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二年的春天,紫禁城内的杏花开得正盛。万贞儿坐在梳妆台前,仔细端详着镜中的自己。虽然已经三十四岁,比皇帝大了整整十七岁,但她保养得宜,眼波流转间依然风韵犹存。
"娘娘今日要梳什么发髻?"宫女小心翼翼地问道。
万贞儿微微一笑:"就梳个堕马髻吧,陛下最喜欢这个。"
她看着镜中宫女灵巧的双手,心中涌起一丝得意。自从朱见深登基以来,她这个曾经的宫女,如今已是后宫中最有权势的女人。尽管皇帝早已立了吴氏为皇后,但谁都知道,真正的六宫之主是她万贞儿。
"娘娘,"贴身太监梁芳轻手轻脚地走进来,"陛下下朝了,正往咱们这儿来呢。"
万贞儿点点头,对镜理了理鬓角:"去准备陛下最爱吃的杏仁茶。"
话音刚落,朱见深已经大步走了进来。年轻的皇帝脸上带着倦容,但看到万贞儿时,眼中立即焕发出光彩。
"贞儿,"朱见深在她身边坐下,"今日朝会上,那些大臣又在上书劝朕雨露均沾,真是烦死了。"
万贞儿温柔地为他按摩太阳穴:"陛下何必与那些老顽固计较?他们哪里懂得陛下与妾身的情分。"
"还是你懂朕。"朱见深握住她的手,"朕小时候在南宫,若不是你日夜相伴,朕早就..."
"陛下快别说了。"万贞儿捂住他的嘴,"那些都是过去的事了。如今陛下是九五之尊,该想些开心的事才是。"
朱见深叹了口气:"可是皇后她..."
"皇后年纪小,不懂事。"万贞儿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前日她竟然当着众人的面说妾身年老色衰,不配伺候陛下。"
"什么?"朱见深勃然大怒,"她竟敢这么说你?"
万贞儿垂泪道:"妾身自知年纪大了,不配伺候陛下。不如让妾身出宫去吧..."
"胡说!"朱见深将她搂入怀中,"在朕心里,你永远都是最美的。至于皇后..."他冷哼一声,"她既然不知进退,这个皇后也不必当了。"
万贞儿心中暗喜,但表面上仍装作惶恐:"陛下不可!废后乃是大事,会惹朝臣非议的。"
"朕是皇帝,难道连废立皇后的权力都没有?"朱见深傲然道,"明日朕就下旨!"
果然,第二天朝会上,朱见深宣布废黜吴皇后,改立王氏为后。朝臣们虽然震惊,但见皇帝态度坚决,也不敢多言。
消息传到后宫,万贞儿在自己的寝宫中开怀大笑。
"恭喜娘娘!"梁芳谄媚地说,"如今吴氏已废,新立的王皇后性格懦弱,这后宫就是娘娘的天下了。"
万贞儿把玩着一支金步摇,冷笑道:"这还不够。你去告诉汪直,让他好生'照顾'吴家的人。"
"奴才明白。"梁芳会意地退下。
万贞儿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宫殿。曾几何时,她只是个普通的宫女,因为被派去照顾年幼的太子,才有了今天的地位。那些年,在南宫的冷宫里,她与朱见深相依为命。如今,她要把失去的一切都夺回来。
随着吴皇后被废,万贞儿的权势越来越大。她开始干预朝政,许多官员的升迁罢黜都要经过她的首肯。朝中一些投机分子看出门道,纷纷投到她的门下。
这天,礼部侍郎万安前来求见。他是万贞儿的远房亲戚,靠着这层关系在朝中立足。
"娘娘,"万安跪地行礼,"臣有要事禀报。"
"说吧。"万贞儿慵懒地靠在软榻上。
"近日朝中有几个大臣联名上书,说娘娘...说娘娘干预朝政,请求陛下约束娘娘。"
万贞儿眼中寒光一闪:"都是哪些人?"
"主要是都察院的几个御史,还有...还有李贤的门生。"
"李贤..."万贞儿冷笑,"那个老东西,致仕了还不安分。你去告诉汪直,他知道该怎么做。"
"臣明白。"万安谄媚地说,"娘娘,还有一事。臣听说陛下近日临幸了一个姓纪的宫女,那宫女...好像有孕了。"
万贞儿猛地坐直身子:"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太医院已经确认了。"
万贞儿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她今年已经三十五岁,却始终没有怀孕。如果其他妃嫔生下皇子,她的地位将受到严重威胁。
"你去太医院打点一下,"万贞儿冷冷地说,"该怎么做,你明白的。"
万安心领神会:"臣这就去办。"
然而,这一次万贞儿的计划却没有得逞。朱见深得知纪氏有孕后,特意派心腹太监张敏前去保护,让万贞儿无从下手。
成化六年七月,纪氏顺利产下一子,取名朱祐樘。消息传来,万贞儿在宫中大发雷霆。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她将手中的茶盏狠狠摔在地上,"连个孕妇都对付不了!"
