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大明华章
本书标签: 古代  大明帝国 

虎踞龙盘

大明华章

江宁镇大捷的余波,如同巨石入水后的涟漪,一圈圈向外扩散,震撼着整个江南。蛮子海牙授首,阿鲁灰远遁,元廷在江南地区最强大的一支机动野战力量就此灰飞烟灭。消息所到之处,那些原本摇摆观望的寨堡豪强、州县官吏,态度发生了微妙而迅速的转变。前往太平路表示归顺、献上粮草的使者,一时间络绎于途。

战争的主动权,已牢牢掌握在朱重八手中。他的目光,越过那些纷纷投诚的小势力,最终定格在那座雄踞东南、控扼长江的巨城——集庆(南京)。

这座六朝古都,龙盘虎踞,城高池深,不仅是江南的政治经济中心,更是一种天命所归的象征。夺取集庆,便意味着真正在这片富庶之地扎下了根基,拥有了与天下群雄逐鹿的资格。

太平路大营,中军帐内,气氛却并非一味乐观。

“总兵,集庆城坚,守将福寿乃元廷宿将,并非蛮子海牙那般有勇无谋之辈。其麾下兵力虽经抽调,然守城尚足。加之周边如陈兆先等部虽已动摇,但并未明确归附,若我军强攻集庆,彼等袭扰后方,或与福寿内外呼应,则局势危矣。”徐达指着舆图,冷静地分析着。作为军中砥柱,他从不因胜利而冲昏头脑。

汤和也收起了往日的急躁,点头附和:“强攻伤亡必大,就算打下,也是惨胜,得不偿失。”

朱重八默默听着,手指在集庆城的位置上轻轻敲击。他何尝不知强攻之弊?江宁血战虽胜,但自身亦有不少折损,宝贵的兵力不能无谓消耗在坚城之下。

“福寿此人,风评如何?”朱重八忽然问道,目光转向李善长和李承泽。

李善长略一沉吟,答道:“福寿,蒙古人,世受元禄,官至御史大夫,镇守集庆多年。其人虽为异族,然在任内,尚算尽职,并非酷虐之辈,在城中士绅百姓中,口碑不算太差。欲使其不战而降,恐非易事。”

李承泽补充道:“学生近日整理降官口供及往来文书,发现集庆城内,除福寿外,另有一关键人物,乃行台御史大夫(一说为行台都督)纳哈出。此人乃元初名将木华黎之后,身份尊贵,但其麾下兵力不多,且似乎与福寿……并非一心。”

“纳哈出……”朱重八重复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分化,永远是成本最低的取胜之道。

“报——!”一名亲兵疾步入帐,“禀总兵,集庆守将陈兆先,派其族弟陈埜(yě)先为使,携书信前来,正在营外候见!”

陈兆先!正是盘踞在集庆外围方山的一支重要力量,其态度一直暧昧不明。此刻派使者前来,意义非凡!

帐内众人精神一振。

“带进来!”朱重八下令。

片刻,一名三十余岁、文士打扮的男子被引入帐中,虽强作镇定,但眼神中的些许慌乱暴露了他内心的紧张。他便是陈埜先。

“小人陈埜先,奉家兄兆先之命,特来拜见朱总兵。”陈埜先躬身行礼,双手呈上书信。

亲兵接过,转呈朱重八。朱重八展开书信,快速浏览。信中,陈兆先言辞恭谨,对朱重八的武功表示钦佩,声称自己早有归顺之心,只是迫于元廷压力,不敢妄动。如今王师南渡,威震江东,他愿率部归附,共讨元虏云云。

帐内众将脸上大多露出喜色。若得陈兆先归顺,则集庆外围一大威胁解除,攻城把握大增。

然而,朱重八脸上却不见多少喜色,他将信递给李善长,目光如炬,盯着陈埜先,缓缓问道:“陈兆先既有归顺之心,为何不亲自来降?反而派你前来?”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陈埜先额头瞬间见汗,支吾道:“这个……家兄……家兄偶感风寒,身体不适,故而……”

“是身体不适,”朱重八打断他,语气转冷,“还是心存观望,欲待价而沽,甚至……是福寿派你来诈降,探我虚实?!”

