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清鸢在威尼斯的贡多拉上第一次遇见伊莱亚斯时,他正举着相机拍夕阳。
金红色的光落在他亚麻色的卷发上,像镀了层蜜。
船身轻微晃动,她没站稳踉跄了一下。
手里的地图掉在水面,是伊莱亚斯伸手敏捷地捞了起来,指尖还沾着运河的水汽。
“Are you okay? The water here is cold, don't get wet.(你还好吗?这里的水很凉,别弄湿了。)”
他是在威尼斯做交换研究的建筑设计师,母语是英语,半句中文都不会;
苏清鸢是趁着毕业旅行独自出国的翻译专业学生。
流利的英语成了两人最默契的桥梁。
接下来的五天,伊莱亚斯成了她的专属向导。
带她去避开人潮的彩色岛拍照片。
给她买街角老店的热可可。
在圣马可广场的长椅上。
听她讲中国的故宫和长城。
他则用素描本画下她说话时眼里的光。
离别的那天在机场,苏清鸢的行李箱上多了个伊莱亚斯塞的钥匙扣。
是用玻璃做的小贡多拉,里面刻着极小的“E&S”。
“Add me on WhatsApp, I'll send you the photos I took for you.(加我社交软件,我把给你拍的照片发你。)”
他攥着手机的手指有些发白。
直到她的航班开始登机,才突然拥抱了她,“I don't want you to leave.(我不想让你走。)”
回国后的第一个清晨,苏清鸢刚洗漱完,手机就震动起来——是伊莱亚斯的视频请求。
此时中国是早上7点,威尼斯正值凌晨1点。
屏幕里的他没开灯,只借着手机微光,眼底带着熬夜的红血丝。
“Good morning, my girl. I set three alarms to catch your morning. The night here is quiet, but not as warm as your voice.(早安,我的女孩。我设了三个闹钟才赶上你的早晨。这里的夜晚很安静,却不如你的声音温暖。)”
从那天起,跨越6小时时差的视频成了两人的日常——她的早餐时间是他的深夜,他的午后是她的傍晚,手机屏幕成了连接昼夜的窗口。
他会陪她加班到中国的深夜(威尼斯的下午),镜头里摆着她送的中国结,手边是喝到凉透的咖啡;
她会特意在他的清晨(中国的中午)给他讲中国的古诗词,把刚做好的桂花糕对着镜头晃一晃,让香气透过屏幕“飘”过去。
三个月后,威尼斯的凌晨两点。
伊莱亚斯举着束刚从24小时花店买来的玫瑰。
耳尖通红:“Su, I know it's midnight here, but I can't wait. I miss you every second. Will you be my girlfriend?(苏,我知道这里是凌晨两点,但我等不及了。我每一秒都在想你。做我女朋友好吗?)”
苏清鸢看着屏幕里他困得睁不开却强撑着的眼睛,点头时泪水落在手机屏上,晕开他模糊的笑脸。
热恋期的甜蜜持续了半年,时差带来的疲惫在距离的拉扯中悄然而至。
他记混了时差,在她生理期的凌晨发来工作消息;
她的毕业答辩定在中国上午9点(威尼斯凌晨3点),他定了闹钟却睡过了头,只赶上答辩结束的收尾;
她感冒发烧到39度,抱着手机等他的视频,等来的却是他因项目会议延迟的消息——此时他那边正是白天工作时间,根本没法立刻抽身。
那天他们的恋爱一周年纪念日,中国晚上7点的烛光晚餐摆上桌,威尼斯才下午1点。
伊莱亚斯却发来消息说临时加会,要延迟两小时视频,苏清鸢看着蜡烛慢慢燃尽,满桌菜渐渐变冷,积压的委屈终于爆发。
视频接通时,他那边刚结束会议,还带着跟客户沟通的疲惫。
“Honey, I'm so sorry. The client suddenly changed the design...(亲爱的,对不起,客户突然改了设计方案……)”
没等他说完,苏清鸢就红着眼打断:“We're always in different time zones! I'm having dinner while you're working, I'm sleeping while you're awake! Even our anniversary, you can't be with me in time!(我们永远活在不同时区里!我吃晚饭时你在工作,我睡觉时你醒着!连纪念日,你都没法及时陪我!)”
