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大明华章
本书标签: 古代  大明帝国 

落水疑云

大明华章

南京的冬日,湿冷入骨。秦淮河上的画舫笙歌虽未绝响,却终究添了几分强颜欢笑的寂寥。皇帝的南巡队伍在这六朝金粉之地已盘桓近月,最初的新鲜与兴奋逐渐被一种微妙的倦怠所取代。北方的催促还京的奏疏,已从“恳请”渐渐透出“警告”的意味,而皇帝朱厚照,却似乎沉溺于江南的柔波里,对那遥远的紫禁城愈发显得意兴阑珊。

这一日,天色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着金陵城头。朱厚照忽发奇想,不愿乘那庞大的龙舟,只命人备下一艘坚固却不甚起眼的官船,要独自往江心岛一游,体味那“孤帆远影”的意境。随行者仅江彬及数名贴身侍卫、内侍,连南京守备衙门闻讯赶来护驾的兵船,也被他勒令远远缀着,不得靠近扰了清兴。

江彬立在船头,眉头微蹙。他并非不谙水性的北人,但多年边塞生涯,让他对这种无法纵马、无处依托的江河有着本能的不适。更重要的是,一种久经沙场磨砺出的直觉,让他感到周遭的空气里弥漫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安。皇帝兴致却极高,披着一件玄色大氅,迎着江风,指点着烟波浩渺处,谈论着当年太祖在此大战陈友谅的旧事,脸上是难得的、毫无阴霾的笑容。

船至江心,风浪渐急。浑浊的江水翻涌着,拍打着船舷,发出沉闷的响声。朱厚照却毫不在意,甚至走到船边,探身想去掬一捧江水。就在那一瞬间,异变陡生!

官船毫无征兆地剧烈倾斜了一下,并非因为风浪,倒像是船底撞上了什么硬物,又或是……某种人为的操控。甲板上本就因船身晃动而站立不稳的众人顿时惊呼失措。朱厚照正探身向外,重心已失,这突如其来的颠簸让他整个人猛地向前一栽!

“陛下!”

惊呼声中,距离最近的江彬目眦欲裂,几乎是在皇帝身影坠落的同一刹那,他如一头矫健的豹子般扑了过去,一只手死死抓住了皇帝扬起的大氅一角,另一只手奋力勾住了船舷的栏杆。巨大的下坠力道几乎将他也一同带落江中,手臂传来撕裂般的剧痛。

“护驾!快!”江彬嘶声怒吼,额上青筋暴起。

侍卫们这才反应过来,七手八脚地上前,合力将皇帝从冰冷的江水里拖了上来。朱厚照浑身湿透,呛了几口水,剧烈地咳嗽着,脸色苍白,但眼神里除了瞬间的惊骇,竟还奇异地混杂着一丝……亢奋?

混乱中,江彬冰冷的目光如刀锋般扫过甲板上每一个人的脸——惊魂未定的内侍、脸色发白的侍卫、那几个操作船只的南京派来的船工。那船工头子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连称是江中暗流涌动,加之今日风大,操作失当,罪该万死。

“拿下!”江彬的声音不带一丝温度,不容任何辩解。他根本不信这只是意外。皇帝的船,即便是轻舟简从,也绝无可能如此轻易地被“暗流”颠覆。时机,角度,都太过巧合。

皇帝被迅速护送回南京皇宫,御医们早已闻讯赶来,乱作一团。姜汤、驱寒的汤药、安神的香料……整个行宫笼罩在一片紧张压抑的气氛中。朱厚照裹在厚厚的锦被里,起初还强撑着说无妨,甚至开玩笑说体验了一把“鱼虾之乐”,但到了夜间,便开始发起高热,时而昏睡,时而呓语,病情来势汹汹。

“落水”事件的消息,被严密封锁,但纸终究包不住火。一些模糊的流言开始在南直隶的官场悄悄流传。有人说皇帝贪玩失足,是天意警示;有人暗中揣测是朝中清流不满皇帝久羁南方,行此激烈谏阻之事;更有甚者,将怀疑的目光投向了以“幸进”得宠的江彬等人,认为是他们护驾不力,乃至别有用心。

