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的城市被节日氛围裹着,体育馆外的路灯挂起彩灯,少年们演唱会的海报贴满街角。而乡村小学的教室里,孩子们正围着老师的手机欢呼——屏幕上是少年们发来的消息:“给你们留了专属座位,带着《海浪歌》的手稿来见我们吧。”
出发那天,孩子们穿着洗得干净的演出服,怀里揣着折得整齐的歌词手稿。车子驶进城市时,小男孩扒着车窗,看着高楼大厦和路边举着灯牌的粉丝,小声问身边的小女孩:“这里就是哥哥们开演唱会的地方吗?”小女孩点点头,攥紧了手里的尤克里里:“等会儿我们就能在好多人面前唱歌了。”
到体育馆后台时,少年们刚结束彩排。宋亚轩一眼就看见抱着手稿的孩子们,笑着迎上去:“路上累不累?专属座位在第一排,能清楚看到舞台。”马嘉祺则递过温热的奶茶:“先休息会儿,等会儿登台前,我们再一起顺一遍歌词。”
演唱会开场后,孩子们坐在第一排的专属座位上,眼睛瞪得圆圆的。当舞台灯光亮起,少年们穿着闪亮的演出服登场,全场粉丝的灯牌汇成星海,欢呼声震得场馆微微发麻。小男孩拉着身边粉丝的袖子,激动得声音发颤:“你看!哥哥们在舞台上发光!”粉丝笑着点头,把手里的应援棒递给他一根:“等会儿你们登台,也会发光的。”
当演唱会进行到后半段,马嘉祺拿着麦克风走到舞台边,笑着对台下说:“今天有一群特别的朋友来到现场,他们要和我们一起唱首歌。”灯光瞬间扫向第一排,孩子们在粉丝的欢呼声中站起身,跟着少年们的脚步走上舞台。
前奏响起,还是那首从乡村小学音乐教室唱到万人场馆的《海浪歌》。这一次,孩子们的声音不再怯生生,而是清亮又坚定,和少年们的和声完美融合。宋亚轩的吉他声轻轻流淌,刘耀文和严浩翔的节拍稳稳托着调子,台下的粉丝们默契地举起灯牌,全场亮起暖黄色的光,跟着旋律轻轻摇晃。
唱到副歌时,小女孩忽然想起第一次在音乐教室弹错琴键的模样,想起夏日操场上粉丝帮她编辫子的温柔,想起收到祝福视频时的感动,眼泪忍不住掉下来,却越唱越用力。台下的粉丝察觉到她的情绪,不约而同地降低了欢呼声,把舞台留给这群闪闪发光的孩子。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少年们牵着孩子们的手,一起向台下鞠躬。有粉丝举着灯牌大喊:“孩子们超棒!”小男孩抬头看着身边的马嘉祺,忽然小声说:“哥哥,我以后也要像你们一样,把歌声带给更多人。”马嘉祺笑着揉了揉他的头:“我们等着那一天。”
作者有话说
这一章的圆满,藏在“从约定到同行”里——少年们留的专属座位,是把“陪伴”从远方的惦念变成了身边的并肩;孩子们带着手稿站上舞台,是把一路的成长变成了最动人的答卷;而粉丝们的默契呼应,则让这场合唱成了所有人共同完成的温暖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