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里的夜晚闷热难耐,港口的灯火在漆黑的海面上投下摇曳的光影。李远站在宝船甲板上,手中紧握着那卷来自阿里的羊皮海图。远处传来异域风情的音乐声,那是古里国王为大明使团举办的夜宴,但他以身体不适为由推辞了。
"指挥使,陈平求见。"
年轻的陈平登上甲板,脸上带着兴奋的神色:"李将军,我打听到了一个重要消息。古里港有一个秘密组织,他们的标记与您玉佩上的徽记一模一样。"
李远心中一震:"仔细说来。"
"这个组织自称'海盟',据说已经存在上百年了。成员都是各地的重要商人,掌控着东西方的海上贸易。"陈平压低声音,"更奇怪的是,他们似乎早就知道我们要来。"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郑和的亲兵神色慌张地禀报:"李指挥使,郑大人在宴会上突发急病!"
李远立即带人赶往王宫。宴会厅内一片混乱,郑和面色青紫地倒在座位上,已经失去意识。古里的御医束手无策,连连摇头。
"是中毒。"随行的明军医官陈良检查后肯定地说,"而且是一种罕见的混合毒素。"
李远目光锐利地扫视在场众人:"封锁王宫,在查清真相前,任何人不得离开。"
古里国王面露难色,但在明军将士的威严面前,只得点头同意。
李远亲自检查郑和用过的餐具,在酒杯边缘发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紫色痕迹。他唤来通事马欢,询问今晚侍奉的仆人情况。
"有一个新来的侍者,"马欢回忆道,"宴会开始前才被临时调来,现在不见了。"
深夜,李远在郑和卧房外遇到了前来探望的阿里。这位忽鲁谟斯商人神色凝重:"李将军,这件事恐怕与'海盟'内部的纷争有关。"
"你知道下毒者是谁?"
阿里摇头:"我不知道具体是谁,但知道原因。郑大人此次西行,触及了一些人的利益。"
他告诉李远,海盟内部对于是否与明朝建立正式关系存在分歧。保守派担心大明会垄断海上贸易,而激进派则认为这是扩大生意的好机会。
次日清晨,陈良终于配制出解药,郑和的情况暂时稳定,但仍需要静养。在郑和苏醒的短暂时刻,他交给李远一枚令牌:"见此令如见我,船队...暂时交由你指挥。"
这个任命在船队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几位资历更老的将领面露不悦,特别是副使王景弘。
"李指挥使年轻有为,但统领整个船队恐怕..."王景弘在军事会议上欲言又止。
李远不卑不亢:"王副使言之有理。在下资历尚浅,愿与各位共同商议决策。"
就在这时,港口突然传来骚动。一艘破损的战船驶入港口,船上的明军士兵伤痕累累。他们是负责侦察前方航路的小分队,遭遇了海盗的伏击。
"海盗...不是普通的乌合之众..."受伤的千户挣扎着报告,"他们的战术...很像明军的操典..."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震惊。李远立即下令加强港口戒备,同时派出更多侦察船。
当晚,李远独自在舱室内研究羊皮海图,陈平突然慌张地闯进来:"李将军,我在市场上发现了这个。"
那是一枚与李远玉佩相似的徽记,刻在一块木牌上。卖主说,这是一个神秘客人定制的,要求在天亮前完成。
"带我去见那个卖主。"李远当即决定。
在古里城曲折的街巷中穿行,李远感受到暗处投来的无数目光。这个繁华的贸易港口,似乎隐藏着太多秘密。
木雕店的老匠人见到明军服饰,显得十分害怕。在马欢的耐心劝说下,他才透露,定制木牌的客人带着明显的忽鲁谟斯口音,而且左眼有一道刀疤。
"刀疤..."李远想起阿里身边的一个随从,"立即回港口!"
然而为时已晚。当他们赶回港口时,发现阿里的商队已经悄然离去。更糟糕的是,医官陈良匆忙来报:郑和的情况突然恶化。
"有人换了药。"陈良举着一个药瓶,"这里面被混入了另一种毒素。"
李远意识到,敌人就在他们中间。他下令所有接近过郑和的人集中到甲板上,包括高级将领和各船指挥使。
"王景弘副使在哪里?"李远突然发现少了最重要的人物。
士兵报告,王副使半个时辰前带着一队人马出港,说是执行秘密任务。
李远立即下令:"所有战舰进入战备状态!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离港!"
