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大明华章
本书标签: 古代  大明帝国 

塞上烽烟

大明华章

光复大都的捷报,如同燎原的野火,瞬间点燃了整个大明帝国的欢腾。金陵城内,钟鼓齐鸣,万民空巷,庆祝这“华夏重光”的历史性时刻。告祭太庙的仪式庄严肃穆,洪武帝朱元璋亲自将收复中原、克定大都的功业,禀告于列祖列宗之前。

然而,武英殿内的气氛,却并未被这普天同庆的喜悦所长久笼罩。那幅巨大的天下舆图上,代表明军控制的蓝色区域虽然已覆盖了中原腹地,但在北部漫长的边境线上,却依然点缀着象征威胁与不安的暗红色标记。元顺帝虽北逃上都(开平),但实力犹存,更重要的是,那位被洪武帝视为心腹大患的名将——扩廓帖木儿(王保保),正拥兵十万,盘踞在山西太原,如同一只受伤却依旧凶猛的困兽,獠牙对准了新生帝国柔软的腹部。

“王保保不除,北疆永无宁日。”洪武帝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太原的位置,声音里没有丝毫攻克大都后的懈怠,只有冰冷的杀伐决断,“其据守三晋,西连关中李思齐、张良弼等残元势力,北接塞外元廷,若使其站稳脚跟,与漠北呼应,则北伐之功,恐毁于一旦!”

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后,并未停下脚步。按照洪武帝的预先部署,常遇春、傅友德率军西出,横扫保定、中山、真定等地,兵锋直指山西东部门户——井陉。而徐达则坐镇大都,稳定新附之地,同时派遣偏师南下,夺取河南未附州县,确保后方与主力的联络畅通。

洪武元年八月,常遇春、傅友德的前锋部队,抵达井陉关下。

井陉,太行八陉之一,山势险峻,古道蜿蜒,素有“天下九塞”之一之称,是连接河北与山西的咽喉要道。王保保深知此地重要,派其弟脱因帖木儿率精兵数万,据关死守。

李承泽在中书省,接到了来自井陉前线的第一份战报。战报由常遇春口述,书记官记录,字里行间充满了硝烟与焦灼:

“……贼据险而守,垒石塞道,弓弩如雨。我军仰攻数次,皆因山道狭窄,难以展开,伤亡颇重。傅友德将军亲率死士,攀援峭壁,意图迂回,亦被滚木礌石击退……眼下士气虽未堕,然强攻非计,迁延日久,恐太原援军至……”

看着战报中描述的“山道狭窄”、“仰攻”、“伤亡颇重”等字眼,李承泽仿佛能听到那崇山峻岭间传来的喊杀与哀嚎,能看到明军将士在崎岖山道上浴血奋战的惨烈景象。北伐以来一路势如破竹的顺利,在此刻遇到了真正的硬骨头。

这份战报被迅速送入武英殿。洪武帝览报,眉头紧锁。他深知王保保用兵老辣,绝不会轻易放弃井陉。若强行攻打,即便拿下,也必是惨胜,消耗宝贵的兵力与时间。

“传令常遇春,”洪武帝沉吟片刻,果断下令,“暂停强攻井陉。多派斥候,广探路径,寻找其他可通山西之小道。同时,虚张声势,佯装主力仍在井陉,吸引王保保注意力!”

这是一招险棋,也是无奈之举。正面难以突破,便只能寄希望于奇兵。

就在井陉战事陷入僵局之时,北方的局势又起波澜。北逃至上都的元顺帝,不甘心失败,试图组织反扑。他派遣将领也速率领一支骑兵,自塞外南下,意图袭扰明军侧后,甚至威胁刚刚收复不久的大都。

消息传来,金陵震动。若大都得而复失,则北伐战果将大打折扣,军心民心必将遭受重创!

