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子低着头,手指掐着裙角,冷汗从额头滑下来,落在手上。她听见自己的心跳,一下一下,很重。
太后开口:“三朝回门,该带什么礼?”
小燕子没动,脑子里一片空白。她突然想起紫薇教她写字时说过的话:“不会不可怕,怕了才真输了。”
她猛地吸了一口气,抬起头。
“老佛爷,我不懂规矩,”她说,“但我懂人心。”
殿里一下子安静了。
“我在街上混的时候,带着兄弟们偷馒头。谁最饿,我就多给他半块;谁病了,我就去药铺门口讨药。我们没钱,但我们像一家人。”
她停了一下,声音稳了些。
“要是我当家,账本看不懂,我可以请人教;下人犯错,我不急着罚,我要先问清楚,他是不小心,还是被人逼的。府里要是有妾室……”她看着太后,“我不想争来斗去。尔泰也不是那种人。”
太后不说话,手指慢慢拨着佛珠。
小燕子接着说:“三朝回门那天,我要亲手做一双绣鞋。左脚绣尔泰的名字,右脚绣我的。走一步,念一句‘夫妻同心’。”
旁边一个宫女低头笑了,又赶紧绷住脸。
太后盯着她看了很久。
“你倒是会说话。”语气有点冷,“可治家不是讲义气。福家是忠臣,百年清誉,不是江湖帮派。”
“我知道。”小燕子点头,“可再大的府邸,也是靠下人撑起来的。他们吃得好、睡得安稳,才会真心做事。我小时候在街上,见过主子打骂奴才,结果呢?奴才偷钱、放火、逃走。人心换人心,这才是真的。”
永琪站在角落,悄悄看了她一眼。
晴儿捏了捏袖子里的帕子。
太后又问:“见公婆第一句话,该说什么?”
小燕子这次没犹豫。
“我要先奉茶,然后说——‘谢谢您养大了我爱的人’。”
话一说完,殿里更静了,连香炉的烟都慢了下来。
太后皱了皱眉。
“你说这些,是真心?”
“我是真心。”小燕子站直了,“我没读过《女则》,也不会背《内训》。但我知道,照顾好尔泰,就是照顾好我自己。我想让他回家能笑,吃饭能香,夜里不怕没人等他。这就够了。”
她喘了口气,继续说:“我知道我不够格。可我不想靠身份硬挤进去。我想一点点学,一步步走。哪怕摔跤,我也要自己站起来。我不怕难,就怕还没开始就被拦在外头。”
太后很久没说话,佛珠也停了。
终于,她抬了下手。
一个宫女马上搬来一张绣凳,放在小燕子旁边。
“坐下吧。”太后淡淡地说,“站着说话,也不用一直跪着。”
小燕子愣住了,看看凳子,又看看太后。
太后已经转开视线,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
“你不懂规矩,倒还不傻。”她说,“就是嘴巧。”
小燕子慢慢坐下,膝盖还有点麻,但她挺直了背。
永琪松了口气,嘴角微微翘起来。
晴儿看他一眼,两人没说话。
太后放下茶杯,看着小燕子。
“明天尚书房讲《礼记》,你和紫薇都要去听。尔泰的事,现在不提。皇上没开口,谁也不能定。”
“是。”小燕子答应。
“还有,”太后语气缓了些,“以后来慈宁宫,别穿得太素。你是格格,不是粗使丫头。”
小燕子低头看自己的蓝底金线衣服,袖口还有昨晚的泥点。
她点头:“谢老佛爷指点。”
“走吧。”太后摆摆手,“别在这儿站着。”
小燕子起身行礼,转身往外走。
走到门口,阳光照在门槛上。她顿了一下,回头看了一眼。
太后闭着眼,佛珠又动了起来。
晴儿和永琪跟上来。
三人走在长廊上,谁都没先说话。
风吹过屋檐,铃铛响了一声。
“你刚才说的那双鞋……”永琪忽然问,“真要绣?”
小燕子笑了:“当然。红线还得染,洗三天才不褪色。”
晴儿轻声说:“我帮你画样子。”
小燕子看她:“你答应做我姐妹那天,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
三人走得慢了些。
前面拐角传来脚步声,两个丫鬟捧着花瓶,低头让到一边。
小燕子走过时,看见琉璃窗上映出她的影子——头发整齐,脸上没泪,眼睛亮亮的。
她没再回头。
穿过月洞门,进了御花园的小路。柳枝刚发芽,轻轻扫过肩膀。
永琪说:“接下来几天,尚书房有老翰林讲六礼。你要好好听。”
“我知道。”小燕子点头,“这次我不是为了应付皇阿玛,是为自己学。”
晴儿挽住她的手:“明天我陪你去。”
小燕子嗯了一声。
到了岔路口,永琪要去前殿,先走了。
晴儿和小燕子继续往前。
快到漱芳斋时,小燕子停下。
“晴儿。”
“怎么了?”
“刚才在里头,我其实怕得要死。”她小声说,“可我不能软。我要是低头了,尔泰以后也会被人看不起。”
晴儿握紧她的手:“你没低头。你还往前走了一步。”
小燕子深吸一口气,笑了。
“走,回去换衣服。待会还要去尚书房报到。”
她们推门进漱芳斋。
紫薇正在院子里晒书,听见动静抬头,马上迎上来。
“怎么样?”
小燕子把手搭在她肩上,笑着说:“我坐下了。”
紫薇一愣,马上明白过来,眼眶有点红。
“我就知道你能行。”
小燕子脱下外袍给丫鬟,卷起袖子往屋里走。
“别站着,帮我找针线匣子。我得赶在天黑前把鞋样子画出来。”
紫薇笑着追进去:“你真要现在就开始绣?”
“当然。”小燕子拉开抽屉,拿出一块红布,“说出去的话,就得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