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君第一次见到话本,是在学校的校企合作论坛上。
话本作为企业代表坐在台上,黑色西装衬得他身形挺拔,指尖夹着钢笔,说话时语气平淡却自带威严。
王利君坐在台下,手里攥着笔记本,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话本身上。
他从未见过这样的人,成熟、沉稳,还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气场。
后来因为项目对接,两人有了交集。
话本会开车来学校接王利君去公司,车里永远放着淡淡的檀香。
会在王利君赶报告到深夜时,让助理送来热咖啡和夜宵。
甚至在王利君生日那天,直接送了他一块价值不菲的手表,说 “学生也该有块像样的表”。
王利君不是没察觉这段关系的不对等。
话本的世界里有高端酒会、商业谈判,而他的世界只有课堂、图书馆和赶不完的作业。
可话本偶尔流露的温柔,还是让他忍不住心动。
比如在他抱怨论文难写时,话本会放下工作,耐心帮他梳理思路;比如在他感冒时,话本会亲自煮姜汤,笨拙地照顾他。
他以为这段关系能慢慢平衡,直到那天晚上。
话本带他去参加一场酒会,王利君穿着借来的西装,站在一群衣着光鲜的人中间,显得格格不入。有人调侃话本:“话总,这位是?”
话本笑着搂过他的肩,语气却带着几分随意:“我认识的一个学生。”
那一刻,王利君看着话本和别人谈笑风生,看着那些人看他时带着审视的目光,突然觉得无比委屈。
散场后,他坐在话本的车里,沉默了很久,终于开口:“话本,我们到底是什么关系?”
话本正在看文件,闻言抬了抬眼,语气平淡:“你想是什么关系?”
“我想是恋人。” 王利君的声音带着一丝期待。
话本却笑了,笑声里带着几分嘲讽:“恋人?王利君,你太天真了。我有钱,身边想和我在一起的人多的是,凭什么只和你在一起?”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得王利君浑身冰凉。
他看着话本冷漠的侧脸,突然想起那些深夜的咖啡、生日的手表,原来都只是话本随手的施舍,从来不是真心。
他攥紧了拳头,指甲掐进掌心,却倔强地不肯掉眼泪:“话本,你别太得意。我还年轻,以后的机会多的是,未必比你差。”
话本挑了挑眉,没再说什么,只是在快到学校时,把一张银行卡递给王利君:“这段时间谢谢你陪我,这点钱你拿着,就当是补偿。”
王利君看着那张银行卡,突然觉得无比讽刺。
他一把推开,声音带着怒意:“我不需要你的钱!话本,我们到此为止,以后别再联系了。”
说完,他推开车门,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学校。
那晚的风很冷,吹得他脸颊生疼,可他心里的痛,比风吹更甚。
他告诉自己,不能后悔,话本这样的人,根本不值得他留恋。
分开后,王利君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学习和实习上。他不再关注话本的消息,不再想起那些短暂的温柔,只是在偶尔路过曾经一起去过的咖啡馆时,心里会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酸涩,但很快又被他压了下去。
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能停在过去。
而话本,依旧过着以前的生活。
参加不完的酒会,谈不完的项目,身边也确实围绕着各种各样的人。
只是偶尔在深夜处理完工作,他会看着空荡的办公室,想起那个穿着白衬衫、眼神倔强的学生,想起他说 “我还年轻,机会多的是” 时的模样。
他会拿起手机,想拨通那个熟悉的号码,却又很快放下。
他有钱,有地位,没必要为了一个学生留恋,更没必要后悔。
三年后,王利君凭借出色的成绩,进入了一家知名企业,从基层做起,一步步往上爬。
他不再是当年那个需要借西装参加酒会的学生,身上多了几分成熟和干练。
在一次行业峰会上,他再次见到了话本。
话本依旧是众星捧月的模样,只是眼角多了几分细纹。
两人目光相遇,没有惊讶,也没有波澜,只是像普通熟人一样,点了点头。
峰会结束后,话本叫住了他:“王利君,好久不见,你现在做得不错。”
王利君笑了笑,语气平静:“谢谢,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你后悔过吗?” 话本突然问。
王利君看着他,摇了摇头:“不后悔。如果当初没分开,我可能不会有现在的动力。”
话本也笑了,笑容里带着几分释然:“我也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对我们来说,都是最好的。”
两人站在大厅里,身边人来人往,却再也没有了当年的悸动。
他们像两条曾经交汇过的直线,短暂相遇后,便朝着不同的方向延伸,再也没有交集。
王利君转身离开时,没有回头。
他知道,那段带着委屈和不甘的过去,已经彻底翻篇了。他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新的生活,再也不需要靠别人的施舍来证明自己。
而话本看着他的背影,轻轻喝了一口手里的红酒。
他知道,自己也不会后悔,他的世界里,从来不需要儿女情长来牵绊。
从此,各赴殊途,再也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