最后一句,如同惊雷,在陈埜先耳边炸响!他腿一软,几乎跪倒在地,脸色煞白,连连摆手:“不敢!绝无此事!总兵明鉴!家兄确是诚心归顺!只是……只是担心总兵疑其反复,故而……故而派小人先来陈情……”

朱重八紧紧盯着他,仿佛要将他从里到外看个通透。帐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所有人都能听到陈埜先粗重的喘息声。

良久,朱重八脸上的寒意渐渐散去,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既然诚心归顺,本总兵自然欢迎。你回去告诉陈兆先,只要他真心来投,过往一切,概不追究。他日攻下集庆,论功行赏,绝不亏待!”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不容置疑:“不过,空口无凭。让他即刻率部移营,至蒋山(钟山)驻扎,听候调遣!若再有迟疑,休怪本总兵视其为敌,大军到时,玉石俱焚!”

既要安抚,更要掌控。让其移营至眼皮底下的蒋山,便是要将其置于直接监视之下,防止其首鼠两端。

陈埜先如蒙大赦,连连叩首:“是!是!小人一定将总兵的话带到!家兄必不敢违抗!”

待陈埜先退下,朱重八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他看向李善长和李承泽:“二位先生,以为陈兆先真心否?”

李善长沉吟道:“观其使者神色,惊惧多于坦诚,恐非全然真心。然我军势大,他亦不敢公然为敌。总兵令其移营蒋山,乃是上策,可将其置于掌控之中,即便有异心,也难作为。”

李承泽补充道:“学生以为,可双管齐下。一面命陈兆先移营,加以监视;一面可派细作潜入集庆,散播陈兆先已降之消息,并设法接触纳哈出,离间其与福寿。城内生疑,则守志不坚。”

朱重八点了点头:“就依此计。徐达、汤和,加紧备战,一旦陈兆先移营,立刻对集庆形成合围之势!同时,多造攻城器械,做出强攻姿态,以震慑城内!”

“得令!”

接下来的数日,局势按照朱重八的谋划一步步推进。陈兆先果然不敢违抗,率部众数万人移营至蒋山。朱重八亲自接见,温言抚慰,赏赐有加,但同时也派兵在其营寨四周“协助布防”,实为监视。

与此同时,关于陈兆先投降、纳哈出与福寿不和的流言,如同瘟疫般在集庆城内蔓延。守军士气愈发低落,人心惶惶。

八月初一,秋意渐浓。一切准备就绪。

朱重八登临蒋山高处,远眺那座笼罩在晨雾中的巍巍巨城。城墙如龙,蜿蜒雄踞,钟山如虎,蹲伏其后。虎踞龙盘,气象万千。

他的身后,是肃然而立的徐达、汤和、李善长、李承泽等文武重臣。

“诸位,”朱重八的声音在山风中显得格外清晰,“自濠州起兵,转战数载,历尽艰辛,所为者何?”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自问自答:“非为一人之富贵,非为一军之存亡。乃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他的声音逐渐高昂,带着一种穿透历史烟云的力量:“今日,集庆就在眼前!此城乃帝王之宅,取之,则江南定;江南定,则天下可图!此乃上天所赐,亦是我等浴血奋战所致!”

他猛地抽出腰间佩剑,指向集庆城,声如洪钟:

“传我将令!三军齐发,围攻集庆!破城之后,秋毫无犯!敢有掳掠民财、欺凌百姓者,杀无赦!”

“徐达!”

“末将在!”

“攻朝阳门(今中山门)!”

“汤和!”

“末将在!”

“攻秦淮河口!”

“周德兴!”

“末将在!”

“攻龙湾要塞!”

“其余诸将,各率所部,四面合围,不得放走一人!”

“得令!”众将轰然应诺,声震四野。

战鼓声,号角声,再次惊天动地地响起!如同积蓄了太久力量的洪峰,终于冲垮了堤坝!数万大军,如同潮水般,从各个方向,涌向那座象征着江南命运的巨城!

李承泽站在朱重八身后,看着山下那壮阔而惨烈的攻城景象,看着身旁这位目光坚定、仿佛与这虎踞龙盘之地融为一体的未来之主,心潮澎湃,难以自已。

他知道,一个旧的时代,即将在这震天的战鼓与喊杀声中落幕;而一个新的时代,正伴随着剑与火,从这古老的城垣下,冉冉升起。虎踞龙盘之势已成,接下来的,将是气吞万里如虎的煌煌帝业!而他,有幸成为这历史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上一章 江宁血刃 大明华章最新章节 下一章 应天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