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星尘于渊
本书标签: 古代 

风起清萍

星尘于渊

陆子谦带来的关于李崇明可能主考江南乡试的消息,像一块投入死水的石子,在白梦瑶看似平静的心湖中漾开了圈圈涟漪,但那涟漪之下,是汹涌的暗流。

她面上依旧波澜不惊,甚至反过来宽慰忧心忡忡的陆子谦:“陆大哥不必过于忧心,朝廷选才,自有法度。你只需安心备考,真才实学总不会被埋没。” 语气温和,是陆家人熟悉的那个懂事安静的“瑶丫头”。

然而,当夜深人静,她独坐窗前,望着天边那弯冷月时,眼神已锐利如刀。李崇明……这个名字勾起的,是家族灵堂上的冰冷,是父母兄长蒙冤赴死时的屈辱,是旁支族人贪婪丑恶的嘴脸!她原想再蛰伏些时日,积蓄更多力量,但仇人的触角既然已伸到了眼前,她便不能再等!

机会往往青睐有准备的人。不久,浔阳城发生了一件事关“云裳阁”的风波。城中新开的一家绣坊“锦心苑”,背后有知府小舅子的股,公然盗用了“云裳阁”最新推出的、由白梦瑶设计的“浔阳烟雨”系列绣样,并凭借低价和权势,抢走了大量订单。

云裳阁的东家气急败坏,却苦于没有确凿证据,对方又势大,眼看就要吃下这个闷亏。陆子谦因常替白梦瑶传递绣样,与云裳阁相熟,回家后难免愤愤不平地提及此事。

白梦瑶安静地听着,眸中闪过算计的光芒。这,或许是一个机会,一个既能帮助陆家(云裳阁若倒,陆子谦抄书的收入也会受影响),又能让她初步试探这浔阳城水深的机会。

她让陆子谦找来“锦心苑”售卖的绣品,仔细查看。对方模仿得确实精细,几乎以假乱真,但在一些极其细微的、属于她个人设计习惯的针法过渡和色彩渐变处理上,还是露出了马脚。这些细节,外人绝难察觉,却是最有力的证据。

但如何揭穿?直接告官?知府必然会偏袒自家小舅子。需要更巧妙的方法。

白梦瑶想到了顾长渊小时候给她讲过的、前朝一桩著名的“书画赝品”公案,其核心在于让伪造者“自证其伪”。她心中渐渐有了一个计划。

她让陆子谦悄悄给云裳阁东家带话,只说有高人指点,可破此局,但需依计行事。东家将信将疑,但如今死马当活马医,便答应了。

几日后的“锦心苑”门前,热闹非凡。云裳阁东家带着伙计,当众摆开擂台,声称“锦心苑”的绣品是剽窃,愿与对方当众辩个明白,并请来了城中几位德高望重的老绣娘做见证。此举顿时吸引了大量百姓围观。

锦心苑的掌柜有恃无恐,嗤之以鼻。双方争执不下时,云裳阁东家按照白梦瑶的指点,抛出了一个关键问题:“既然贵坊声称绣样是自家独创,那请问,这‘浔阳烟雨’图中,垂柳枝条的第七个分叉处,为何要用‘三晕三染’的针法叠加‘滚针’收边?此种技法耗时耗力,若非原设计者有意为之,模仿者何必自找麻烦,用简单的‘套针’岂不更省事?”

锦心苑掌柜一愣,他哪里懂得这些精深针法,只以为是对方胡诌,便梗着脖子说:“自然是因为……因为如此更显层次!”

此言一出,几位老绣娘顿时摇头。其中一位站出来,拿起两幅绣品仔细对比,朗声道:“云裳阁东家所言不差!此处正是用了极精妙的‘三晕三染’接‘滚针’,方能表现出烟雨朦胧中柳枝的湿润质感!而锦心苑的仿品,此处用的正是普通的‘套针’,形似而神不似!且老身可以作证,这种独特的组合针法,乃是云裳阁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画师独创,浔阳城内绝无二人!”

围观人群哗然。技术细节是作不了假的。锦心苑掌柜顿时慌了神,语无伦次。这时,混在人群中的陆子谦(受白梦瑶指点),又适时高声问道:“既然贵坊是原创,那想必也能说出,图中远山黛色,为何要选用三种深浅不同的青金线,而非普通的青线?”

