。
找到那个叫“发丝级光影扰动_可复用”的文档,他点开看了一遍,在页脚写下批注:“纳入Q2技术共享目录,标注原创归属。”
接着,他打开下一个日程提醒:
“深夜电台”团播策划会,15:30,策划部会议室。
他看了眼墙上的管理条例,伸手理了理领带。海豚造型的领带夹轻轻晃了晃。
手机亮了,是澈清发来的群消息:
“人都到齐了,就等你。”
他起身,拿起桌上的文件夹,朝门外走去。
走廊灯光稳定,脚步声清晰。路过技术中台时,他瞥了眼监控屏——虚拟形象仍在运行,呼吸频率与真实心跳同步,误差不到0.3秒。
他没停下,继续往前。
推开策划部会议室的门,十几双眼睛齐刷刷望过来。
凌音坐在角落,正低头调试设备。她抬头看了他一眼,轻轻点了点头。
陆潮声走到主位,放下文件夹,开口第一句是:
“谁来说说,怎么让听众在半夜听见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