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校园,樱花盛开如云。沈砚的毕业创作进入最后阶段,顾淮的实验也到了关键时期。他们常在实验室工作到深夜,一个调试程序,一个完善画作。
这天傍晚,顾淮合上电脑:"数据收集完成了。"
沈砚放下画笔:"我的画也快完成了。"
两人相视一笑,默契地走向校园里那棵最大的樱花树。夕阳给樱花镀上金边,花瓣随风飘落。
"还记得你第一次来找我说话吗?"顾淮突然问。
"在图书馆,"沈砚笑道,"你说我干扰了你的计算。"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计算出错。"顾淮轻声说。
花瓣落在他们肩头,顾淮没有像往常那样立即拂去。他从包里取出一个文件夹,里面是这半年来的所有观察记录,从最初的速写到最近的数据图表,按时间顺序整齐排列。
"这是..."沈砚翻看着,发现每页都有详细的批注。
"第1页:无意义的干扰"
"第37页:可能具有研究价值"
"第89页:重要的合作伙伴"
"第156页:不可或缺的变量"
最后一页是空白的,只写着一行字:"结论待填写。"
沈砚抬头,发现顾淮正专注地看着他。樱花雨中,那个永远理性的学神眼中,有着他从未见过的温柔。
"我的毕业画展在下周,"沈砚轻声说,"你会来吧?"
"我已经计算好最佳观展路线。"顾淮回答,"包括每个展品的停留时间。"
"连这个都要计算?"
"因为..."顾淮停顿了一下,"我想用最完美的方式,欣赏你为我创造的世界。"
这句话让沈砚的心跳漏了一拍。他伸手接住一片花瓣,轻轻放在顾淮的笔记本上。
"那在这里写下结论吧。"沈砚说,"用你的方式。"
顾淮取出笔,在空白页上写下:
"经过243天的观察与127次验证,最终结论如下:
1. 艺术与科学可以完美融合
2. 理性与感性能够和谐共存
3. 这个变量,我想永远保留"
沈砚看着这些字,眼睛微微发热。他握住顾淮的手:"这就是你的答案?"
"这是科学结论。"顾淮反握住他的手,"而我的答案是..."
他的话被一阵欢笑声打断。周明轩和苏晓朝着樱花树跑来,周明轩手里拿着一个相机。
"我们就知道能在这里找到你们!"周明轩兴奋地说,"苏晓通过了国际会议的审核,我们要一起去巴黎了!"
苏晓难得地露出灿烂笑容:"多亏了顾淮的数据支持和沈砚的视觉设计。"
四人站在樱花树下合影,花瓣如雨般落下。照片里,每个人都笑着,连顾淮的嘴角都带着清晰的弧度。
"要一直这样下去啊。"周明轩看着照片感叹。
夜幕降临,顾淮和沈砚最后离开。走到分岔路口时,顾淮从口袋里取出一个小盒子。
"提前的毕业礼物。"他说。
盒子里是一对定制袖扣,设计成调色盘与计算器交织的形状。内侧刻着他们的相遇日期和一行小字:"从干扰到永恒。"
"这太贵重了。"沈砚说。
"符合投资回报率。"顾淮为他戴上袖扣,"你给我的世界带来的色彩,无法用价值衡量。"
回宿舍的路上,沈砚看着袖扣在月光下闪烁。他知道,这对袖扣不仅是礼物,更是一个承诺。
而在顾淮的房间里,那本观察笔记的最后一页,又多了一行刚写下的字:
"下一步研究计划: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