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源与槐(第三章)
张桂源攥着那份古树保护文件,指尖蹭过纸页上“顾问”两个字,忽然听见树洞里传来细碎的碰撞声——是那两把铜锁,被风卷着的槐叶轻轻碰了下,像在应和他的心跳。
“这树啊,去年冬天断枝的时候,我还偷偷抹过眼泪。”爷爷走过来,用粗糙的手掌拍了拍树干,“现在好了,有了保护方案,还有你盯着,它能再活几十年。”张桂源顺着爷爷的目光看去,老槐树新抽的芽苞已经鼓了起来,青绿色的尖儿顶着绒毛,像撒在枝桠上的小星星。
接下来的几天,他没闲着。白天拿着卷尺量树干的周长,对照手册记录树的生长数据,还在树周围埋了几个简易的湿度传感器;晚上就坐在奶奶的煤油灯旁,整理村民们说的“护树土法”——比如雨季要给树根培土防涝,秋天要在树干上刷石灰防虫。
有天傍晚,他蹲在树底下画保护范围示意图,村西头的王大爷拎着一篮刚蒸好的槐花糕走过来:“桂源啊,尝尝这个,用去年槐树上的花做的。这树好,结的花也甜,可不能让它受委屈。”张桂源咬了一口,清甜的香气裹着暖意,忽然想起小时候,太爷爷也是这样,摘了槐花给她蒸糕吃。
他抬头看向老槐树,夕阳正落在树洞里,两把铜锁被染成了暖金色。“王大爷,以后咱们可以在槐树下办个小集市,让城里来的人看看这棵老树,听听它的故事。”张桂源说这话时,风刚好吹过,槐树叶沙沙响,像是在点头。
离开村子回城里那天,他特意把那本《树木养护手册》留给了村支书,封面上写着密密麻麻的笔记:“3月浇返青水,5月防蚜虫,11月涂白防冻”。走到村口时,他回头望了一眼老槐树,树洞里的铜锁还在,阳光穿过枝叶,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影子,像铺了一地的小星星——那是他的根,也是村里人的念想,正安安稳稳地,扎在这片泥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