这又是一个极其刁钻的专业问题。锦心苑掌柜彻底傻眼,支吾半天答不上来。形势瞬间逆转!在确凿的技术证据和众目睽睽之下,锦心苑剽窃的罪名坐实,名声扫地。知府即便想偏袒,在汹涌的民意和无可辩驳的事实面前,也不敢太过明目张胆,最后只得各打五十大板,息事宁人,但锦心苑的生意自此一落千丈。

云裳阁东家对那位神秘的“高人”感激涕零,奉上重金酬谢。白梦瑶让陆子谦代为收下,但只取了一小部分,大部分仍借口是“高人”不收,退了回去,只要求东家日后对陆子谦多加照拂,并对今日之事守口如瓶。此举既得了实惠,又卖了大人情,更将自己深深隐藏。

经此一役,白梦瑶在陆子谦心中的形象,愈发神秘而高大。他隐约感觉到,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孩,体内蕴藏着惊人的智慧和力量。那份混杂着感激、敬佩和朦胧情愫的感觉,愈发强烈。他开始更加细心地照顾她,有时甚至会看着她安静的侧脸出神。

白梦瑶察觉到了陆子谦的变化。她并不反感,甚至有些贪恋这份单纯的呵护。这是她冰冷人生中罕有的暖色。但她心里清楚,这温暖如同镜花水月,她身上背负的血海深仇,注定了她无法安然享受这份平凡。她与陆子谦,终究是两个世界的人。只是眼下,她还需要这个身份,需要这份掩护。

与此同时,京城的顾长渊,也通过自己的渠道,得知了浔阳城这场小小的风波。密报中提到了“云裳阁”、“独特针法”、“神秘高人”等字眼。顾长渊的嘴角,勾起了一抹了然而又心疼的笑意。

“果然是她。”他喃喃自语,“瑶瑶,你总是能给我惊喜。” 他几乎能想象出,她是如何运筹帷幄,在幕后轻描淡写地化解危机。他的女孩,从来就不是需要人呵护的莬丝花,而是亟待风云的潜龙。

但同时,密报也提到了陆子谦在其中的奔走,以及他对白梦瑶日益明显的关切。顾长渊摩挲着手中一枚温润的玉佩,眼神微暗。他了解瑶瑶,她心防极重,不易动情。但陆子谦于她有救命之恩,又给予了她渴望的温暖,日久天长……

一股强烈的紧迫感攫住了他。他必须加快脚步了。

他铺开宣纸,开始写信。信是写给江南道监察御史,一位与他老师交情匪浅、为人刚正不阿的老臣。信中,他并未直接提及白梦瑶,而是以讨论时政为名,隐约点出江南科场或有弊案,需防微杜渐,尤其应注意考官与地方官员过往从密者,并“偶然”提及了吏部侍郎李崇明与浔阳知府曾有座师之谊。

这封信写得极其隐晦,即便被截获,也抓不住任何把柄。但它就像一颗精心投下的石子,旨在引起那位老御史的注意,只要他开始调查,李崇明主考江南之事,必生波折。这既是替天下寒门学子(包括陆子谦)争一份公道,更是为白梦瑶创造一个搅动局面的机会——水越浑,才越有利于她这条潜龙施展。

信送出去后,顾长渊走到窗边,望着南方。瑶瑶,我能为你做的,如今还只有这些。替你扫清一些障碍,为你制造一些机会。剩下的路,需要你自己去走。但无论你走到哪里,变成什么样子,我都在这里,等着你归来。

他拿起一枚小小的、糖稀吹成的兔子灯笼(那是很多年前,元宵节他送给她的),轻轻放在窗台上。夜风吹过,灯笼微微摇晃,仿佛在回应着远方的暗流涌动。

浔阳城的风,已然起于青萍之末。而京城的云,也开始为之汇聚。白梦瑶的棋盘,正在悄然展开第一子。而执棋者,并非只有她一人。一场跨越千山万水的无声默契与守护,正缓缓拉开序幕。

上一章 潜鳞与暗流 星尘于渊最新章节 下一章 金石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