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七年灯火,为你长明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先虐后甜  桂恒 

川菜馆的约定

七年灯火,为你长明

第二天晚上,张桂源提前半小时就到了巷口的川菜馆。

他特意选了靠窗的位置,既能看到巷口的入口,方便留意陈奕恒的身影,又能避开店内嘈杂的人流。指尖摩挲着皮质手包的边缘,他忽然有些紧张——这是七年来两人第一次正经坐下来吃饭,不知道该从何说起。服务员拿着菜单过来时,他几乎是下意识报出了菜名:“一份水煮鱼,要特辣,多放豆芽;一份麻婆豆腐,花椒要足;再来一份夫妻肺片,配香油碟,加一瓶冰镇啤酒。”

话刚说完,他就愣住了。这些都是七年前陈奕恒最爱的口味,那时陈奕恒总说“辣得过瘾才叫吃饭”,每次吃水煮鱼都会把豆芽挑得一根不剩。可七年过去了,他不确定陈奕恒的口味有没有变,正想跟服务员说“先不点,等我朋友来了再定”,就看见玻璃门外走进一个熟悉的身影。

陈奕恒穿了件干净的白色棉T恤,领口是简单的圆领设计,牛仔裤裤脚随意卷起两圈,露出一点脚踝,脚上是双白色帆布鞋——和他平时在五金店穿的工装裤、劳保鞋截然不同,少了几分冷硬,多了些少年气。他手里拎着个帆布包,走到桌前时,目光先扫了眼菜单,然后对服务员补充道:“再加一份蒜蓉西兰花,不要放蚝油,多放蒜末。”

张桂源捏着茶杯的手猛地一顿,温热的茶水差点洒出来。七年前他吃不了辣,每次跟陈奕恒来吃川菜,都会被辣得直吸气,眼泪直流。陈奕恒嘴上笑他“嘴硬心软,明明怕辣还非要凑热”,却总会额外点一份蒜蓉西兰花,还特意叮嘱厨房不放蚝油——因为他知道张桂源对蚝油的味道敏感。

“你还记得……”张桂源的声音有些发紧,话到嘴边又不知道该怎么往下说。

陈奕恒拉开椅子坐下,拿起桌上的茶杯倒了杯温水,指尖在杯壁上轻轻摩挲着,避开他的目光:“碰巧记得。毕竟以前总陪你吃,听得多了就记下来了。”他的语气很平淡,可耳尖却悄悄泛红,暴露了并不像表面那样无所谓。

菜很快就上齐了。水煮鱼冒着热气,红油裹着鲜嫩的鱼肉,花椒的香气扑面而来;麻婆豆腐撒着一层白芝麻,颤巍巍的,看着就下饭;夫妻肺片切得厚薄均匀,淋着亮闪闪的红油,旁边的香油碟里还卧着两颗蒜末。最后上来的蒜蓉西兰花绿油油的,蒜末铺在上面,香气浓郁。

张桂源拿起筷子,给陈奕恒夹了块鱼肉,特意挑了块没刺的:“尝尝,还是以前的味道吗?”

陈奕恒低头吃了口,鱼肉鲜嫩,辣劲十足,熟悉的味道瞬间涌上心头,让他想起七年前两人挤在小饭馆里,抢着吃一碗水煮鱼的日子。他点了点头,没说话,却也给张桂源夹了一筷子西兰花:“吃点这个,解辣。”

两人就这么沉默地吃着饭,偶尔夹一筷子菜,气氛有些微妙。直到张桂源从手包里拿出一份文件,轻轻推到陈奕恒面前,打破了这份沉默:“这是南城分公司文创设计部的规划方案,你看看。”

陈奕恒放下筷子,拿起文件翻开。首页上“老巷新生”四个字格外醒目,下面的设计理念栏里,写着“源恒设计工作室”的字样,字体和七年前他们工作室招牌上的一模一样——那是当年陈奕恒亲手设计的字体,带着独特的圆润弧度,像他的人一样,外冷内热。

