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研讨会的通知在修理所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是军区年度最重要的技术交流活动,历来只有资深工程师和专家才能参加。
当泠鸢的名字出现在参会名单上时,各种议论声不绝于耳。
"她才来几天?凭什么参加这么重要的会议?"
"听说是因为改进了发电机,上面特批的。"
"怕是沈副团长走的关系吧......"
这些议论在泠鸢走进会场时达到了顶峰。她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在一群穿着中山装或军装的中年专家中显得格外突兀。
沈屹珩作为特邀嘉宾坐在前排,看见她时目光微微闪动,却没有上前打招呼。
林姝坐在会场角落,冷冷地看着这一幕。她特意通过父亲的关系拿到了参会资格,就是要看看泠鸢到底有多大本事。
会议开始后,各位专家轮流上台发言。当轮到某位老专家讲解新型坦克的传动系统设计时,泠鸢突然举手。
"这个设计存在重大缺陷。"她站起身,声音清晰地传遍整个会场,"在极限工况下,第三传动轴的应力集中会导致结构失效。"
会场一片哗然。被质疑的老专家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年轻人,不要信口开河。这是经过严格测试的成熟设计。"
泠鸢不慌不忙地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开始演算。复杂的力学公式在她笔下流畅展开,每一个计算步骤都精准无误。
"根据材料力学性能,在这里增加一个加强筋,可以提升百分之四十的疲劳寿命。"她最后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简单的改进方案。
会场陷入死一般的寂静。几位专家交换着眼神,有人已经开始翻看手中的资料。
"她说得对。"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突然开口,"我们实验室上周的测试结果,确实发现了这个问题。"
会议休息期间,泠鸢被几位专家围住请教。
沈屹珩远远地看着,唇角不自觉地扬起。
这时林姝走到他身边,声音带着刻意的关切:
"屹珩,你不觉得奇怪吗?她一个没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怎么会懂这些?"
沈屹珩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那个被众人围住的身影:"天才总是特别的。"
"特别到能写出连教授都惊叹的公式?"
林姝压低声音,"我查过了,她用的某些计算方法,根本不在现有的教科书范围内。"
就在这时,会场突然响起一阵掌声。原来是一位来自北京的专家正在邀请泠鸢参与一个重要项目的研究。沈屹珩注意到,那个项目涉及国防机密。
"我拒绝。"泠鸢的回答出乎所有人意料,"我现在的工作已经很有意义。"
专家们面面相觑,这样的机会多少人求之不得,她居然轻描淡写地拒绝了。
会议结束后,沈屹珩在走廊拦住泠鸢:"为什么拒绝?那是很好的机会。"
"合作条款。"泠鸢抬眼看他。
沈屹珩的心猛地一跳。
又是这句话。她还是为了他留下的?这个认知让他的声音都不自觉地放柔:"其实你可以......"
"而且,"泠鸢打断他,"他们的研究方向存在根本性错误。"
她拿出笔记本,快速画出一个简图:"现有的设计思路已经走到尽头,应该换一个方向。"
沈屹珩看着那个完全颠覆现有理论的设计草图,突然明白了什么。她不是不愿意参与,而是看不上现有的研究方向。
"这件事不要对外说。"他收起图纸,神色严肃,"我会找合适的机会向上级汇报。"
泠鸢点头,随即像是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零件:"给你的。"
那是一个精心打磨的钢笔套,上面刻着细微的纹路。沈屹珩认出这是用坦克零件的边角料做的。
"这是......?"
"防身用。"泠鸢语气平淡,"旋转这里可以发射麻醉针。"
沈屹珩握紧手中的钢笔套,感觉胸口有什么情绪快要满溢出来。
她特意为他做了这个,是不是说明......
"泠鸢同志。"一个陌生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一位戴着金丝眼镜的年轻专家站在不远处,"我是研究院的宋致远,能和你聊聊刚才的设计吗?"
沈屹珩下意识上前半步,将泠鸢护在身后。而泠鸢却已经越过他,向宋致远走去:"可以,我正好有几个问题。"
看着两人并肩离去的背影,沈屹珩第一次尝到了嫉妒的滋味。他握紧手中的钢笔套,眼神渐渐深沉。
而此时,林姝正在电话亭里压低声音:"对,她确实有问题......我怀疑她接触过境外技术......"
窗外,夜色渐浓。一场围绕泠鸢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