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阳光把乡村小学的操场晒得暖洋洋的,梧桐树叶筛下细碎的光影,少年们带着新采购的尤克里里和便携式音响刚到校门,就见几个穿浅色T恤的身影在操场忙活——是提前赶来的粉丝,有的蹲在地上铺野餐垫,有的帮老师搬长椅,还有人正给挂在梧桐树上的彩带调整位置,见少年们来,笑着挥手:“快来搭把手!孩子们刚上完课,正往这边跑呢!”
话音未落,教学楼里就冲出一串小身影。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抱着新学的尤克里里,跑到宋亚轩面前晃了晃:“哥哥,我练会你上次教的扫弦啦!”小男孩则拉着马嘉祺往器材室走,献宝似的捧出一个纸糊的麦克风:“这是我和粉丝姐姐一起做的,今天要用来唱新学的歌。”
临时舞台就搭在操场中央,铺着粉丝带来的蓝色地毯,背景是孩子们画的夏日图景——太阳挂在梧桐树梢,底下是唱歌的小人儿和举着灯牌的身影。丁程鑫调试音响时,粉丝们已经带着孩子们围坐成圈,有人从背包里掏出小风扇分给出汗的孩子,有人帮小女孩编起了和演出服相配的麻花辫,还有粉丝拿着手机,笑着跟孩子家长视频:“您看,孩子们马上要表演了,状态特别好!”
音乐会在午后三点准时开始。第一个节目是孩子们的大合唱,这次他们唱了首新学的《风的歌》,是张真源特意为他们改编的,调子轻快得像吹过田埂的风。唱到一半,刘耀文忽然拿着沙锤从舞台侧边走出来,跟着节奏轻轻摇晃,台下的粉丝立刻跟着拍手打节拍,连树上的蝉鸣都像是成了伴奏。
轮到粉丝代表上场时,一个穿白裙子的女生抱着吉他,坐在孩子们中间唱了首温柔的民谣。唱到副歌,她忽然转头看向身边的小男孩:“要不要一起唱?”小男孩愣了愣,随即跟着调子开口,虽然声音还有点怯,但眼神却亮得很。一曲唱完,严浩翔笑着鼓掌:“这可是‘跨年龄合唱组合’,必须记在时光墙上。”
最热闹的要数互动环节。贺峻霖拿出带来的尤克里里,教孩子们弹最简单的和弦,有个小不点个子太矮,粉丝立刻搬来小板凳让他站着,还弯腰帮他调整手指姿势;宋亚轩则和粉丝们一起,带着孩子们玩“音乐接龙”,错了的人要表演一个小节目,有个粉丝故意说错,学了声小狗叫,逗得孩子们笑作一团。
夕阳西下时,音乐会接近尾声。少年们和孩子们、粉丝们一起站在舞台上,合唱了那首最熟悉的《海浪歌》。晚风拂过,梧桐树叶沙沙作响,混着歌声飘向远处的稻田。有粉丝举起手机录下这一幕,镜头里,孩子们的笑脸、少年们的温柔、粉丝们的笑意,都被夕阳染成了暖金色。
收拾东西时,小女孩拉着粉丝的手问:“姐姐下次还来吗?我还想和你一起做麦克风。”粉丝蹲下身,帮她把散落的碎发别到耳后:“当然来,下次还陪你练歌,好不好?”
作者有话说
这一章的热闹,藏在“无界的相融”里——少年们带着教具奔赴乡村,是把音乐的种子播撒得更远;粉丝们自发赶来帮忙,是让“双向奔赴”从屏幕前的支持,变成了面对面的温暖;而孩子们毫无保留的亲近,则让这场夏日之约,成了所有人共同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