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博主x摄影师
你用脚步丈量世界,我用镜头定格瞬间
————————分割线————————
杨博文蹲在青石板路上调滤镜时,镜头里突然闯进一截沾着草屑的登山靴。他抬头,看见左奇函扛着相机站在巷口,阳光从对方身后的飞檐漏下来,在他肩头织成金网,连带着那台沉甸甸的单反,都染上了点温柔的光晕
左奇函拍够了?
左奇函挑眉,声音里带着笑
左奇函再不走,赶不上山顶的日落了
这是他们结伴旅行的第三个月。杨博文是小有名气的旅行博主,靠着镜头下那些藏在市井里的烟火气圈了不少粉;左奇函是业内出了名的“野生摄影师”,总爱在无人问津的角落蹲守光影,却在某次杨博文拍老街面馆时,突然从镜头里冒出来,说他“把辣椒油的层次感拍丢了”
此刻杨博文的手机屏幕上,是刚拍的巷弄青苔,水珠在叶尖悬而未落,被他调得像幅晕染开的水墨画。左奇函凑过来看了眼,忽然伸手按了按他的相机角度
左奇函再低五度,能拍到墙缝里那株蒲公英
杨博文依言调整,果然看到蒲公英的绒毛在风里轻轻颤,瞬间让静态的青苔有了动态的灵气。他抬头想道谢,却撞进左奇函的镜头里——对方不知何时举起了相机,快门声轻得像蝴蝶振翅
杨博文删了
杨博文耳尖发烫,伸手去抢相机,却被左奇函笑着躲开
左奇函拍博主工作照,算素材
左奇函把相机背到身后,指尖划过他刚才蹲过的石板
左奇函这地方你怎么找到的?导航都标不出来
杨博文粉丝私信推荐的
杨博文低头整理背包,声音闷闷的
杨博文说这里的晨雾能把石桥变成水墨画
他其实没说,粉丝还附了张照片,照片里有个举着相机的背影,和左奇函去年在雪山脚下的样子,像得惊人
他们在山腰的民宿住下。傍晚杨博文剪视频时,左奇函在院子里摆弄三脚架。暮色漫进窗棂时,他听见对方喊他
左奇函过来看看
院子里的石桌上,摊着左奇函的相机。屏幕上是张逆光剪影,他蹲在巷口拍青苔,额前的碎发被风吹起,背后是青瓦白墙的飞檐,像从旧画里走出来的人
杨博文你什么时候拍的?
杨博文的指尖在屏幕上轻轻划过
左奇函你蹲在那看蚂蚁搬家的时候
左奇函递给她一罐热牛奶
左奇函粉丝要知道你拍张青苔能蹲半小时,怕是要掉粉
杨博文哼了一声,却把照片设成了手机壁纸。夜里他躺在床上刷评论,看到有粉丝问
粉丝博主身后是不是有个摄影师?上次在古镇视频里看到个举相机的影子!
他指尖顿了顿,敲下回复
杨博文是朋友,帮忙拍素材的
山顶的日落比想象中更惊艳。云海在脚下翻涌成金红色的浪,杨博文举着手机直播,声音里难掩兴奋
杨博文你们看那边的云,像不像棉花糖?
转身时,看见左奇函站在悬崖边,正对着落日调整镜头。风把他的外套吹得猎猎作响,侧脸在霞光里柔和得不像话。杨博文鬼使神差地举起手机,对着那个背影按下录制键
直播结束后,左奇函递给他一张拍立得。照片里云海翻涌,他的侧脸被夕阳镀上金边,眼里盛着整片晚霞
左奇函给你的粉丝发福利
杨博文捏着那张照片,忽然想起早上在巷口,他假装系鞋带,拍了张左奇函的背影。此刻两张照片放在一起,一张朝朝暮暮,一张霞光万里,像他们走过的路,不知不觉就重叠在了一起
下山那天清晨,杨博文被左奇函叫醒。推开门时,晨雾果然漫过石桥,把青石板路变成了流淌的银纱。左奇函举着相机站在桥中央,冲他招手
左奇函过来,给你拍张‘水墨画’
杨博文走过去时,雾气里飘来桂花的甜香。左奇函按下快门的瞬间,他忽然抬头,撞进对方的镜头,也撞进那双映着晨雾与笑意的眼睛里
后来杨博文更新了一期视频,标题叫《镜头里的诗》。视频最后,他放了段没加配乐的原声——相机快门声里,混着某人笑着说“再低五度”的声音,背景是云海翻涌的日落,和石桥上流淌的晨雾
评论区里炸开了锅,有人问
粉丝博主是不是有情况?最后那段声音好苏!
杨博文看着屏幕笑了,低头看向手机壁纸里的那张剪影。窗外阳光正好,左奇函在收拾相机,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歌。他拿起手机,对着那个忙碌的背影,又一次按下了快门
原来最好的风景,从来不止在镜头里。那些藏在取景框后的注视,那些不经意间按下的快门,早把两个人的影子,悄悄刻进了同一段时光里
————————分割线————————
芋圆宝宝们多多评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