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三年。
许可欣站在学校的颁奖台上,手里捧着“优秀教师”的证书。台下掌声雷动,她的学生们举着写有“许老师最棒”的牌子,笑得一脸灿烂。阳光落在她身上,温暖得像多年前那个桂花飘香的午后。
散场后,她收到一条微信,是赵鹏程发来的:“恭喜啊,许老师。刚看到你学生发的朋友圈,闪闪发光的。”
许可欣笑着回:“彼此彼此,听说你带的队拿了全国青少年篮球赛冠军?”
“侥幸。”他回了个谦虚的表情,“晚上庆功宴,替你多喝两杯。”
“少喝点,注意身体。”
简单的对话,像呼吸一样自然。
这些年,他们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联系。偶尔在朋友圈点个赞,逢年过节发句祝福,隔半年或一年见一次面,吃顿饭,聊聊近况。没有刻意维系,却从未疏远。
就像两棵并肩生长的树,根在地下紧紧相连,枝叶却在各自的天空里舒展,迎接属于自己的阳光和雨露。
这年冬天,许可欣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婚礼现场布置得温馨浪漫,新娘穿着洁白的婚纱,眼里的幸福快要溢出来。看着新人交换戒指的瞬间,许可欣忽然想起赵鹏程曾经说过的,“等拿了全国冠军,就换个真的戒指”。
那时的玩笑话,如今听来,只剩淡淡的暖意。
婚礼结束后,她在停车场碰到了赵鹏程。他是伴郎之一,穿着笔挺的西装,比平时多了几分成熟稳重。
“你也来了?”他有些意外。
“嗯,新娘是我大学室友。”许可欣笑了笑,“你呢?跟新郎很熟?”
“高中队友,铁哥们儿。”他指了指远处正在送客的新郎,“没想到这么巧。”
两人站在路灯下聊了几句,话题从婚礼说到工作,又说到各自的生活。赵鹏程说他最近在忙篮球训练营的扩张,想让更多孩子接触到篮球;许可欣说她带的毕业班刚考完试,成绩不错,打算寒假去南方旅个游。
“南方冬天暖和,适合散心。”赵鹏程说,“我老家就在那边,有什么事可以找我。”
“好啊。”
告别时,赵鹏程忽然说:“对了,我妈前两天还问起你,说有空一起吃个饭。”
“好啊,等我放假回去联系阿姨。”许可欣笑着应下。
她知道,这不是客套。他的妈妈从小就疼她,总说“欣欣要是我家闺女就好了”。而她的父母,也总念叨着“鹏程这孩子,靠谱”。
有些感情,早已超越了朋友,成了家人般的存在。
第二年春天,许可欣在一次教学交流会上,认识了同校的历史老师周明宇。他温文尔雅,说话时总是带着笑意,会记得她不吃香菜,会在她加班时送来热咖啡,会认真听她讲那些和学生有关的趣事。
他们的感情没有轰轰烈烈,却像春日的细雨,温柔地浸润着彼此的生活。
确定关系那天,许可欣给赵鹏程发了条消息:“我谈恋爱了。”
他很快回复:“好事啊!什么时候带出来见见?”
“等有空的吧。”
“一定。”
见面约在一家安静的咖啡馆。周明宇很自然地帮许可欣拉开椅子,赵鹏程看着他们之间默契的互动,眼里是真诚的笑意。
“早就听说过你,”周明宇伸出手,“赵教练,常听许可欣提起你。”
“我也常听她说起周老师。”赵鹏程握住他的手,语气坦荡,“她是个很好的人,你要好好对她。”
“那是自然。”
那天的聊天很愉快,没有丝毫尴尬。看着赵鹏程和周明宇聊得投机,许可欣忽然觉得,所有的过往都有了最好的归宿。
她曾经追逐过的那颗星星,最终没有为她停留,却照亮了她前行的路,让她遇见了属于自己的月亮。
又过了两年,许可欣和周明宇结婚了。婚礼很简单,却温馨满满。赵鹏程来了,带着他的女朋友——一个笑起来眼睛弯弯的体育老师,是他在一次教练培训中认识的。
“恭喜你,许可欣。”他递过红包,语气真诚。
“也恭喜你,找到对的人了。”许可欣笑着说。
看着他和女朋友相视一笑的样子,她忽然想起很多年前,那个穿着蓝球服的少年,在阳光下冲她咧嘴笑的模样。
时光荏苒,少年老去,却都在各自的人生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圆满。
婚后的生活平淡而幸福。许可欣依旧在学校教书,看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毕业;周明宇会在她晚归时留一盏灯,会陪她一起备课,会在周末带她去郊外散心。
偶尔,她会收到赵鹏程的消息,有时是他的孩子满月的照片,有时是他的训练营又开了新的分校,有时只是一张南方的风景照,配文是“这里的花开了,像你学校的那棵”。
许可欣会认真回复,会分享自己的生活,会为他的成就感到高兴。
某个周末的午后,阳光正好。许可欣坐在阳台的摇椅上,翻看着旧相册。翻到最后一页,是那张她和赵鹏程的毕业合影,照片上的他们穿着校服,站在人群里,笑得青涩而灿烂。
旁边,放着周明宇刚泡好的茶,氤氲的热气模糊了视线。
她忽然明白,有些暗恋,不必非要开花结果。它就像一颗埋在心底的种子,即使没有长成参天大树,也会在岁月的滋养下,开出温柔的花,芬芳了整个青春。
而那个曾经让她辗转反侧的名字,最终会和那些夏天的风、篮球场上的呐喊、图书馆里的阳光一起,成为回忆里最温暖的底色。
告诉她,曾经那样热烈地喜欢过一个人,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窗外的阳光正好,落在相册上,也落在她含笑的脸上。
故事早已结束,而生活,还在继续。
这或许,就是最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