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三年前的阴影
林峰把车停在“老地方”酒吧后门时,雨丝正斜斜地织着暮色。车窗外的霓虹被雨雾晕成一片模糊的光斑,像极了三年前那个夜晚,他记忆里最后定格的画面——搭档赵雷倒在巷口,胸口的血迹在手电筒光柱下泛着刺目的红。
“吱呀”一声,酒吧后门被推开,穿着黑色皮夹克的男人探出头来,看到林峰的车,皱了皱眉。“林队?这时候找我,又是为了那案子?”
是赵雷的表哥,赵峰。当年缉毒行动的线人之一,也是除了林峰之外,少数还在关注那起“意外”的人。
林峰推开车门,雨水瞬间打湿了他的肩头。“进去说。”
酒吧里弥漫着威士忌和雪茄混合的味道,角落里的爵士乐低低地淌着。赵峰把他领到最靠里的卡座,点了两杯加冰的黑方,推给林峰一杯:“三年了,局里的结论早就定了——情报失误,行动暴露,赵雷为了掩护撤退牺牲。你还想翻什么?”
林峰没碰酒杯,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杯壁上的水珠。“天玑-7最近在整理旧案数据时,弹出了一个异常标记。”他从口袋里掏出手机,调出终端同步的文件,“三年前那批‘蓝冰’的交易情报,原始数据链有0.3秒的延迟记录。”
赵峰的眼神沉了下去,拿起酒杯猛灌了一口,冰块在杯底撞出脆响。“0.3秒?林队,你现在连AI的小数点后几位都信了?当初调查组反复核对过通讯记录,说是你判断失误,提前暴露了位置——”
“我没有。”林峰的声音很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执拗,“那天晚上,我和赵雷在巷口布控,收到的指令是‘目标已进入预定区域,三分钟后行动’。但我们等了五分十七秒,交易的人才出现,紧接着就是伏击。这两分钟的误差,足够让对方布下天罗地网。”
“可通讯记录显示,指令传达没有延迟。”赵峰的语气带着压抑的火气,“当时所有人都说是你太紧张,记错了时间!”
“是系统出了问题。”林峰抬起头,目光穿过缭绕的烟雾,落在赵峰脸上,“天玑-7分析了当时的无线电波环境,那片老城区有信号干扰塔,正常通讯会受影响,但我们用的加密频道理论上不会。除非……”
“除非有人在系统里动了手脚。”赵峰接过话头,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沉默了很久,酒吧的灯光在他脸上投下深深的阴影,“其实我一直觉得不对劲。赵雷出发前给我发了条信息,说‘这次的情报有点怪,源头像是被人掐断了’。我当时以为他只是紧张,没当回事。”
林峰的心猛地一沉。三年来,他无数次在午夜惊醒,一遍遍回想那个夜晚的细节:赵雷推开他时的力度,子弹破空的声音,还有对方对讲机里传来的、带着电流杂音的指令——那声音太清晰了,清晰到不像是在信号干扰区能收到的。
“天玑-7还发现了一个疑点。”林峰调出另一份文件,“行动结束后,负责情报审核的技术科副科长张启明,突然以‘个人原因’辞职,三个月后移民了。”
“张启明?”赵峰皱起眉,“我有点印象,那人总是戴着副金丝眼镜,说话慢条斯理的。当时他还来问过我几次,关于赵雷有没有提过什么异常。”
“他问了什么?”
“记不清了,”赵峰揉了揉太阳穴,“好像是问赵雷最近有没有和什么陌生人接触,有没有提过‘系统漏洞’之类的词。我当时心情不好,没怎么搭理他。”
系统漏洞。这四个字像针一样刺进林峰的脑子里。他忽然想起,昨天调试天玑-7时,终端在后台弹出过一行乱码,灵犀的声音带着罕见的卡顿:“检测到……早期系统……存在未修复漏洞……涉及权限……”他当时以为是终端故障,没在意。
“林队,”赵峰的声音低沉下来,“你老实告诉我,你现在查这些,到底是为了什么?是想证明自己没错,还是……”
“我想知道真相。”林峰打断他,语气里带着一丝疲惫,却异常坚定,“赵雷牺牲那天,最后跟我说的话是‘小心点,这案子可能不止贩毒那么简单’。我欠他一个答案。”
酒吧的门又被推开,风铃叮当作响。一个穿着警服的年轻警员探进头来,看到林峰,快步走过来:“林队,重案组有急事,王队让您马上回去。”
林峰站起身,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我会继续查下去。有任何线索,随时联系我。”
赵峰看着他的背影,突然开口:“林队,”他的声音有些沙哑,“赵雷的墓,你多久没去了?”