文件里详细规划了如何改造南城的旧巷:保留老建筑的砖瓦结构,在墙面绘制反映老巷历史的壁画;把废弃的老厂房改造成设计展厅,让居民能近距离接触设计;在巷口设置便民服务站,提供免费的设计咨询……每一条都戳中了陈奕恒的心思,这正是他这些年想做却没机会做的事。

“张总现在身家过亿,”陈奕恒合上文件,指尖在封面上轻轻敲了敲,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嘲,“没必要做这种不赚钱的项目吧?文创街区投入大、回报慢,对你来说,不如做商业地产划算。”

“我不是为了赚钱。”张桂源往前倾了倾身,目光认真地看着陈奕恒,眼神里满是诚恳,“是为了我们当年没完成的梦想。七年前,我接手家族企业,是因为我爸突然中风,公司群龙无首,随时可能被收购,我没得选。可这七年里,我每天看着办公室里你设计的logo,都在想,如果当初我没放弃,我们的工作室会不会已经做成了全国知名的设计品牌?”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这些年的遗憾:“我把集团的核心业务交给副手打理了,这次来南城,就是想完成我们当年的约定。我知道,你这些年一直没放下设计,上次在设计周刊上看到你用‘陈一’这个笔名发表的老巷改造设计图,我就知道,你心里还装着‘有温度的设计’。”

陈奕恒的指尖微微颤抖,他想起自己每次看到张桂源的财经报道时,都会忍不住发呆——报道里的张桂源穿着昂贵的西装,在股东大会上侃侃而谈,意气风发,可他总觉得,那不是真正的张桂源。真正的张桂源,是七年前那个会因为一个设计方案没通过,跟他一起在工作室里吃泡面、熬夜改图的少年。

“我这七年,”陈奕恒深吸一口气,终于开口说起自己的经历,“在南城开五金店,其实是为了方便跑老巷。有时候帮居民修修水管、换换灯泡,就能跟他们聊老巷的故事。有次帮一个老小区改公共活动空间,看到老人带着孩子在我设计的长椅上晒太阳、聊天,我才明白,设计不是为了拿大奖,不是为了名利,是为了让普通人的生活变得更舒服。”

他抬起头,第一次直面张桂源的目光,眼底有掩饰不住的情绪:“我以为你早就忘了这些,忘了我们当年说过的话。”

“我没忘。”张桂源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坚定,“我从来没忘。”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月光透过玻璃照进来,落在两人之间的空位上,像一道慢慢弥合的缝隙。陈奕恒把文件推回给张桂源,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两人都像触电似的顿了一下,又迅速收回手。

“我会考虑的,”陈奕恒别过脸,耳尖泛红,“但你别抱太大希望。我已经七年没做过大型设计项目了,可能跟不上现在的节奏。”

张桂源笑了笑,眼底的阴霾散去不少:“没关系,我可以等。下周南城有场国际设计展,有很多老建筑改造的案例,我想请你一起去看看,就当是……提前做调研。”

陈奕恒沉默了几秒,轻轻“嗯”了一声。这一声“嗯”,像一颗石子投进张桂源的心湖,激起层层涟漪——他知道,他们之间的冰,终于开始融化了。

离开川菜馆时,张桂源想开车送陈奕恒回家,却被陈奕恒拒绝了:“我想自己走走,老巷的夜景挺好看的。”张桂源没再坚持,只是从车里拿出一把伞递给她:“晚上可能会下雨,拿着吧。”

陈奕恒接过伞,转身走进巷口。张桂源坐在车里,看着他的背影慢慢消失在夜色中,直到再也看不见,才发动车子离开。而陈奕恒走在巷子里,手里握着那把伞,伞柄还带着张桂源手心的温度,他低头看了看手里的文件,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上一章 画板上的光 七年灯火,为你长明最新章节 下一章 设计展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