深夜的海港格外寂静,但这种寂静中透着诡异。李远站在舰桥上,望着漆黑的海面。陈平安静地站在他身边,突然指着远处:"有船来了。"
不是一艘,而是数十艘战船,正悄悄向港口逼近。在月光下,可以看清那些船上飘扬的海盗旗。
"全军备战!"李远的声音在夜空中格外清晰。
就在这时,港内一艘明军战船突然起火,火势迅速蔓延。混乱中,有人大喊:"王副使的船反了!"
李远终于明白,王景弘就是内奸。他早该想到,能够轻易接近郑和,能够调动侦察分队,能够在海盟内部周旋的,只有地位足够高的人。
"命令各船向主舰靠拢,组成防御阵型!"李远临危不乱,"用旗语通知港口的古里守军,请他们封锁出海口!"
战斗在黎明时分打响。海盗船试图冲入港口,但被明军的火炮击退。然而更大的危机来自内部——王景弘的叛军与海盗里应外合,明军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境地。
李远亲自率领一队精锐,登上叛变的战船。在激烈的接舷战中,他终于在船长室找到了王景弘。
"为什么?"李远剑指曾经的战友。
王景弘冷笑:"你永远不懂。海上的规矩不是靠仁义,而是靠实力。朱棣篡位之君,也配统领四海?"
"所以你就要背叛自己的同胞?"
"同胞?"王景弘大笑,"在海商眼里,只有利益,没有同胞!"
两人的剑在狭窄的船舱中相交。王景弘武功高强,但李远的剑法得自家传,更加凌厉。最终,李远的剑刺穿了王景弘的肩膀。
"这一剑,是为了那些被你出卖的将士。"李远冷冷地说。
就在他准备擒拿王景弘时,一支冷箭突然从暗处射来。李远闪避不及,箭矢擦过他的手臂。一个身影迅速跳海逃走——正是那个左眼带刀疤的忽鲁谟斯人。
王景弘趁机挣脱,冷笑着举起一个火把:"既然如此,我们就同归于尽吧!"
他点燃了船上的火药库。李远在最后时刻被亲兵拉回小艇,眼睁睁看着那艘战船在巨响中化为碎片。
内战以叛军的覆灭告终,但明军也损失惨重。更糟糕的是,海盗趁着内乱发起了总攻。
就在这危急关头,海平面上突然出现了新的船队——是阿里的商船去而复返。更让人惊讶的是,商船队中还有几艘悬挂着神秘旗帜的战舰。
阿里站在船头高喊:"李将军,海盟的朋友来助阵了!"
在新援军的帮助下,明军终于击溃了海盗。战后清点,明军损失了五艘战船,阵亡将士超过五百人。
三天后,郑和终于苏醒。得知发生的一切后,他久久沉默。
"王景弘...曾是陛下最信任的将领之一。"郑和叹息道,"连他都叛变了,这海上到底还藏着多少秘密?"
李远呈上那卷羊皮海图:"大人,我认为这一切都与'海盟'有关。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这次远航的目的。"
郑和凝视着海图,突然剧烈咳嗽起来。陈良赶紧上前诊治,面色凝重地对李远摇头:毒素已经伤及肺腑,郑和需要长期静养。
当晚,李远再次找到阿里。在忽鲁谟斯商船的密室内,阿里终于透露了实情:
"海盟确实存在,而且比你们想象的要强大得多。王景弘只是冰山一角。在明朝内部,还有更多人与海盟有联系。"
"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控制整个东西方的海上贸易。"阿里严肃地说,"而大明船队的到来,打破了这个平衡。"
离开商船时,阿里交给李远一封信:"这是海盟内部愿意与明朝合作的人员名单。小心,你们朝廷中也有他们的人。"
李远站在月光下的甲板上,感到前所未有的沉重。他原本以为这次远航是宣扬国威的壮举,却没想到卷入了一个巨大的阴谋之中。
东方的天际已经泛白,新的一天即将开始。但李远知道,前方的航路上,还有更多的暗流在等待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