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大明华章
本书标签: 古代  大明帝国 

皇统危机

大明华章

南京行宫的冬日,因皇帝的病体而显得格外漫长且压抑。朱厚照自江中获救后,那场来势汹汹的高热虽在数日后渐渐退去,却仿佛带走了他体内某种炽热的元气。他不再轻易动怒,也不再强撑着说笑,大多数时候,只是倚在榻上,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眼神里是一种江彬从未见过的、深沉的倦怠。

御医们的诊断含糊其辞,无非是“风寒入体”、“惊悸伤神”,开出的方子也多是温补调理之药。然而,皇帝的精力肉眼可见地衰颓下去,咳嗽声在深夜里显得空洞而持久。那场“落水疑云”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表面的涟漪似乎已平息,但深水下的暗涌,却正以更凶猛的力量,向着帝国最核心的权力结构冲击而去。

第一个按捺不住的,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张永。他在一个飘着细雪的午后前来探病,言辞恳切,老泪纵横,先是痛陈自己护驾不周之罪,随后便将话锋引向了那最敏感的话题。

“皇爷,”他跪在榻前,声音带着哭腔,“您是一国之本,万金之躯。如今龙体违和,老奴们心如刀绞。可……可这大明的江山社稷,不能没有储君以定人心啊!皇爷春秋正盛,自当早日诞育龙子,但眼下……是否该从宗室近支中,择一贤良子弟,迎入宫中,预先教养,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全是为国为君的“忠言”。躺在榻上的朱厚照闭着眼,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被角,半晌,才淡淡地“嗯”了一声,不置可否。张永偷眼觑了觑皇帝的脸色,又絮絮地说了些各地藩王的动向,尤其是兴献王世子朱厚熜,年虽幼冲,却已显聪慧仁孝之名,这才叩头退下。

江彬侍立在帷幔之后,将这番话听得清清楚楚。他感到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升。张永是宫中的老人,他的态度,往往代表着内廷某种心照不宣的共识。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劝皇帝回京,而是开始直接触碰那最致命的隐忧——继承人的问题。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预感,随后的日子里,类似的奏疏开始通过特殊渠道,绕过通政司,直接呈送到皇帝的病榻前。有些是留守北京的阁臣所上,有些则来自南京的部院官员。措辞或委婉或直白,核心意思却与张永如出一辙:早定国本。

一股无形的压力,正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沉甸甸地压在行宫的上空,也压在皇帝那颗日益虚弱的心脏上。朱厚照的反应是沉默,一种近乎顽固的沉默。他将那些奏疏留中不发,对任何提及立储的话题都报以冷脸。但江彬能感觉到,皇帝那看似平静的表面下,正翻涌着惊涛骇浪。有一次,他无意中听到皇帝在梦呓中厉声喝道:“……朕还没死!”

这一声梦呓,道尽了所有的悲凉与愤怒。

与此同时,江彬自己的处境也变得微妙起来。那些曾经巴结他的官员,目光中多了几分审视与疏离;一些原本就看他不起的文官,更是毫不掩饰其鄙夷与敌意。他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与皇帝的命运已牢牢捆绑在一起。皇帝这棵大树一旦倾覆,他们这些依附其上的“藤蔓”,必将被连根拔起,碾为齑粉。京中旧部秘密传来的消息也证实了他的担忧:杨廷和等阁臣已多次在私下的场合里,流露出对“边将蛊惑圣心”、“佞幸盘踞君侧”的深恶痛绝,只待时机。

危机如同不断上涨的潮水,已经漫到了脚踝。江彬知道,不能再坐以待毙。

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江彬秘密拜访了南京守备太监魏国公徐鹏举。这位勋贵之后,手握南京兵权,态度一直暧昧不明。在密室里,江彬摒弃了所有虚礼,开门见山:

“魏国公,如今局势,您想必洞若观火。陛下只是微恙,宵小之辈却已蠢蠢欲动,妄图动摇国本。陛下若安,则我等皆为臣子,共享太平;陛下若有不虞……”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如刀,“您以为,那些清流文臣,会如何对待我等武勋,如何对待这南京的留守班子?届时,恐怕就不是换一个皇帝那么简单了。”

