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实验室的灯还亮着。JS摘下耳机,手指在频响分析仪上划过最后一道波形,确认共振曲线稳定。他把碳纤维埙放在工作台上,旁边是那支用了八年的老陶埙,表面有几道裂纹。
手机震了一下。他看了眼屏幕,公众号推送标题跳出来:“《论JS改良埙对非遗的破坏》”。文章说他的改良版加了扩音孔、用了合成材料、接入无线拾音模块,“已经不是埙了”。
他没关页面,截图发进工作群,打字:“他们怕的不是改动,是没人听他们的了。”
消息刚发出去,小九回了个表情包:一个戴眼镜的古人摔茶杯。JS笑了笑,打开录音设备,把两支埙并排放好。左边是原版,右边是新做的。他调低灯光,戴上隔音耳罩,开始录制对比音频。
“第一段,原埙,《哀郢》前八小节。”他按下录音键,声音低沉沙哑。吹完一段,他停下来标注时间戳。“第二段,改良版,同曲速。”
这次声音更清晰,穿透力更强,但尾音还是带着那种古老的呜咽感。他反复回放两段录音,在笔记本上写下:“气息控制差异减小百分之三十七,泛音列增强,高频衰减少。”
窗外天色变亮,楼道里传来保洁推车的声音。他喝了口凉茶,重新检查无线拾音模块的信号强度。测试三次,延迟都在0.02秒以内,观众几乎感觉不到。
中午十二点,直播间B厅准备好了。JS坐在镜头前,背后是黑背景板,桌上摆着两支埙。
弹幕一开就炸了。
“老祖宗的东西也能乱改?”
“这叫创新?这是糟蹋!”
“建议平台封杀伪非遗。”
后台数据显示,部分账号IP来自同一网段。JS看了眼监控面板,没说话,先拿起原埙,放到唇边。
“今天先吹一段老版本。”他说完,闭上眼。
《哀郢》的第一个音出来了,整个直播间安静了。那是很悲的声音,像风穿过废墟。他一口气吹了八分钟,中间没换气,额角青筋跳动。在线人数从六万涨到九万,弹幕也停了,只剩几个“哭了”“破防了”。
他放下埙,擦了下嘴。
“刚才那个,是我爷爷教我的。”他说,“他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守着这门手艺。但我问过他,如果没人听得见,守得住吗?”
没人说话。
他拿起右边那支黑色的埙,材质是碳纤维混陶瓷涂层,侧面有个微型拾音器接口。
“我改了三点。第一,内腔结构优化,增加共鸣;第二,外壁开两个隐藏式泄压孔,防止高音爆震;第三,底部加无线传输模块,能接现场音响系统。”他顿了顿,“它还是埙,只是现在能在万人体育场里听见。”
说完,他重新吹起《哀郢》的同一段落。
声音出来了,比刚才大了一倍,但没有失真。高音更稳,低频依旧厚重。有人听出了区别。
弹幕开始变。
“等等……这个音色居然没飘?”
“我耳机都震了,但不刺耳。”
“原来还能这样?”
JS停下,看着镜头。
“两千年前,埙是战场上用来传令的工具。士兵靠它判断进攻还是撤退。汉代,它是祭祀用的圣器,沟通天地。唐代以后,它进了文人书房,成了雅乐的一部分。”他声音不高,但很稳,“可今天呢?除了博物馆和考试曲目,谁还在听?”
弹幕刷得慢了些。
“有人说我亵渎传统。可什么是传统?是把它锁进玻璃柜,还是让它活着?”他指了指自己的胸口,“音乐不是古董,是武器。它要刺穿冷漠,唤醒记忆。我不改它,它就会死。”
话音落下,弹幕炸了。
“文化需要进化!”
“这才是新国潮!”
“支持JS!”
热搜榜刷新,《哀郢》冲进音乐榜前三。那篇批判文章的阅读量停在十八万,转发越来越少,评论区开始出现反驳。半小时后,文章被删了。
下午一点半,JS走出直播间,背包里装着两支埙。走廊尽头,小九戴着监听耳机走过来,手里拎着一杯冰美式。
“你火了。”他说,“全网都在吵‘民族乐器该不该电子化’。”
JS笑了笑:“吵就对了,说明有人听了。”
小九摇头:“平台刚给我发预警,说这类内容可能触发新规,尤其是‘融合电子编曲’的部分。”
“他们拦得住吗?”JS拍了拍背包,“只要声音够真,节奏够狠,他们拦不住。”
“那你敢不敢更大胆点?”小九眼睛亮了,“我把八极拳发力节奏编进鼓点,再叠一层埙的循环采样?一拳一脚都是节拍,呼吸就是旋律。”
JS站住了。
“你记得上次我录的拳风声吗?在地下二层拍的。拳出袖带风,正好当打击乐采样。”
“对!”小九一拍大腿,“再加上你的改良埙,低频铺底,高频撕裂空气,整首歌就像一场仪式——传统不是被演奏的,是被打出的。”
两人站在技术部走廊中间,来往员工匆匆走过。有人认出JS,点头示意,也有年轻主播盯着他背包里的埙看。
“那就干。”JS说,“采样库更新,把这支改良埙加进去,编号N-23。”
“还得命名。”小九掏出手机准备记,“叫什么?”
“就叫‘活埙’。”他说,“死了的才叫遗产,活着的,叫传承。”
小九输入名字,抬头笑:“明天我就开始编曲。”
“别等明天。”JS拉开录音棚门,“你现在就能试。”
棚内灯光亮起,架子上摆着各种民族乐器,角落还有台老式合成器。小九脱下外套扔在椅子上,插上耳机,打开DAW界面。
JS把埙放在谱架旁,拧开拾音器开关。
“先录一段基础音阶。”他说,“我要让这玩意儿,吼出心跳。”
小九双手搭在键盘上,调出节奏模板。
“速度多少?”
JS深吸一口气,手指抚过埙身。
“按心跳来。七十 BPM。”
节拍器响起,第一声鼓点落下。
JS将埙贴唇,吹出第一个音。
低沉,有力,像从地底深处爬出来的回响。
小九猛地抬头:“这频段……能切进电音主奏!”
JS没回答,继续吹。
第三个音出来,带着轻微颤动,像是压抑已久的呐喊终于挣脱束缚。
小九快速敲击键盘,新建轨道,加载动态滤波。
“加个侧链压缩,让鼓点吞掉一部分余音。”他说,“听起来就像拳头砸进肉里。”
JS点了下头,换气,再起音。
这一次,声音更狠。
小九拖入一段采样——风声、拳影、布料撕裂的瞬间,全都来自JS之前拍摄的动作素材。
两个声音开始交织。
埙不再是孤独的悲鸣,而是战斗的号角。
小九加大低频增益,又叠加一层反向混响。
“再来一遍。”他说,“这次,我想听它炸。”
JS闭上眼,深吸,抬手。
埙口对准麦克风,气息凝聚。
第一个音还没出来,他的手腕已经绷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