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武侠仙侠小说 > 杂灵启途
本书标签: 武侠仙侠 

第二十五章

杂灵启途

清河镇的赶集日是每月初一、十五,这天清晨天还没亮,李栖松就被院外的喧闹声吵醒。他揉了揉眼睛,刚推开房门,就见周小山和赵蕊背着两个空竹筐,正兴奋地在院里转圈——这是他们来凡间后第一次赶大集,前几日就缠着吴老怪打听集市上的糖人、面塑,盼了好几天。

“李大哥,快些!吴伯说早去能占到好位置!”周小山见他出来,急忙招手。院里,苏凝正帮林阿蛮把晒干的草药分装成小纸包,吴老怪则将扎好的纸灯笼、纸马塞进竹筐,笑着说:“今日把这些纸活带去集市,说不定能卖个好价钱,咱们中午就去吃镇上最有名的张记馄饨!”

几人收拾妥当,推着两辆小推车往镇东的集市赶。刚到街口,就被熙熙攘攘的人群裹着往前走——路边的小贩吆喝着卖包子、油条,糖人担子前围满了馋嘴的孩童,布摊老板拿着花布向妇人推销,还有耍杂耍的艺人在空地上翻着跟头,引得围观者阵阵叫好。

“哇!是糖人!”林阿蛮盯着那只捏得活灵活现的糖老虎,眼睛都亮了。李栖松笑着掏出几枚铜钱,给她和周小山各买了一个,又给苏凝和吴老怪买了串糖葫芦:“先尝尝,等会儿卖完东西,再去吃馄饨。”

苏凝接过糖葫芦,指尖轻轻碰了碰裹着糖霜的山楂,眼底泛起笑意——在三秋山时,她从未吃过这些凡间零食,来清河镇后,才知道原来日子可以这般鲜活。

几人找了个靠墙的位置,吴老怪把纸灯笼、纸马摆开,林阿蛮则将草药摊在布上,李栖松和周小山、赵蕊守着摊子,苏凝则站在旁边,像个寻常人家的管事娘子,偶尔帮着招呼客人。

“这纸灯笼多少钱一个?”一位穿着蓝布衫的妇人指着灯笼问。

吴老怪连忙笑道:“婶子,这灯笼是细竹扎的,糊的是韧纸,风吹不坏,只要五个铜钱!”

妇人爽快地付钱买下,临走时还夸:“这手艺真地道,比镇上其他家的好看多了!”

不一会儿,就有村民来买草药——有妇人买艾草熏屋子,有老汉买薄荷泡茶,林阿蛮记性好,哪味药治什么病说得明明白白,生意竟比预想中还好。李栖松守在一旁,见有孩童凑到摊前看纸马,便笑着拿起一个小纸人递给孩子:“送你玩,别乱跑,跟着爹娘。”

日头升到半空时,竹筐里的纸活和草药已卖得七七八八。吴老怪数着铜钱,笑得合不拢嘴:“够咱们吃好几顿馄饨了!”几人收了摊子,循着香气往张记馄饨铺而去。

馄饨铺里坐满了人,李栖松找了张拼桌,点了五碗馄饨,又要了一碟酱菜、两笼包子。不一会儿,热腾腾的馄饨端上来,皮薄馅大,汤里撒着葱花和虾皮,香气扑鼻。周小山狼吞虎咽地吃着,含糊地说:“比咱们在山上啃干粮好吃多了!”

苏凝小口喝着汤,目光扫过街上的人群——有挑着担子的货郎,有牵着孩子的夫妻,有说说笑笑的街坊,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平和的笑意,没有修仙界的警惕与杀意。她转头看向李栖松,见他正帮林阿蛮挑出碗里的香菜,眼底满是温和,忽然觉得,当年从三秋山逃出来,遇到这群人,来到这清河镇,或许才是最好的归宿。

吃完馄饨,几人又在集市上逛了逛——李栖松给赵蕊买了块花布,让她做件新衣裳;苏凝给吴老怪买了把新剪刀,方便他扎纸活;林阿蛮则买了些种子,说要在小院的菜圃里种些青菜。夕阳西下时,几人推着空推车,满载着新买的东西往家走,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笑声在乡间小路上回荡。

回到小院,李栖松把买的花布递给赵蕊,见苏凝正望着院角的槐树发呆,便走过去问:“在想什么?”

苏凝回头,笑着摇了摇头:“没什么,就是觉得……这样挺好。”

李栖松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槐树上挂着吴老怪扎的小纸灯,风一吹,灯笼轻轻晃动,映得院里一片暖黄。他想起在青华山的十年,想起落霞岭的秘境,想起那些厮杀与逃亡,最后都化作了此刻院中的烟火气。

“是挺好的。”李栖松笑着说,抬手帮她拂去肩上的落叶。院外,远处传来几声犬吠,近处是林阿蛮和周小山收拾东西的动静,吴老怪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在灯下扎着新的纸灯笼——没有修仙界的恩怨,没有魔修的身份,只有一群故人,守着一方小院,在凡间的烟火里,过着最安稳的日子。

上一章 第二十四章 杂灵启途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