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科幻末世小说 > 警用AI终端
本书标签: 科幻末世 

第二十八章:技术排斥区的老街区

警用AI终端

第二十八章:技术排斥区的老街区

陈默的靴底碾过嵌着青苔的青石板路时,雨丝正斜斜地织在灰蓝色的天幕上。他下意识摸了摸口袋里的个人终端,屏幕暗着,像块沉睡的黑石——从踏入这片被称为“雾里”的老街区开始,所有高于基础通讯的信号就被无形的屏障掐断了,连时间显示都停留在了进入前的那一刻。

“别费劲儿了。”身旁传来苍老的声音,王伯拄着枣木拐杖,每一步都让杖头在石板上敲出笃笃的闷响,“这儿的信号屏蔽场,比联邦安全局的地牢还严实。”

陈默收回手,目光扫过两侧的建筑。与外界流光溢彩的悬浮楼宇不同,“雾里”的房子都是实打实的砖木结构,黑瓦覆盖的屋顶压着岁月的重量,墙面上爬满了深绿色的藤蔓,偶尔有几扇雕花木窗敞开着,能看见里面昏黄的灯光,像老人们浑浊却温暖的眼。

“为什么要建这种地方?”陈默问。他来这儿是为了找一位据说能修复古早数据芯片的老人,却没想到会踏入这样一个与时代脱节的角落。

王伯哼了一声,拐杖指向街角的一块锈迹斑斑的金属牌,上面刻着“技术排斥区”五个字,字迹被风雨侵蚀得有些模糊。“还能为啥?嫌外面的光污染晃眼,嫌那些会飞的铁疙瘩吵得慌呗。”他顿了顿,拐进一条更窄的巷子,“三十年前,这儿住的都是些搞艺术的、修古董的,后来啊,就成了咱们这些怕被机器‘吃掉’的老头子的窝。”

巷子深处传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像是有人在捶打金属。陈默跟着王伯转过一个弯,看见一间挂着“老胡修配铺”木牌的铺子,门是两扇对开的木板门,此刻虚掩着,里面透出煤油灯的光晕。

“老胡,来客了。”王伯扬声喊了一句,推门时,门轴发出“吱呀”的呻吟。

铺子里弥漫着机油和松香的味道,货架上摆满了各种叫不出名字的零件,有的像齿轮,有的像线圈,还有些塑料外壳已经泛黄的旧设备。一个穿着深蓝色工装的老人正坐在工作台前,戴着老花镜,手里捏着一把小锤子,小心翼翼地敲打着什么。

“是王老哥啊。”老胡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目光落在陈默身上,“这位是?”

“他叫陈默,想来找你修个东西。”王伯在靠墙的竹椅上坐下,拿起桌上的紫砂壶给自己倒了杯茶。

陈默从背包里取出一个巴掌大的金属盒子,表面有几道划痕,边角有些磨损。“胡师傅,我想请您看看这个,它好像坏了,外面的维修店都说修不了。”

老胡放下锤子,接过盒子翻来覆去看了看,又用手指敲了敲外壳,眉头慢慢皱了起来。“这是……‘星尘’系列的早期数据芯片存储器?”他抬头看向陈默,眼神里带着惊讶,“这玩意儿可有年头了,得是五十年前的东西了吧?”

“是的,”陈默点头,“是我老师留下的,里面存着一些重要的数据。”

老胡把存储器放在工作台上,打开头顶的台灯,光线聚焦在金属盒上,能看见表面蚀刻的细密纹路。“外面修不了不奇怪,现在的年轻人连这种机械锁扣都不会开了。”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套细长的工具,像做手术一样小心翼翼地插进存储器的缝隙里,“他们只知道用激光扫描、纳米修复,可这老东西,得靠手感。”

陈默看着他的动作,手指灵活而稳定,仿佛那些冰冷的金属在他手里有了生命。“胡师傅,您怎么会懂这些?”

“年轻的时候在航天研究所待过,”老胡的声音带着回忆的暖意,手里的动作没停,“那时候哪有现在这么多花里胡哨的技术?修个芯片,全靠眼睛看、耳朵听、手摸。就像这个存储器,你听——”他轻轻敲了敲侧面,“声音发闷,说明里面的电容可能受潮了,要是声音清脆,那多半是线路断了。”

旁边的王伯喝了口茶,插了句嘴:“老胡当年可是研究所里的好手,要不是后来……”

“过去的事就别提了。”老胡打断他,语气淡了些,“后来不是觉得那些新机器太闹腾嘛,就来这儿躲个清静。”

陈默没追问,只是安静地看着。雨还在下,敲打着铺子里的铁皮屋顶,发出沙沙的声响。外面偶尔传来几声咳嗽,或是邻居间隔着巷子的闲聊,没有悬浮车的嗡鸣,没有全息广告的闪烁,时间仿佛在这里放慢了脚步。

过了大概半个钟头,老胡突然“咦”了一声,手里的工具停了下来。“有点麻烦。”他皱着眉,“里面的线路板氧化得厉害,有几根引线断了,而且……”他抬头看向陈默,“这存储器被动过手脚,有人在里面加了个微型干扰器,不是原厂的东西。”

陈默心里一紧:“干扰器?您是说,有人故意弄坏它?”

“不好说,”老胡摇摇头,“也可能是后来修的时候不小心弄进去的。要修好它,得把干扰器取出来,再重新接好引线,还得给电容脱水……至少得两天时间。”

“麻烦您了,胡师傅,多少钱都行。”陈默连忙说。

老胡摆了摆手:“钱的事不急,”他把存储器放回盒子里,“你要是不嫌弃,这两天可以在‘雾里’逛逛。虽然这儿落后,但有几样东西,外面可是见不着的。”

陈默谢过老胡,和王伯一起走出铺子。雨已经停了,阳光从云层的缝隙里漏下来,照在湿漉漉的石板路上,反射出细碎的光。巷子里的人多了些,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抱着一只花猫从对面跑过,看见陈默,好奇地停住脚步,睁大眼睛打量他手里的个人终端。

“这是什么呀?”小女孩的声音脆生生的。

陈默举起终端笑了笑:“是通讯器。”

“能像鸽子一样送信吗?”小女孩歪着头问。

王伯在一旁哈哈大笑:“傻丫头,这可比鸽子快多了。”

“可鸽子会咕咕叫,还会落在手上呢。”小女孩抱着猫跑开了,留下一串银铃般的笑声。

陈默看着她的背影,又看了看周围的老房子,突然觉得这里的“落后”里,藏着一种他从未体会过的安宁。外面的世界总是在追求更快、更新、更强,仿佛慢一秒就会被淘汰,而在这里,时间像门前的流水,缓缓地淌着,带着生活本来的样子。

“明天再来吧,”王伯拍了拍他的肩膀,“让老胡慢慢琢磨,急不来的。”

陈默点点头,转身向巷子口走去。路过刚才的金属牌时,他又看了一眼“技术排斥区”那几个字。或许,这里排斥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被技术裹挟着不断狂奔的焦虑。他摸了摸口袋里的存储器盒子,仿佛能感受到里面沉睡的数据正在等待苏醒,就像这片老街区,在时代的洪流里,固执地守着自己的节奏。

上一章 第二十七章:修正后的坐标 警用AI终端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没有电子痕迹的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