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星途同频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第三十八章 跨屏的合唱与春天的标本

星途同频

田埂上的春风还没吹尽,孩子们就收到了少年们寄来的快递——拆开层层包装,里面装着一张印着麦田图案的乐谱,还有一个小小的木质音乐盒,拧上发条,就流出《海浪歌》的旋律,只是调子比之前多了几分醇厚,像极了老人手风琴的音色。

“是改编后的新歌!”小女孩捧着乐谱跑到时光墙前,把它和老人的旧笔记本贴在一起对比。新乐谱上,宋亚轩的吉他谱、刘耀文的鼓点标记旁,多了几行标注:“此处对应手风琴低音区”“孩子们的合唱可以再轻快些”。最末尾还有马嘉祺的手写批注:“周末下午三点,线上合奏,不见不散。”

约定的那天,孩子们早早搬着小板凳围在老师的手机前,老人也特意换上了干净的蓝布衫,把旧手风琴擦了三遍。三点一到,视频电话准时接通,镜头里的少年们已经坐在练习室里:宋亚轩抱着吉他调弦,严浩翔对着乐谱点头,贺峻霖举着手机转了一圈,笑着说:“看,我们把练习室贴满了你们寄来的油菜花照片!”

随着马嘉祺的手势落下,合奏正式开始。宋亚轩的吉他声先起,像春日里的第一缕风;紧接着,老人的手风琴缓缓加入,醇厚的音色裹着吉他的清亮,织成一张温柔的网;孩子们的合唱随后跟上,口琴和尤克里里的调子穿插其间,屏幕内外的旋律就这样撞在一起,没有一丝违和。

唱到副歌时,小女孩忽然想起第一次和老人合奏的午后,想起少年们在演唱会上牵她的手,眼泪又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却比上次更用力地昂着头,把歌声唱得更亮。镜头里的马嘉祺察觉到她的情绪,眼神温柔下来,吉他声悄悄放轻,给她的声音留足了空间;屏幕外的老人侧过头,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手风琴的调子也跟着柔和了几分。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屏幕内外都静了两秒,随即爆发出欢呼声。老人看着镜头里的少年们,忽然红了眼眶:“没想到老了老了,还能和这么多年轻孩子一起唱歌,这琴也算没白跟着我。”刘耀文立刻举起鼓槌比了个加油的手势:“爷爷您拉得超棒!以后我们常一起合练,等有机会,一定去田埂上和你们一起唱!”

挂了电话,孩子们还沉浸在兴奋里,围着乐谱叽叽喳喳。小男孩忽然指着窗外的油菜花:“我们把春天做成标本,和乐谱一起寄给哥哥们吧!”大家一拍即合,立刻挎着小篮子往田野里跑。他们挑了开得最盛的油菜花,小心翼翼地掐下花茎;还摘了几片嫩绿的麦苗叶,说是要让少年们看看“会唱歌的麦苗”。

回到教室,老师教他们做标本:把花和叶子平摊在吸水纸上,压进厚重的字典里。孩子们蹲在桌边,盯着字典的缝隙,生怕不小心碰坏了花瓣。小女孩还特意找了张浅紫色的信纸,把田埂上的趣事一笔一画写下来:“今天和爷爷、哥哥们一起唱歌时,有只小蜜蜂落在了我的尤克里里上,它肯定也喜欢我们的歌……”

几天后,当少年们收到快递时,练习室里瞬间充满了春天的气息。打开信纸,油菜花的干花香扑面而来,标本被细心地贴在信纸角落,旁边的字迹歪扭却认真。马嘉祺把标本贴在练习室的墙上,正好和之前的照片排在一起;宋亚轩拿着信纸读给大家听,读到“小蜜蜂听歌”时,所有人都笑出了声。

他们立刻拍了视频回寄:镜头里,少年们站在贴满标本和照片的练习室里,手里举着孩子们寄来的乐谱。严浩翔晃了晃手里的油菜花标本:“这是我们收到过最特别的春天礼物!”丁程鑫则指着墙上的标本笑着说:“等夏天到了,你们再寄荷花标本好不好?我们接着改编新歌。”

视频传到乡村小学时,孩子们正蹲在字典旁检查新压的麦苗标本。看着镜头里少年们的笑脸,小男孩忽然拽了拽老人的袖子:“爷爷,夏天我们一起采荷花,秋天采桂花,把每个季节都做成标本寄给哥哥们!”老人笑着点头,手风琴的琴盖在阳光下闪着光,像是在应和这个关于四季与歌声的约定。

作者有话说

写这一章时,总被“联结”这个词打动——从田埂上的偶遇,到屏幕两端的合奏,再到跨越山海的标本与书信,原本毫无交集的人,因为音乐被紧紧拴在了一起。少年们改编乐谱时标注的细节,是把“他人的热爱”放在心上的认真;孩子们制作标本时的小心,是把“共同的回忆”妥帖珍藏的心意;而老人擦了三遍的手风琴、红着眼眶的感慨,则是被这份联结温暖的柔软。

这场跨屏的合唱,从来不是一场刻意的“表演”,而是一群人因热爱而共鸣的自然流露:少年们没有因为老人的“旧”而轻视,孩子们没有因为少年的“远”而怯步,老人也没有因为孩子们的“小”而敷衍,他们在旋律里平等地分享热爱,在回应里认真地对待彼此。而那些油菜花标本、写满趣事的信纸,更像是这场联结的“信物”,证明着“即使隔着屏幕,心意也能被看见、被珍藏”。

上一章 第三十七章 田埂上的琴声与旧手风琴 星途同频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田野里的星空与奔赴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