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大明华章
本书标签: 古代  大明帝国 

北军南征

大明华章

靖难起兵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金陵城激起了滔天巨浪。奉天殿内,建文帝朱允炆脸色煞白,握着军报的手微微颤抖,他无法相信,那个在他印象中威严而沉默的四叔,竟真的举起了反旗。齐泰、黄子澄等人虽惊不乱,反而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愤慨,他们围绕在年轻的皇帝身边,力主速派大军,以雷霆万钧之势,扑灭这场“叛乱”。

“陛下,燕逆猖狂,竟敢擅杀朝廷大臣,窃据北平,此乃十恶不赦之罪!当立即发天下兵,北上讨逆,犁庭扫穴,以正国法!”齐泰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文臣特有的、对“叛逆”的深恶痛绝。

黄子澄补充道:“臣举荐长兴侯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驸马都尉李坚、都督甯忠为左右副将军,统兵三十万,即日北伐!耿老将军乃开国宿将,久经战阵,必能克敌制胜!”

建文帝心乱如麻,他看着殿外阴沉的天色,仿佛看到了北方燃起的烽火,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声音带着一丝无力:“便……便依卿等所议吧。”

大明王朝的战争机器再次开动,只是这一次,刀锋对准的不再是塞外的胡虏,而是帝国内部的亲王。朝廷檄文飞传各地,斥燕王朱棣“凶残悖逆,罪恶贯盈”,号召天下共讨之。

然而,朝廷的第一次北伐,从一开始就埋下了失败的种子。主帅耿炳文,虽是开国老将,功勋卓著,但年事已高,用兵趋于保守。更重要的是,建文帝在派出大军的同时,竟下达了一道匪夷所思的指令:“毋使朕负杀叔之名。”这道充满书生气的、自相矛盾的命令,像一道无形的枷锁,束缚住了前线将领的手脚,让他们在面对朱棣时投鼠忌器,难以放手施为。

洪武三十一年八月,耿炳文率领的三十万大军(实际兵力约十三万)抵达真定(今河北正定),分营滹沱河南北两岸,摆开了进攻的架势。

北平,燕王府。朱棣面对着数倍于己的敌军,非但没有惧色,眼中反而燃烧着熊熊的战意。他深知自己兵力薄弱,不能与官军正面消耗,必须主动出击,以快打慢,以奇制胜!

“耿炳文老矣,用兵必持重。其分营滹沱河两岸,联络不便,正是我军破敌之机!”朱棣指着沙盘,对张玉、朱能等将领分析道,“我军当避实击虚,先破其前锋,挫其锐气!”

八月己酉日,中秋之夜。当南军还在营中过节,防备松懈之时,朱棣亲率精锐,悄然渡过大运河,疾驰至雄县。守卫雄县的是南军先锋将领潘忠、杨松,他们万万没想到燕军会在中秋夜发动突袭。

战斗在子时爆发。燕军如同神兵天降,突入雄县城内。潘忠、杨松仓促应战,很快便被击溃,二人皆战死。朱棣拿下雄县,并未停留,马不停蹄,继续南下,直扑耿炳文设在莫州(今任丘北)的前沿粮草基地。

耿炳文得知雄县失守,前锋被歼,大惊失色,急忙调整部署,命部将张保前往增援。然而,朱棣用兵,虚实难测。他利用俘虏的张保,故意放其回真定大营,让其向耿炳文传递“燕军兵少,且疲惫不堪”的假消息,诱使耿炳文分兵来攻。

耿炳文果然中计,认为燕军连胜必骄,且兵力不足,正是决战良机。他留下部分兵力守真定,亲率大军渡滹沱河,北上寻求与燕军主力决战。

朱棣要的正是这个机会!他亲率数千精骑,偃旗息鼓,绕道疾行,于黎明时分突然出现在南军侧翼!此时,南军主力正在渡河,队形混乱,首尾难顾。

“杀!”朱棣一马当先,如同猛虎下山,直冲南军中军!

张玉、朱能、谭渊(此时已归附)等将领各率所部,紧随其后,如同数把尖刀,狠狠插入了南军混乱的阵列。燕军虽少,但皆是百战精锐,士气如虹,更兼朱棣身先士卒,勇不可挡。

南军猝不及防,被拦腰截断,顿时大乱!渡河的部队被截在北岸,成了孤军;尚未渡河的部队在南岸观望,不知所措。耿炳文在中军拼命弹压,但败势已成,难以挽回。北岸南军被燕军骑兵反复冲杀,死伤惨重,溃不成军。

滹沱河水,被鲜血染红。南军丢弃的辎重、盔甲、旗帜,遍布河滩。耿炳文见大势已去,只得收集残兵,仓皇退守真定城,紧闭不出。

真定城下,朱棣勒马望着高大的城墙,并未下令强攻。他知道,耿炳文虽败,但真定城坚,急切难下,且朝廷援军不日即至。此战目的已达——重创南军主力,挫其锐气,争取时间。

“传令,收兵回北平!”朱棣果断下令。

燕军带着缴获的大量物资和胜利的荣耀,凯旋而归。第一次北伐,以朝廷军的惨败告终。

消息传回金陵,建文帝和满朝文武目瞪口呆。他们无法想象,三十万大军(对外宣称),竟被燕王区区数万人马打得大败亏输!朝堂之上,恐慌与质疑开始蔓延。

黄子澄为了推卸责任,竟向建文帝隐瞒了战败的真实情况,只轻描淡写地说“交战失利,驻师真定”,并力主换将。“耿炳文年迈无能,当以曹国公李景隆代之!景隆乃名将之后(李文忠之子),熟读兵书,年轻有为,必能一战平燕!”

沉浸在失败焦虑中的建文帝,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不顾一些老臣(如徐达之子徐辉祖)的反对,毅然撤换了耿炳文,拜李景隆为大将军,赐通天犀带,赐斧钺,专征伐,调动天下兵马五十万,第二次北伐!

当李景隆率领着浩浩荡荡、旌旗蔽日的大军北上时,远在北平的朱棣听闻主帅换成了李景隆,竟然抚掌大笑:“李景隆?赵括耳!朝廷以此膏粱竖子为将,是自掘坟墓也!彼空有五十万众,不过是为我送来兵马粮草罢了!”

笑罢,他目光转向南方,眼神变得冰冷而锐利。他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但他更相信,战场,终究是靠刀剑和鲜血来说话的。北军南征的序幕,在真定之战的胜利中拉开,而更多的血战与更残酷的考验,正等待着这位逆势而起的燕王。

上一章 靖难起兵 大明华章最新章节 下一章 拉锯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