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新年还有三天,合练室里已经飘着年味。马嘉祺从后备箱搬来一摞红纸灯笼,刘耀文抢着拆开包装,踮脚往天花板的挂钩上挂,刚挂好一个就没稳住,灯笼晃悠着砸在严浩翔肩上,惹得众人笑作一团。“你慢点挂,别把去年粉丝送的灯牌碰掉了。”丁程鑫扶着灯笼调整位置,指尖蹭过灯笼上烫金的“福”字,眼底满是笑意。
贺峻霖和宋亚轩蹲在地上贴春联,上联“少年同路追光去”,下联“歌声载意踏春来”,是粉丝写了寄来的。贺峻霖总把春联贴歪,宋亚轩只好握着他的手腕慢慢对齐:“往左一点……再往右点,好了!”两人刚站起身,就见刘耀文举着一串彩灯跑过来:“把这个绕在钢琴上!晚上练歌的时候肯定超有氛围。”
布置到一半,快递员扛着两个大箱子走进来,是寄给乡村小学孩子们的新年礼物。少年们立刻围过去拆箱——里面有印着音符图案的围巾,有带卡通贴纸的笔记本,还有七把迷你小吉他模型,是宋亚轩特意找厂家定制的。“每个礼物里都要放张手写贺卡才行。”马嘉祺拿出七张卡纸,“一人写一张,给孩子们留句话。”
宋亚轩在贺卡上画了一把吉他,旁边写着“愿你永远能唱喜欢的歌,像田埂上的风一样自由”;刘耀文画了个戴围巾的恐龙,标注“这个恐龙会陪你过冬,下次见面教你弹小吉他”;丁程鑫则写了“新的一年,要好好吃饭,好好长大,我们还会来听你唱歌”。七张贺卡被分别塞进礼物盒,箱子重新封好时,贺峻霖忽然说:“真想看看他们收到礼物时的样子。”
当天下午,合练室的门又被推开,这次是工作人员抱着一个贴满蝴蝶结的箱子:“粉丝送的新年时光胶囊到了!”箱子里装着数百个信封,还有粉丝手工做的小摆件——绣着七人名字的荷包、串着珍珠的挂饰,最显眼的是一个玻璃罐,里面装满了写着祝福的星星纸。
少年们坐在红联下拆信封,指尖触到的每一封信都带着温度。有粉丝在信里画了合练室的样子,灯笼和春联的位置和他们刚布置的一模一样;有粉丝抄了年末舞台的歌词,在童声部分画了个小太阳,标注“这里听到泪目”;还有位老粉写了长长的信,从他们第一次舞台写到现在:“看着你们从怯生生的少年,变成能把温暖传递给别人的模样,真为你们开心。新的一年,愿你们被世界温柔以待。”
马嘉祺把玻璃罐放在钢琴上,星星纸在灯光下闪着微光。他转头看着身边捧着信封的伙伴们,合练室里的灯笼亮着,春联的红纸映在每个人脸上,暖融融的。“新的一年,”他轻声说,“我们要带着这些祝福,继续往前走啊。”
刘耀文举着手里的荷包晃了晃:“那必须的!明年还要去看孩子们,还要和老伙伴合作舞台,还要写更多新歌!”话音刚落,宋亚轩忽然弹起了钢琴,熟悉的旋律漫开——是《海边的歌》,只是这次的调子更轻快,混着合练室里的笑声,飘出窗外,融进重庆的年味里。
作者有话说
这一章把“年味”揉进了双向的牵挂里——少年们给孩子们手写贺卡、布置满灯笼的合练室,是把温暖妥帖传递;粉丝送来的时光胶囊、画着合练室的信,是把陪伴悄悄藏好。没有轰轰烈烈的庆祝,红联、灯笼、手写的祝福,都是藏在细节里的温柔,原来最好的新年,就是和在意的人一起,带着满箱的牵挂与期待,走向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