江彬守在皇帝寝宫外间,如同一尊沉默的石像。他手臂的拉伤已被处理过,但心中的疑云与寒意却越来越重。他亲自审讯了那几个船工,用的自然是军中手段。起初众口一词的“意外”说辞,在凌厉的逼问下开始出现裂痕。一个年轻的船工在极度恐惧中透露,在出发前,曾有一个面生的官人来找过船老大,塞过一包东西,具体说了什么,他并未听清。

线索到此似乎断了。那“面生的官人”无从查起,船老大在押回牢房的当夜,竟用碎瓷片割喉自尽,留下了死无对证的局面。江彬看着那具冰冷的尸体,心中雪亮:这绝不是意外。有一股力量,并不想要皇帝的命,或许……只是想让他“病”,让他“弱”,让他不得不结束这离经叛道的南巡,尽快回到北京那个巨大的牢笼之中,甚至……更糟。

皇帝的病榻前,开始出现各色人等。南京守备、勋贵、乃至闻讯从北京千里迢迢赶来的司礼监大太监,无不面露忧戚,言辞恳切,中心思想只有一个:陛下龙体欠安,江南地湿,不宜久留,应即刻启程回京静养。

昏沉中的朱厚照,脾气变得越发暴躁易怒。他拒绝立刻北返的提议,甚至摔了药碗。但他虚弱的身体,却似乎正被臣子们的“忠言”一步步逼向妥协。江彬冷眼旁观,看着那些在病榻前表现得痛心疾首的面孔,只觉得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这些人里,有多少是真正的忠君爱国?有多少是担心朝局动荡?又有多少,是盼着这“荒嬉”的皇帝早日龙驭上宾,以便迎来一个更符合他们心目中“圣主”形象的新君?

他想起离京前,钱宁那看似关切实则意味深长的提醒,想起杨廷和那深不见底的目光。皇统危机……这个他此前并未深思的词语,此刻如同鬼魅般浮现在脑海。皇帝无子,一旦有所不测,这大明江山,该由谁来继承?届时,北京城里的那张龙椅,将吸引多少贪婪与算计的目光?而他们这些依附于今上的“幸臣”,又将面临怎样的清算?

这一夜,皇帝的高热稍退,有了片刻清醒。他屏退左右,只留下江彬一人。寝宫内烛光摇曳,映着皇帝因病而削瘦、却依然锐利的面庞。

“江彬,”皇帝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异常清晰,“你告诉朕,那日……真是意外么?”

江彬跪在榻前,沉默片刻,抬起头,目光坦然地迎向皇帝:“臣,不信是意外。”

朱厚照盯着他,良久,忽然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无尽的疲惫与讥讽:“朕也不信。”他顿了顿,望向窗外漆黑的夜空,喃喃道,“这江水,比鞑靼人的刀剑……还要冷啊。”

他没有再追问细节,也没有下令彻查。这种沉默,本身就是一种态度。他或许知道查不出结果,或许知道即便查出了,牵扯出的也将是动摇国本的大案。他只是在清醒与昏睡的间隙,紧紧握着江彬呈上的、那枚代表边军调兵权的虎符,仿佛那是他在冰冷江水中唯一能抓住的浮木。

“朕……不会让他们如愿的。”在陷入又一次沉睡之前,皇帝低声说道,像是在对江彬说,又像是在对自己发誓。

江彬退出寝宫,南京冬夜的寒风吹在他脸上,刺骨的冷。落水疑云,看似随着船工的自尽而沉入江底,实则已化作更浓重的阴影,笼罩在行宫上空,并随着皇帝病重的消息,悄然向北方的政治中心蔓延。一场因皇帝个人意志而起的南巡,此刻,已不可避免地与帝国最敏感、最危险的继承问题纠缠在了一起。江彬知道,平静的江水之下,真正的暗流,此刻才刚开始涌动。而他和皇帝,都已身在这漩涡的中心,无处可逃。

上一章 巡游天下 大明华章最新章节 下一章 皇统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