梁芳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娘娘息怒。那张敏是陛下亲信,我们的人实在难以接近。"
"那就想办法!"万贞儿厉声道,"绝不能让那个孩子活着!"
然而,尽管万贞儿千方百计想要害死朱祐樘,但在张敏和废后吴氏的保护下,孩子还是平安长大了。这件事成了万贞儿心头的一根刺。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万贞儿开始大力提拔自己的亲信。她的弟弟万通被任命为锦衣卫指挥使,掌控了特务机构;她的心腹太监汪直掌管西厂,权势熏天;朝中大臣如万安、尹直等人也都投靠了她。
成化十二年的一天,万贞儿在御花园中散步,偶然听到两个宫女在窃窃私语。
"你听说了吗?陛下最近又临幸了一个姓邵的宫女。"
"真的?那万娘娘岂不是又要生气了?"
"嘘!小声点!听说万娘娘已经派人去'照顾'那个宫女了..."
万贞儿脸色一沉,转身离开。当晚,那两个多嘴的宫女就神秘失踪了。
随着年纪的增长,万贞儿的疑心病越来越重。她不仅在宫中布满眼线,还经常通过西厂监视朝中大臣的一举一动。任何对她稍有不满的人,都会遭到残酷的报复。
成化二十年的春天,万贞儿病倒了。御医诊断是肝气郁结,需要静养。朱见深心急如焚,日夜守在她的病榻前。
"贞儿,你一定要好起来。"朱见深握着她的手,"没有你在身边,朕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万贞儿虚弱地笑了笑:"陛下说笑了。后宫佳丽三千,比妾身年轻貌美的多的是。"
"在朕心里,谁也比不上你。"朱见深深情地说。
这时,太监来报:"陛下,内阁大臣求见,说有要事禀报。"
朱见深不耐烦地挥挥手:"让他们明天再来。"
"可是陛下..."万贞儿劝道,"国事要紧。"
"什么国事也比不上你重要。"朱见深固执地说。
万贞儿心中既感动又得意。这些年来,她已经完全掌控了这个皇帝。只要她稍有不悦,朱见深就会想方设法哄她开心;只要她提出要求,朱见深几乎没有不答应的。
然而,万贞儿不知道的是,就在她病重期间,朝中反对她的势力正在暗中集结。
一天夜里,大学士商辂秘密求见朱见深。
"陛下,"商辂跪地泣诉,"万贵妃专权已久,朝纲败坏。其弟万通贪赃枉法,其党羽汪直残害忠良。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朱见深勃然大怒:"商辂!你竟敢诽谤贵妃!"
"陛下!"商辂叩首,"臣句句属实!万贵妃迫害皇嗣,干预朝政,其罪罄竹难书!陛下若再纵容,恐成千古罪人啊!"
"住口!"朱见深将手中的茶盏摔在地上,"滚出去!"
商辂长叹一声,黯然退下。
这件事很快传到万贞儿耳中。她虽然病重,但仍然强撑病体,对朱见深哭诉:"陛下,商辂如此诽谤妾身,妾身还有何颜面活在世上?不如让妾身死了干净!"
朱见深心疼不已,第二天就下旨将商辂罢官。
消息传出,朝野震动。许多正直的大臣心灰意冷,纷纷请求致仕。而万贞儿的党羽则更加肆无忌惮。
成化二十三年的正月,万贞儿旧病复发,这次来得格外凶猛。太医院的御医们束手无策。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北京城张灯结彩,紫禁城内却一片愁云惨雾。万贞儿的病情急剧恶化,已经到了弥留之际。
"陛下..."万贞儿气息微弱地呼唤。
"朕在这里。"朱见深紧紧握着她的手。
"妾身...妾身怕是不行了..."万贞儿流泪道,"这些年来,妾身仗着陛下宠爱,做了不少错事...如今想来,真是后悔..."
"别说了,"朱见深哽咽道,"在朕心里,你永远都是最好的。"
"陛下..."万贞儿艰难地说,"妾身去后,陛下要好生保重...要亲贤臣,远小人...特别是...特别是汪直、万通他们...不可重用..."
朱见深愣住了。他没想到万贞儿会在临终前说这些话。
"贞儿,你..."
万贞儿苦笑道:"妾身这些年...被权势蒙蔽了双眼...临死前才想明白...陛下...原谅妾身..."
话未说完,万贞儿的手突然垂下,永远闭上了眼睛。
"贞儿!"朱见深痛哭失声。
万贞儿的死,结束了一个时代。这个曾经权倾朝野的女人,最终在悔恨中离开了人世。而她留下的权力真空,很快就被新的势力填补。
朱见深在万贞儿死后悲痛欲绝,从此更加不理朝政,将国事完全交给太监们处理。大明朝的政局,在经历了一段女性专权的时期后,又进入了宦官干政的新阶段。
历史总是这样循环往复。万贞儿的专宠,不仅改变了她个人的命运,也深刻地影响了大明王朝的走向。而她临终前的悔悟,是否能够唤醒沉迷其中的成化皇帝,这就要看后续的发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