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风带着泥土的清香吹进乡村小学,宋亚轩推开校门时,扎羊角辫的小女孩第一个冲了过来,手里还攥着那把迷你小吉他模型。“宋亚轩哥哥!”她仰着小脸,脖子上的音符围巾被风吹得轻轻晃动,“我们昨天就把教室后面的空地收拾好了,就等你们来教我们弹吉他啦!”
七个人跟着孩子们往田埂边的空地走,脚下的小路沾着清晨的露水,远处的稻田刚冒出嫩绿的新芽。马嘉祺看着孩子们蹦蹦跳跳的背影,从背包里掏出提前打印好的简易乐谱:“今天先教大家认音符,下午再试着弹简单的旋律。”丁程鑫则蹲下身,揉了揉上次唱改编童谣的小男孩的脑袋:“这次要教我们唱新的田埂歌谣吗?”小男孩用力点头,跑回队伍里和伙伴们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
搭建小舞台的材料前一天就送到了学校,粉丝寄来的彩色灯串、卡通贴纸和吉他弦配件堆满了讲台。刘耀文和严浩翔负责组装支架,两人对着说明书研究半天,最后还是在老师的帮忙下才把框架搭稳;贺峻霖和张真源则带着孩子们贴贴纸,把星星形状的装饰贴满舞台边缘,有个小女孩踮着脚想把贴纸贴到最高处,贺峻霖立刻弯腰把她举起来,惹得周围一片笑声。
宋亚轩和马嘉祺坐在教室门口调试吉他,林夏发来消息说和声片段已经录好,等他们回去就能一起完善新歌。宋亚轩笑着把手机递给马嘉祺看,刚抬头就看见孩子们排着队站在面前,手里拿着用彩纸折的小花。“哥哥们,”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把花递过来,“这是我们给你们的礼物,谢谢你们来教我们唱歌。”
午后的阳光变得柔和,田埂边的小舞台终于搭建完成。彩色灯串缠绕在支架上,风一吹就轻轻摇晃,像撒了一地的星星。宋亚轩抱着吉他坐在舞台中央,孩子们围坐在他身边,跟着他的节奏哼唱《新年好》的旋律。后来不知是谁起了头,大家开始唱那首改编的童谣,“田埂上的歌声飘呀飘”的调子混着春风,飘向远处的稻田,连路过的村民都停下脚步,站在田埂边静静听着。
教孩子们弹吉他时,宋亚轩发现有个小男孩手指特别灵活,教了几遍就学会了简单的和弦。“你很有天赋,”宋亚轩笑着说,“以后想不想当吉他手?”小男孩眼睛亮晶晶的,用力点头:“想!我要像哥哥们一样,站在舞台上唱歌。”刘耀文听见了,立刻凑过来:“那下次我们来,教你弹贝斯,贝斯的声音超酷的!”
夕阳西下时,七个人要离开了。孩子们拉着他们的衣角,依依不舍地问下次什么时候来。马嘉祺蹲下身,摸了摸孩子们的头:“等麦子成熟的时候,我们再来,看你们的吉他弹得有没有进步。”车子开动时,孩子们追在后面跑,手里挥着画满音符的纸飞机,纸飞机乘着春风,落在田埂上,像是给这次约定画上了一个温柔的逗号。
回到宿舍,宋亚轩打开林夏发来的和声片段,戴上耳机反复听着。马嘉祺走过来,递给他一杯热牛奶:“今天的田埂合唱,应该是这个春天最治愈的声音了。”宋亚轩点点头,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嘴角扬起笑意:“下次和孩子们一起唱歌时,一定要把林夏写的和声加进去,那肯定更棒。”
作者有话说
这一章的温柔,藏在“双向奔赴的约定”里——少年们带着承诺奔赴乡村小学,把吉他和弦与音乐梦想种进孩子们心里;孩子们用彩纸小花、追着车跑的身影,把最纯粹的心意捧到少年们面前;粉丝寄来的舞台装饰,更是隔着距离传递着同频的热爱。
没有轰轰烈烈的情节,却藏着最动人的联结:田埂上的合唱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音乐让不同的人站在同一片春风里;搭建舞台的忙碌不是独自的付出,而是在意的人用各自的方式,把一个简单的约定变得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