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雨敲打着“静言书店”的玻璃窗时,苏静正在整理刚收来的旧书。
门帘被轻轻掀开,带着一身墨香的陆砚之走进来,手里举着把素色油纸伞,伞沿还挂着细碎的雨珠。
他径直走向柜台,从帆布包里拿出个保温壶:“刚泡的祁门红茶,加了两颗桂圆,你上次说雨天容易手脚凉。”
苏静接过保温壶,指尖传来的暖意顺着手臂蔓延到心底。
她是这家独立书店的店主,陆砚之是隔壁古籍修复工作室的助理,两人的交集始于三个月前——她抱着本民国版《人间词话》求助,书页霉变粘连,好几家店都束手无策。
陆砚之花了整整一周,用棉签蘸着特制的药水一点点剥离,还细心地做了防潮处理,归还时在扉页夹了片压干的桂花,说“给旧书添点生气”。
保温壶的杯盖是定制的,刻着小小的“静”字。
陆砚之挠挠头:“工作室的师傅教我刻的,不算精致,但防滑。”
苏静倒出红茶,桂圆的甜香混着茶香散开,她忽然发现杯底沉着颗雕成书页形状的冰糖。
上周她给陆砚之讲自己小时候把冰糖藏在书里的趣事,没想到他记在了心里。
陆砚之从不只是个沉默的修复师。
他会把工作室淘汰的旧书架搬到书店,亲手打磨上漆;会在儿童阅读区摆上自己修复的旧绘本,附上手写的故事注解;
每月还会帮苏静整理“老书新生”专区,把修复好的旧书分类陈列,旁边贴着手写的修复笔记。
苏静也常给晚归的他留灯,在书店角落摆上他喜欢的线装书,连他习惯用的书签,都是她用废书页做的叶脉款。
“上次拜托你修的那本《唐诗三百首》,有进展吗?”苏静捧着茶杯问。
那是社区张爷爷送来的,是他老伴生前的遗物,书页多处破损,字迹都有些模糊。
陆砚之从包里拿出个锦盒,打开后露出修得整整齐齐的古籍:“刚完工,我用了极细的竹纤维纸补页,墨色也调得和原字迹接近,你看看满意吗?”
苏静轻轻摩挲着书页,破损的地方被修补得几乎看不出痕迹,页眉处还细心地标注了原字迹的缺损原因。
她翻到最后一页,发现空白处多了朵小小的工笔桂花,旁边写着“愿墨香常伴”。
陆砚之解释:“张爷爷说奶奶最喜欢桂花,我就试着画了一朵,不算破坏原貌吧?”话里带着点小心翼翼的试探,让苏静心里泛起甜甜的涟漪。
“对了,下周六社区有‘老书分享会’,”苏静放下古籍,从抽屉里拿出策划案。
“想请你做主讲,讲讲古籍修复的故事,再教大家简单的书页防潮技巧,你愿意吗?”
陆砚之眼睛亮了亮,立刻拿出笔记本记录:“我准备些修复工具的样品,再带本正在修的残本,这样讲起来更直观。”
笔记本的封皮是苏静送的粗布材质,上面绣着书店的Logo,内页记着密密麻麻的笔记,最后一页写着“静言书店需要的东西:防潮剂、儿童坐垫、老书分类标签”。
筹备分享会的日子里,书店成了两人的共同阵地。
陆砚之每天下班就过来,用细木条做了展示架,还在上面刻了“老书新生”四个字;
苏静则把陆砚之的修复过程拍成照片,配上文字做成展板,还特意整理了他提到过的修复相关书籍,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有天晚上赶工到深夜,苏静端出碗热汤圆,是陆砚之喜欢的黑芝麻馅,碗边摆着片压干的银杏叶:“今天你说银杏叶能做书签,我捡了片最完整的。”
分享会当天,小小的书店挤满了人。
陆砚之穿着浅灰色长衫,手里拿着放大镜,细细讲解着古籍修复的步骤,讲到关键处,苏静会适时递上工具样品,两人的配合默契得仿佛演练过千百遍。
中场休息时,张爷爷捧着那本《唐诗三百首》热泪盈眶:“这不仅是修书,是把我老伴的念想修回来了啊。”
陆砚之悄悄看向苏静,发现她正笑着给自己比心,眼里的光比灯光还亮。
人群散去后,陆砚之从包里拿出个小盒子。苏静打开,里面是个精致的书签,用紫檀木雕刻而成,正面是书店的剪影,背面刻着“静言”二字,最妙的是书签顶端,嵌着片小小的琉璃,透过光看像颗凝住的露珠。
“工作室的师傅说紫檀木防潮,能陪书很久,”陆砚之声音有点发紧,“我还刻了个小机关。”
他轻轻拨动琉璃,书签侧面居然弹出个小抽屉,里面放着颗桂花形状的香丸,“这样看书时,会有淡淡的桂花香。”
苏静握着书签,指尖摩挲着细腻的木纹,忽然想起第一次见陆砚之,他蹲在地上小心翼翼修复旧书的样子,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发顶,连灰尘都变得温柔。
她从书架上取下本书,翻开扉页,里面夹着张她画的插画:穿长衫的男生在修书,女生坐在旁边泡茶,窗外是飘落的桂花。
“这个给你,”她把书递过去,“我把我们的故事画进去了,书名就叫《书页间的温茶》。”
陆砚之翻开书,每一页都画着两人相处的小细节:他帮她搬书架时的背影,她给晚归的他留的灯,分享会上两人默契的对视。
最后一页是空白的,只写着一行字:“愿往后的每一个雨天,都有温茶,有旧书,有你。”
雨停了,月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来,落在两人交叠的手背上。
陆砚之轻轻握住苏静的手,掌心的薄茧是常年握修复工具磨出来的,却格外温暖。
“以后书店的旧书,我全包了修复,”他轻声说,“我还想在书店角落加个小修复台,这样既能修书,又能陪着你。”
苏静笑着点头,把脸埋进他的肩头,闻到他身上淡淡的墨香混着桂花香,那是属于他们的,藏在书页间的温柔气息。
后来,常客们总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书店角落的小台前,陆砚之专注地修复着旧书,苏静坐在旁边整理资料,桌上的保温壶永远冒着热气,书页间偶尔落下片压干的花,或是颗雕成书页形状的冰糖,把平凡的日子,都浸成了墨香里的甜。
(全文完)
行文至此山海俱远。
落笔如泊岸,此心归处——
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