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野禾焚香
本书标签: 古代 

19

野禾焚香

禾宜心中一凛,点头表示明白。看来裴夫人果然起疑了。

之后几日,裴瑾之病情稍见起色,能坐起来说会儿话了。他似是对禾宜的山野生活很感兴趣,常问她采药打猎的趣事。

禾宜起初戒备,但见他听得认真,眼中常有向往之色,渐渐也放开些,说起掏鸟蛋摘野果的趣事,偶尔还比划几下爬树的动作。

裴瑾之总是含笑听着,有时忍不住轻笑,又引一阵咳嗽。禾宜便忙给他抚背递水,动作自然许多。

这日她正说到如何辨别毒蘑菇,忽见裴瑾之目光望向她身后,笑容微敛。禾宜回头,见裴夫人不知何时站在门口,面色不明。

“母亲。”裴瑾之轻声招呼。

裴夫人走进来,打量禾宜一眼:“看来瑾之今日精神不错。”

禾宜起身行礼,心中忐忑。裴夫人却未多言,只坐下与裴瑾之说些家常。禾宜侍立一旁,感觉裴夫人的目光不时扫过自己,如芒在背。

好在不久后有管事来请裴夫人前去处理事务。她起身时,似是无意地对禾宜道:“后日是初一,府中女眷照例要去城外静慧庵上香。你既已是裴家媳妇,也该同去。”

禾宜心中一动。静慧庵!那不是青川曾说过的可以暂避的地方?

她压下心中激动,垂首应道:“是。”

裴夫人又对裴瑾之道:“你好生歇着,母亲晚些再来看你。”临走前,她瞥了禾宜一眼,目光深沉。

待裴夫人走远,禾宜仍沉浸在可能外出的兴奋中。裴瑾之忽然轻声道:“静慧庵风景甚好,只可惜...香客众多,比不得山中清静。”

禾宜一怔,看向裴瑾之。他目光平静,仿佛只是随口一提。

但她却听出了言外之意:静慧庵人多眼杂,并非合适的逃跑地点。

当晚,禾宜辗转难侧。裴瑾之的提醒是好意还是试探?裴夫人突然要带她出门,是不是设下的圈套?

她想起白日里裴瑾之听她讲述山野趣事时向往的眼神,想起他递出玉佩时的真诚,心中越发困惑。

这裴公子,究竟是怎样的人?

两日后,初一清晨。禾宜换上裴夫人送来的新衣,随着裴府女眷们登上马车。裴夫人亲自带队,李嬷嬷紧随左右。

车队缓缓驶出裴府,禾宜悄悄掀开车帘一角,贪婪地呼吸着街市上自由的空气。这是她入裴府后第一次出门,看什么都觉新鲜。

街道两旁商铺林立,行人如织。禾宜目光扫过人群,忽然定在一个卖竹编的摊子前——那摊主戴斗笠的背影,像极了青川!

她心跳骤然加速,几乎要喊出声来。但车队很快驶过,那身影消失在视野中。

是青川吗?他怎么会在这里?是巧合还是...

“少夫人看什么这般出神?”李嬷嬷的声音突然响起。

禾宜忙放下车帘,强自镇定:“没什么,只是觉得街市热闹。”

李嬷嬷意味深长地看她一眼:“是啊,京城繁华,比那小山村自是热闹百倍。少夫人既已是裴家人,也该习惯这繁华才是。”

禾宜垂首不语,心中却波涛汹涌。若那真是青川,他冒险进城,必是为了见她一面!

车队出了城门,往西山方向行去。静慧庵坐落在半山腰,环境清幽,香火鼎盛。

裴府女眷到来,早有知客尼迎候。裴夫人与庵主静慧师太似是旧识,寒暄几句后便去禅房说话。

李嬷嬷紧随裴夫人左右,却派了两个丫鬟“陪着”禾宜在庵中游览。

禾宜心中焦急,若青川真跟来了,这也许是唯一的机会。她借口要去求签,往人流较多的大殿走去。

殿中香客众多,烟气缭绕。禾宜跪在蒲团上,假装求签,目光却在人群中急切搜寻。

突然,有人在她身边跪下,借着取签筒的动作,迅速塞给她一个小纸团。

禾宜心中一凛,余光瞥见那人戴斗笠的侧影——正是街市上那个卖竹编的摊主!

上一章 18 野禾焚香最新章节 下一章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