林峰的脚步顿了一下,后背绷得笔直。“快一年了。”
“他不会怪你的。”赵峰说,“他比谁都清楚,你不是那种会出错的人。”
走出酒吧,雨已经停了。晚风吹过,带着湿冷的气息。林峰抬头看向天空,云层厚重,看不见星星,就像三年前那个夜晚一样。
他掏出天玑-7终端,按下通话键:“灵犀,帮我查一下张启明的移民记录,还有他辞职前三个月的通讯记录和银行流水。”
【正在检索……张启明,男,45岁,原市公安局技术科副科长,2042年7月辞职,2042年10月通过投资移民定居加拿大。通讯记录显示,辞职前曾与境外号码有过7次加密通话,对方身份不明。银行流水存在三笔大额不明收入,共计280万元,来源指向一家离岸公司。】灵犀的声音依旧冰冷,但林峰却从中听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波动。
“离岸公司的背景能查到吗?”
【正在跨数据库检索……该公司注册于英属维尔京群岛,实际控制人信息被加密,无法直接获取。但检测到该公司与三年前‘蓝冰’贩毒案中的主要供货方,存在资金往来。】
林峰握紧了终端,指腹因为用力而泛白。线索像散落的珠子,终于开始有了串联的迹象。张启明,加密通话,不明资金,贩毒集团……还有那个被刻意忽略的系统漏洞。
“灵犀,”他低声说,“你觉得,三年前的情报失误,会不会是人为的?”
终端沉默了几秒,全息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停顿了一下。【根据现有数据,人为操作的概率为67.3%。但缺乏直接证据,无法排除巧合因素。】
“如果是人为的,他们的目的是什么?”林峰望着远处公安局大楼的灯光,那里亮着一盏彻夜不熄的警灯,“嫁祸给我?还是为了掩盖更深的秘密?”
【推测一:内部人员与贩毒集团勾结,通过篡改情报销毁证据。推测二:利用行动失败,测试系统漏洞的可行性。推测三:……】灵犀的声音突然卡顿,屏幕上的文字开始闪烁,【检测到……冲突指令……无法继续分析……】
林峰皱起眉,拍了拍终端:“灵犀?出故障了?”
【已恢复正常。】几秒钟后,灵犀的声音恢复了平稳,【建议优先调查张启明的境外联系人,可能与‘织网者’有关联。】
织网者。这个名字让林峰的心头一紧。那个以“技术平权”为幌子,实则不断攻击警务系统的黑客组织。如果三年前的事和他们有关,那这盘棋,比他想象的要大得多。
回到公安局,重案组办公室灯火通明。王队拿着一份文件,脸色凝重:“林峰,刚接到网安支队的通报,织网者在暗网发布了一段视频,声称他们掌握了三年前‘蓝冰’案的‘真相’,明天中午12点会公开。”
林峰接过文件,指尖冰凉。视频截图上,是一个被打了马赛克的人,坐在电脑前,背景里隐约能看到公安局技术科的标志。
“他们还附了一句话。”王队的声音低沉,“‘有些牺牲,从一开始就是被设计好的。’”
林峰猛地抬头,看向窗外。夜色深沉,城市的霓虹在玻璃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极了三年前那个夜晚,赵雷倒在血泊里时,他眼中最后看到的混乱色彩。
阴影从未散去,只是被暂时掩盖。而现在,它正随着织网者的挑衅,一点点浮出水面。
“王队,”林峰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我请求重启对三年前‘蓝冰’案的调查。”
王队看着他,沉默了很久,点了点头:“需要什么支持,尽管开口。局里欠赵雷一个交代,也欠你一个。”
林峰转身走向自己的办公桌,天玑-7终端在他掌心微微发烫。他按下通话键,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动摇的决心:“灵犀,把三年前‘蓝冰’案的所有卷宗,包括未公开的内部记录,全部调出来。今晚,我们加班。”
【收到。正在同步数据……预计完成时间,30分钟。】灵犀的声音里,似乎少了一丝冰冷,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办公室里的灯光,映在林峰的脸上,也映在终端的全息屏幕上。数据流无声地流淌,像一条穿越时光的河,连接着三年前的阴影,和此刻正在逼近的真相。而他知道,这一次,无论前方有多少暗礁,他都必须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