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惘录·卷二》
文献说明: 本文节选自语言纯化运动核心机构“言辞院”发布的内部通报《语枢》,旨在指导各级“正字官”更精准地识别和清除“危险词汇”。比面向公众的《正字》更为赤裸。
【心】
《语枢》内部指引: 此字极度危险。虽《正字》中已将其释义导向“负责情感与逻辑的器官”,然其传统意象中“无限内省、不可测度”之余毒仍存。处理意见: 在高级文本中,应逐步以“脑”或“思维处理器”替代。凡涉及“心”的短语,如“心之所向”、“心领神会”,必须列为重点审查对象,其含义模糊,易引致非理性联想。
(眉批,“惘公”笔迹,更显沉稳): 他们怕“心”,因心有其自己的逻辑,不遵循他们的“理”。以“脑”代“心”,便是要将万千思绪,禁锢于颅骨这方寸之牢。却不知,心之大,可纳星海。
【道】
《语枢》内部指引: 最高危字眼之一。此字蕴含“不可言说、玄之又玄”之意,为一切神秘主义与反逻辑思潮之温床。处理意见: 坚决杜绝单独使用。可有限制地用于“道路”、“方法”等具体义。对于《道德经》等古籍,须以《正字》准则重新注解,强调其“古代朴素辩证法”属性,剥离其形而上色彩。
(眉批): 断“道”之路,实为惧“道”之力。宇宙运行,岂是区区“逻辑”可尽括?他们将万物塞入名为“理性”的狭小棺椁,却宣称已掌握宇宙的全部真相。可笑,可悲!
【我】
《语枢》内部指引: 个体性之源,社会协调之大敌。此字强调与他者的区别,易滋生自私、傲慢与孤立。处理意见: 在公共话语体系中,应鼓励使用“我们”、“吾辈”、“集体”等词。必须使个体意识到,“我”之存在价值,完全依赖于对集体的贡献。
(眉批,此次笔迹旁,竟用极细的笔锋勾勒了一个小小的、古老的甲骨文“我”字,形似一种兵器): 看,这才是“我”的古意!一种护卫自身的戈!他们阉割了“我”的锋芒,将其驯化为温顺的绵羊。他们惧怕的,是每一个“我”手中,那柄思想的戈。
【光】
《语枢》内部指引: 危险字眼。常被用于隐喻“真理”、“启示”、“希望”,易制造不切实际的期待和混乱。处理意见: 限定于物理学中的“可见电磁波”释义。禁止其形而上的引申。要强调“光”亦需被规范,如路灯,需在指定时间、指定地点照亮指定区域,而非肆意普照。
(眉批): 他们要将“光”关进路灯。因为他们自己是生于暗处的魍魉,见不得真正的光明。他们定义的“光明”,不过是手术台上无影灯的惨白,而非孕育万物的太阳。
【言】
《语枢》内部指引: 重点监控对象。言语是思想的载体,亦是混乱的起点。核心方针: 并非禁止言语,而是通过《正字》体系,重构言语。使每一个字、词都指向唯一、确定的含义,消除歧义与想象空间。当言语成为精确的工具,思想便自然被导向正确的轨道。
(眉批,墨色深沉,似蕴含巨大悲恸): 至此,图穷匕见!他们要的不是禁言,是篡言!要将活生生的语言,变成他们手中的提线木偶!他们正在编织一张无形的巨网,网住所有的“心”、“道”、“我”与“光”。而这本《语枢》,便是他们编织此网的——梭子!
(此页的夹缝中,用近乎透明的墨汁,写着一行更小的字,需极力辨认方能看清):
“网虽密,亦有隙。言虽锢,意可通。真言不在字面,在字里行间。惘者,网中也,亦‘网’中求‘亡’乎?慎之,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