“徐达何在?”洪武帝厉声问道。

“徐大将军已亲率精锐,北上迎击也速!”信使回禀。

一场关乎北伐成果保卫战的较量,在燕山脚下悄然展开。徐达利用骑兵机动性,以逸待劳,在长城沿线巧妙设伏,大败也速军,迫使其狼狈北逃,彻底粉碎了元顺帝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有威胁的反扑尝试。

北线暂告安定,但西线的僵局仍需打破。洪武帝的目光再次投向山西。他意识到,仅靠常遇春一路偏师,难以撼动王保保的根本。必须施加更大的压力。

“传旨!”洪武帝的声音在武英殿内回荡,“命冯胜(冯宗异)为征西将军,率军自河南渡河北上,由潞州(今山西长治)方向进攻山西南部,牵制王保保兵力!”

“命汤和为右副将军,自北平出兵,西进紫荆关,威胁山西北部!”

三路大军,如同三把巨大的铁钳,从东、南、北三个方向,缓缓合拢,目标直指盘踞太原的王保保主力!明军摆出了决战的姿态,意图一举荡平山西,彻底肃清北元在长城以内最大的军事集团。

面对明军的三路压境,尤其是得知也速败北、后援无望的消息后,王保保终于坐不住了。他深知困守太原,只有死路一条。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太原,率主力北出雁门关,绕道居庸关,意图趁明军主力分散于山西各地、大都相对空虚之际,实施长途奔袭,直捣黄龙!

这是一步险棋,也是一步绝境中的妙手。王保保亲率精锐骑兵,避开明军主力,沿着太行山麓,如旋风般直扑大都!

当王保保突然出现在大都城下的消息传回金陵时,整个朝堂一片哗然!谁也没想到,这位北元名将竟如此果决,敢于孤军深入,兵行险着!

武英殿内,气氛瞬间紧张到了极点。大都守军不多,徐达主力尚在塞外清剿残敌,常遇春、冯胜、汤和等部皆远在山西,回援不及!

“陛下!是否急令徐达将军回援?”有大臣惊慌建议。

洪武帝面色铁青,但他强行压下了心中的震动。他死死盯着舆图,大脑飞速运转。王保保此举,看似凶险,实则也是孤注一掷,其军长途奔袭,已是强弩之末!

“不!”洪武帝猛地一拍御案,声音斩钉截铁,“传令徐达,不必回援!命其继续扫荡塞北,断王保保归路!传令大都守将,紧闭城门,固守待援!王保保粮草不济,利在速战,久攻不下,其军自溃!”

他选择了信任徐达之前的部署,信任大都城防,更信任自己对于战场形势的判断。这是一场意志与胆略的较量!

果然,王保保猛攻大都数日,皆被守军击退。城中军民同仇敌忾,坚守不屈。而徐达在接到洪武帝旨意后,毫不犹豫,不仅未回援,反而更加猛烈地清剿北元残余势力,彻底断绝了王保保与塞外的联系。

孤军深入,后路被断,攻城不克,粮草将尽……王保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绝境。无奈之下,他只得放弃攻打大都,仓皇率军西撤,试图返回山西。

然而,洪武帝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得知王保保西撤,他立刻传令山西方向的明军各部,严密堵截。王保保军在撤退途中,不断遭到明军袭扰,士气低落,终于在山西境内被明军主力追上,一场激战,损失惨重,王保保仅率少数亲随狼狈北逃,遁入茫茫草原。

塞上的烽烟,随着王保保的远遁,暂时告一段落。山西全境,至此基本平定。北元试图挽回败局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李承泽在金陵,通过一道道战报,感受着这场决定北疆命运的惊心动魄。他看到洪武帝在关键时刻的冷静与决断,看到明军将领的忠勇与执行力,也看到了战争的无情与残酷。王保保的威胁暂时解除,但李承泽知道,漠北的元廷残余,依旧是大明帝国北疆上空的阴云。帝国的安全,远未高枕无忧。而洪武帝那双深邃的眼睛,也从未离开过北方那片广袤而充满未知的土地。

上一章 北伐惊雷 大明华章最新章节 下一章 功臣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