徐鹏举抚着茶杯,沉吟不语。江彬的话,戳中了他心中最深的隐忧。文官集团与勋贵、内监乃至边将之间,本就存在着根深蒂固的矛盾和权力制衡。

“江都督的意思是?”徐鹏举缓缓开口。

“陛下必须尽快启程回京。”江彬斩钉截铁,“只有回到紫禁城,回到豹房,陛下才能摆脱这南京的是非之地,才能掌控全局。而南京的安全,陛下的銮驾,需赖魏国公鼎力相助,确保万无一失。”

他没有明言的是,只有皇帝活着回到北京,他们这些人才有生机,这场围绕皇统的危机才能按照皇帝的意志,而非文官的规划来解决。

徐鹏举的目光与江彬对峙良久,终于,他轻轻点了点头:“护卫圣驾,乃臣子本分。咱家……知道轻重。”

得到了南京实力派的关键支持,江彬心中稍定。他回到行宫,连夜求见皇帝。

朱厚照并未入睡,正披衣坐在灯下,对着一局残棋发呆。烛光映着他削瘦的脸颊,竟有几分形销骨立之感。

“陛下,”江彬跪奏,“南京湿冷,于龙体康复不利。臣恳请陛下,即日启程,回銮京师。”

朱厚照抬起头,看着他,眼神复杂:“回去?回去听他们没完没了的唠叨?看他们一个个逼问朕子嗣何在的嘴脸?”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陛下,”江彬抬起头,目光坚定,“京师是您的家,是龙潭所在。只有在龙潭之中,真龙才能呼风唤雨。在此地,终究是潜龙在渊,易受虾戏。”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而且,臣得到密报,京中已有流言,说陛下病重……恐有不测。若陛下迟迟不归,只怕……人心愈发惶惶,届时,恐生不忍言之事。”

“不忍言之事……”朱厚照低声重复着这几个字,脸上掠过一丝戾气。他猛地将手中的棋子拍在棋盘上,玉石棋子应声而碎。“他们就这么盼着朕死?盼着换个听话的新主子?”

他剧烈地咳嗽起来,苍白的脸上泛起不正常的红晕。江彬连忙上前奉茶,却被皇帝一把推开。

“好!回去!”朱厚照喘着气,眼中重新燃起那熟悉的不羁与倔强,“朕就回去让他们看看,朕还没死!这大明的天下,还是朕的天下!拟旨,三日后,启程回京!”

皇帝的决定像一道惊雷,瞬间传遍了行宫和南京官场。有人暗喜,有人忧虑,更多的人则在紧张地观望。回京的銮驾开始紧张筹备,这一次,护卫力量明显加强,由江彬亲自调度,徐鹏举的南京守军负责外围警戒,水陆并进,确保銮驾稳如泰山。

启程的前夜,朱厚照的精神似乎好了一些。他召江彬入内,赐坐。

“江彬,”皇帝的声音依旧沙哑,却透着一股决绝,“这一路,朕就交给你了。回到北京,恐怕还有更大的风浪等着。”

“臣,万死不辞。”江彬沉声道。

朱厚照看着他,忽然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无尽的苍凉:“朕这一生,活得痛快的时候少,憋屈的时候多。有时候想想,若朕不是皇帝,或许能和你一样,纵马边塞,快意恩仇……”他没有再说下去,只是挥了挥手,“去吧,明日还要赶路。”

江彬退出殿外,回望那灯火阑珊的寝宫。皇帝的身影在窗纸上投下一个孤独而执拗的轮廓。皇统危机,如同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所有人的头顶。回京之路,注定不会平静。这不仅仅是一次地理上的回归,更是一场决定未来帝国权力走向的、凶险未卜的征程。而他和病弱的皇帝,正驾着这艘巨大的航船,驶向那风暴即将来临的北方。

上一章 落水疑云 大明华章最新章节 下一章 嘉靖入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