伊莱亚斯皱着眉解释项目的紧急性,说已经订了周末的礼物快递过来,可苏清鸢只觉得疲惫。
她突然用中文吼道:“我受够了这种见不到面、连时间都对不上的日子!每天对着屏幕说早安晚安有什么用?我发烧时你在开早会,我答辩时你在睡觉,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永远不在!”
屏幕另一边的人瞬间安静了。
伊莱亚斯脸上的焦急凝固成茫然,他皱着眉反复问:“What did you say? Speak English, please.(你说什么?请说英语。)”
苏清鸢别过脸不说话,眼泪无声地滑落。
伊莱亚斯看着她泛红的眼眶,声音带着颤抖:“Are you breaking up with me? Please don't...(你要跟我分手吗?求你不要……)”
苏清鸢没回答,直接挂断了视频,把手机扔在沙发上,捂着脸哭了起来。
接下来的三天,两人没有任何联系。
苏清鸢把自己埋在工作里,却总会在看到手机时心跳加速,想起他亚麻色的卷发和温柔的笑容,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
第四天傍晚。
她听到敲门声,以为是外卖,打开门的瞬间却愣住了——伊莱亚斯站在门口,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机票,头发凌乱,眼下是浓重的青黑,身上还穿着她送的那件蓝色卫衣。
“I'm here.(我来了。)”他的声音带着旅途的疲惫,还有些生涩的中文发音,“对不起。”
苏清鸢震惊地说不出话,看着他手里的中文学习手册,封面上写满了歪歪扭扭的汉字,扉页上是她的名字。
伊莱亚斯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地握住她的手:“I bought a one-way ticket. I'll settle here, learn Chinese, and be with you whenever you need me.(我买了单程机票。我会在这里定居,学中文,你需要我的时候我都在。)”
苏清鸢的眼泪瞬间涌了出来,扑进他的怀里。
他身上带着飞机舷窗的寒气,却紧紧抱着她,力道大得像是要把她揉进骨血里:“I checked the Chinese course near your community. I can start learning tomorrow. I know I was bad before, but I'll change. Please don't give up on us.(我查了你小区附近的中文课程,明天就能开始学。我知道以前我不好,但我会改。求你不要放弃我们。)”
她抬头看着他,发现他眼里也闪着泪光,下巴上冒出的胡茬透着几分狼狈,却格外真实。
“Why?”苏清鸢哽咽着问。
伊莱亚斯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翻到写满中文的一页。
“I asked my Chinese classmate to translate what you said. I know you're tired of long-distance. So I came.(我找我的中国同学翻译了你说的话。我知道你厌倦了异地恋。所以我来了。)”
那天晚上,苏清鸢给伊莱亚斯煮了热汤,看着他笨拙地用筷子夹菜,却吃得格外香。
他拿出手机,展示着租好的公寓照片,就在她公司附近:“I want to be close to you.(我想离你近一点。)”
苏清鸢笑着帮他擦掉嘴角的汤汁,心里的委屈和不安都烟消云散。
后来的日子里,苏清鸢成了伊莱亚斯的专属中文老师。
他则会在她下班时,举着刚买的糖葫芦在楼下等她。
周末他们会一起逛菜市场,伊莱亚斯用蹩脚的中文跟摊主砍价,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苏清鸢被吻醒。
伊莱亚斯在她耳边用流利了许多的中文说:“早安,老婆。以后每天的日出,我都陪你看。”
苏清鸢看着他眼里的光,突然明白,真正的爱情从不怕距离的阻隔。
那些跨越山海的视频通话,那些深夜的牵挂,那些为了彼此勇敢迈出的脚步,都在证明:爱能跨越时差,越过国界,让两个原本平行的人,从此拥有了共同的黎明。
(全文完)
行文至此山海俱远。
落笔如泊岸,此心归处——
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