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晨露凝霜。季云深在书房审阅船上书屋的首航报告,指尖在"渔家子女凌晨四点登船读书"这行字上停留许久。
沈墨为他披上羊毛毯,将暖手宝换上新炭:"第一艘船已抵达洞庭湖,孩子们说像坐在月亮上读书。"
季云深望向窗外,数学林的银杏叶已金黄灿烂,那个自闭症少年裹着厚围巾在写生,画板上是霜染的书屋——琉璃瓦上凝着白霜,窗内却透出暖黄灯光。
午后的基金会理事会上,视频连线的周宁展示着工友们的复习笔记。粗糙的手指紧握铅笔,字迹工整如刻。最年长的王师傅在笔记边缘画了盏油灯,旁边写着:"五十岁,我的学习刚点灯。"
"船上书屋需要增派志愿者。"沈墨调出气象图,"寒露后江面风大。"
季云深在提案上签字,添了一行批注:"优先保障安全。"
令人动容的是,最先报名的竟是西部女孩的师范同学们。视频里,年轻人们举着连夜赶制的教具:"我们不怕冷,只怕孩子们等不及。"
寒露第三日,季云深染了风寒。咳嗽声在深夜格外清晰,沈墨为他做雾化治疗,药盒里添了川贝枇杷膏。晨起时,发现窗台结了一层薄霜,那株银杏的果实却更显饱满。
"周宁寄来了复习资料。"沈墨将一沓工整的笔记放在床头。在三角函数章节的页边,王师傅画了脚手架的结构图,旁边注解:"终于看懂图纸上的公式了。"
季云深让沈墨回复:"考前一周,安排名师辅导。"
霜降前夕,船上书屋发来紧急求助:江面起雾,航行受阻。沈墨立即协调海事部门,同时联系最近的书屋准备接应。消息传开后,沿岸渔村纷纷亮起灯火,为书屋船指引方向。
最年轻的船员在日志里写道:"那一夜,整条江都为我们点亮。"
晨雾散尽时,数学林铺满金色落叶。学生们将落叶制作成标本,在叶脉间抄写诗句。那个自闭症少年完成新作:晨霜覆盖的江面上,无数渔火连成指路的银河。
"他说,"母亲眼中含泪,"每盏渔火都是一颗愿意照亮别人的心。"
季云深让沈墨将这幅画扫描分发所有书屋。在画作下方,他添上一行小字:"知识是灯,仁爱是光。"
寒露深重,沈墨在书房添了加湿器。水雾氤氲中,各地书屋的月报堆满书桌。最北端的漠河书屋报告:读者们用冰雕复刻了油灯徽记;最南端的三沙书屋传来照片:孩子们将贝壳拼成数学公式。
就寝前,季云深在咳喘间隙轻声说:"该准备过冬物资了。"
沈墨立即记下:为每间书屋配送暖炉,为船上书屋增配救生衣。
窗外,那株银杏的果实终于成熟。在凛冽的夜风中,它们紧紧抱住枝头,仿佛在守护来年春天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