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宿舍时,窗外已淅淅沥沥下起了秋雨。水珠敲打着玻璃,模糊了远处教学楼的轮廓。苏晓蜷在林星晚的椅子上,眼睛红肿。
“他们说我没有天赋……”苏晓的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手指绞着衣角,“那个破音,所有人都听见了……我爸要是知道,肯定又说我不务正业。”
林星晚放下帆布包,给她倒了杯温水,轻轻拍着她的背。“一次失误而已,你可是我们高中当年的‘百灵鸟’。”她试图用轻松的语气驱散好友的阴霾,“还记得你第一次上台比赛吗?紧张得忘词,即兴发挥了一段,评委都说有灵气。”
苏晓吸了吸鼻子,情绪稍微平复了些。目光落在林星晚随手放在桌上的那本旧画册上。“这是什么?新买的画册?封面好旧。”
“不是,”林星晚拿起画册,指尖抚过那泛黄的封面,“我妈寄东西时不小心夹带来的。叫《晚星》,但不知道是谁画的。”
她翻开画册,和苏晓一起看。里面的水彩画风格统一,色调温暖怀旧,记录着看似平凡却充满生活气息的角落:老城区斑驳的墙角探出的野花、清晨雾气笼罩的早点摊、深夜路灯下被拉长的影子……笔触间流淌着一种静谧而温柔的力量。
“这画风……”苏晓歪着头,仔细看着,“星晚,你不觉得跟你现在的风格有点像吗?特别是这种对光影的处理,很柔和。”
林星晚心头一动。她也有同感。这种对平凡之美的捕捉,这种用色彩传递情绪的方式,与她内心追求的某种表达不谋而合。可母亲?她记忆中的母亲,总是围着灶台转,手指因常年家务略显粗糙,偶尔翻看时尚杂志时会评价几句色彩搭配,却从未提过画笔。
“你看这里,”苏晓指着其中一幅画着空荡秋千的画作角落,“有个模糊的签名,像是个‘婉’字?”
林星晚凑近细看,签名确实潦草,但轮廓依稀可辨。不是母亲的名字。她心中疑窦丛生。
为了转移苏晓的注意力,也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林星晚拨通了母亲的视频电话。屏幕那头的林母系着围裙,背景是熟悉的厨房,她笑着问林星晚最近吃得好不好,钱够不够用。
“妈,我收到你寄的包裹了。”林星晚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随意,“里面有一本旧画册,叫《晚星》,画得真好,是你买的吗?”
屏幕里,林母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虽然只有一刹那,但林星晚敏锐地捕捉到了那丝不自然。她随即恢复如常,语气却带上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慌乱和回避:“哦……那、那是以前一个朋友的,可能是不小心夹在旧衣服里了。没什么用,你要是看不惯就扔了吧。”
朋友?什么样的朋友?为什么母亲的反应如此奇怪?林星晚心中的问号更大了。她含糊地应了几句,挂了电话。
“你妈好像不太想提这本画册?”苏晓也看出了端倪。
林星晚点点头,摩挲着画册粗糙的边缘。这本突如其来的《晚星》,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她心里漾开一圈圈疑惑的涟漪。它来自哪里?作者是谁?和母亲又有什么关系?
雨势渐小。为了安抚苏晓,也为了理清自己纷乱的思绪,林星晚决定去图书馆查点资料,顺便帮苏晓借几本声乐理论的书籍,她知道理论知识是苏晓的弱项。
美院的图书馆历史悠久,木质书架高耸,弥漫着书卷和旧纸张特有的气息。林星晚在艺术类书架间穿梭,找到了需要的声乐书,又鬼使神差地在绘画理论区徘徊,想找找看有没有关于那本《晚星》画册风格类似的资料,或是那个模糊签名画家的信息,却一无所获。
抱着几本厚厚的书,她走到靠窗的阅读区,想找个安静的位置。目光扫过,却在一个角落的座位上,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陆时衍。
他独自坐在那里,面前摊开着好几本厚重的计算机书籍,还有一台亮着屏幕的笔记本电脑。他微低着头,神情专注,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偶尔停下来,在旁边的草稿纸上写画着什么算法公式。窗外的天光透过雨后的云层,落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与他屏幕上冰冷的代码构成了一种奇异的和谐。
林星晚犹豫了一下,想起下午他那个关于“过渡语句”的建议,确实帮了自己。她深吸一口气,抱着书走过去。
“陆学长。”
陆时衍闻声抬头,看到是她,眼中闪过一丝微讶,随即恢复了平静。“林星晚同学。”他记性很好。
“下午谢谢你,”林星晚在他对面的空位坐下,把书放在桌上,“你的建议很管用。”
“不客气,能帮到你就好。”他的回答简洁,目光掠过她放在最上面的那本《基础声乐理论》,眉梢微挑,“跨专业选修?”
“啊,不是,”林星晚连忙解释,“是帮我朋友苏晓借的,她学声乐,今天……遇到点挫折。”
陆时衍点了点头,没再多问,视线重新回到自己的屏幕上。
短暂的沉默让林星晚有些局促。她看着他屏幕上那些她完全看不懂的字符和逻辑框图,忍不住轻声感叹:“你们编程真的好复杂,感觉比调色难多了。”
陆时衍敲击键盘的手指顿了顿,抬眼看向她,语气平和:“本质上都是构建和表达。你们用色彩和线条构建画面,传递情感;我们用逻辑和代码构建系统,解决问题。只是工具和语言不同。”
这个角度很新奇。林星晚若有所思。或许,创作中的瓶颈,也能像解决程序BUG一样,找到那个关键的逻辑节点?
她正想着,陆时衍合上了面前的一本书,书脊上的书名映入林星晚眼帘——《数字图像处理与算法美学》。
“你在研究这个?”林星晚有些好奇,计算机和美学?
“嗯,”陆时衍将书放到一旁,语气依旧平淡,“一个课程项目的方向初步探索,涉及一些跨学科的内容。”他似乎不打算深入解释,开始收拾桌面的东西,看来是准备离开。
他站起身,拿起那本《数字图像处理与算法美学》,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林星晚随手放在桌角、露出泛黄封面一角的《晚星》画册。他的动作几不可察地停顿了一下,视线在那两个娟秀的字上停留了大约一秒。
然后,他抬起眼,看向林星晚,眼神里似乎比刚才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探究,但转瞬即逝。
“这本画册,”他开口,声音依旧沉稳,却让林星晚的心莫名一跳,“……有点特别。”
说完,他微微颔首,便抱着自己的书和电脑,转身离开了阅读区,留下林星晚独自愣在原地,心中波澜再起。
他……认识这本《晚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