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退婚后,前夫追悔莫及
本书标签: 古代 

第十九章:染缸暗影

退婚后,前夫追悔莫及

老周被押走的第三天,云裳阁来了两个不速之客。

为首的穿着织造局的官服,腰牌上刻着“稽查”二字。后面跟着的书吏捧着账簿,面无表情。

“奉旨稽查京城各织坊。”官员亮出文书,“云裳阁近日购进大批青黛,所为何用?”

沈凝从容应答:“染制新款的雨过天青缎。”

“雨过天青?”官员冷笑,“这名字倒是风雅。可据本官所知,官营织坊上月失窃的秘方里,正有这‘雨过天青’的染法!”

工坊里的工匠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春桃紧张地攥紧了衣袖。

沈凝神色不变:“大人明鉴,云裳阁的雨过天青用的是祖传的染法,与官营织坊无关。”

“是不是祖传,查验便知。”官员一挥手,“封存所有染缸,取样送检!”

染缸被贴上封条时,沈凝注意到那书吏在记录时,特意在老周曾经用过的三号染缸前多停留了片刻。

送走稽查官员,沈福急得团团转:“小姐,他们明显是冲着我们来的。要是被查出什么……”

“查不出什么。”沈凝走向工坊角落,“真正的配方在这里。”

她掀开地砖,露出一个小巧的瓷坛:“老周知道的,只是明面上的配方。”

陈师傅恍然大悟:“原来小姐早就……”

“防人之心不可无。”沈凝重新盖好地砖,“只是我没想到,他们会用这么拙劣的手段。”

果然,三日后稽查结果出来,云裳阁的染料一切正常。但就在同一天,老周在狱中“自尽”的消息传了出来。

“说是用裤腰带吊死的。”沈福压低声音,“可老周是个左撇子,那绳结却是右手打的。”

当夜,柳文渊突然到访。他穿着一身夜行衣,从后门闪身而入。

“沈姑娘,长话短说。”他神色仓促,“永王府要对你下手了。三日后宫中大选,他们会在大选用的衣料上做文章。”

“什么文章?”

“在云裳阁供应的衣料中暗藏巫蛊符咒。”柳文渊递过一张纸,“这是他们准备用的符咒图样。”

沈凝接过纸条,上面画着诡异的符文。

“为何要告诉我这些?”

“因为下一个就是我。”柳文渊苦笑,“永王府要灭口,我知道的太多了。”

他匆匆离去前,留下最后一句话:“小心你身边的人。”

次日清晨,沈凝召来所有工匠。

“宫中大选的衣料,要提前完工。”她宣布,“所有工序由我亲自监督。”

工坊日夜赶工,沈凝几乎不眠不休地守在染缸前。就在衣料即将完工的前夜,她发现负责晾晒的小学徒总是心神不宁。

“阿福,你怎么了?”

小学徒支支吾吾:“没、没什么……”

沈凝不动声色,暗中让沈福盯着他。果然,子夜时分,阿福鬼鬼祟祟地往晾晒的衣料上撒着什么粉末。

人赃并获。阿福跪地求饶,说是有人用他母亲的性命相威胁。

“他们让我在衣料上撒这个……”阿福颤抖着递出一个纸包。

沈凝查验纸包里的粉末,竟是能让人起红疹的花粉。

“不是符咒?”她心中起疑。

三日后,宫中大选如期举行。云裳阁供应的衣料顺利通过查验,没有任何问题。

就在沈凝以为危机解除时,更大的风波来了。

大选结束当晚,一位参选秀女突然暴毙,死前穿着的正是云裳阁供应的衣裳。太医验尸后,在衣料夹层中发现了写有皇上生辰八字的巫蛊人偶。

“人偶用的是云裳阁特有的双面绣法!”前来拿人的官差厉声道,“沈凝,你还有何话说?”

天牢阴暗潮湿,沈凝坐在草席上,回想着每一个细节。衣料从织造到运送,每一个环节她都亲自盯着,怎么可能被做了手脚?

除非……

她想起柳文渊给的那张符咒图样。如果那本就是个幌子,真正的杀招其实在别处?

深夜,牢门突然打开。一个蒙面人闪身而入。

“沈姑娘,快跟我走。”

声音有些耳熟。

“你是?”

蒙面人拉下面巾,竟是林周氏。

“没时间解释了。”她急切道,“永王府买通了狱卒,要在今夜对你下手。”

就在她们准备离开时,牢门外突然火光通明。

“果然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柳文渊带着官兵站在牢门外,而他身旁站着的,竟是本该暴毙的那个秀女!

“沈姑娘,抱歉让你受委屈了。”柳文渊躬身一礼,“这是皇上设的局,为的是引出永王府的罪证。”

原来那秀女是安远侯的义女,假死诱敌。而林周氏的真实身份,是皇上暗派的密探。

“永王府勾结外敌,意图不轨,如今罪证确凿。”柳文渊道,“多亏沈姑娘配合,我们才能将他们一网打尽。”

沈凝望着他们,忽然问道:“那阿福呢?他母亲……”

“已经救出来了。”林周氏微笑,“这一切都在计划之中。”

走出天牢时,朝阳初升。沈凝望着晨光中巍峨的皇城,忽然觉得浑身发冷。

这一局,她看似赢了,却始终是别人棋盘上的一颗棋子。

柳文渊跟上来,轻声道:“皇上要重赏云裳阁。不过我觉得,沈姑娘现在最需要的,是一杯热茶。”

茶楼的雅间里,沈凝终于问出心中的疑问:“柳公子究竟为谁效力?”

柳文渊望着窗外:“为我父亲,也为我自己。”他转头看向沈凝,“但现在,我想为自己活一次。”

他从怀中取出一份地契:“这是城西新买的宅子,我打算开个书院,教穷苦孩子读书识字。”

沈凝微微一怔。

“沈姑娘,”他郑重道,“柳某有个不情之请——能否请云裳阁为书院的学生们特制一批学服?”

阳光透过窗棂,在茶盏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沈凝端起已经微凉的茶,轻轻抿了一口。

这京城的水,比她想象的还要深。

上一章 第十八章:京城立帜 退婚后,前夫追悔莫及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章:书院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