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疾骨
本书标签: 古代  Le双女主  双女主     

冰蚕丝缕

疾骨

温疾的身体在澹台樾持续送来的珍稀药材调理下,勉强维持着一个脆弱的平衡。咳血的次数略有减少,但肺腑间那阴寒的滞涩感与时不时的绞痛,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她,毒素依旧盘踞在她的生命根源,如同潜藏在暗处的毒蛇,随时可能给予致命一击。

皇帝每月赐下的“解药”,她依旧按时服用。那带着腥气的药丸入口,带来的短暂舒缓与随之而来的更深沉虚弱,形成一种绝望的循环。她清楚地知道,这只是饮鸩止渴,但在找到真正的生路之前,她必须依靠这毒药维系表面的“正常”。

澹台樾似乎也察觉到了这一点。她送来的药材开始偏向于固本培元,温养经脉,而非激进地试图解毒。这是一种更务实,也更显呵护的策略。偶尔,她甚至会夹带一些宫外搜罗来的小玩意,或是一本孤本棋谱,或是一盒品相极好的墨锭,不着痕迹地试图缓解温疾养病期间的沉闷。

这份细心,让温疾在戒备之余,心中那根紧绷的弦,偶尔也会松缓一瞬。

这日午后,苏绣娘再次来访,带来的并非药材,而是一个巴掌大小的紫檀木盒。

“殿下说,此物或许对大人有益,请大人务必亲自开启。”苏绣娘神色恭敬,将木盒小心翼翼放在温疾面前。

温疾颔首,待苏绣娘退下后,她才拿起那个入手微沉的木盒。盒盖上没有任何纹饰,只有一股淡淡的、混合着檀香与某种奇异冷香的气息。她指尖微动,打开盒盖。

盒内铺着深蓝色的丝绒,上面静静躺着一物——并非药材,而是一枚通体剔透、形如冰棱的玉坠。玉质并非寻常的温润,反而透着一股刺骨的寒意,即使在常温下,也散发着丝丝白气。玉坠中心,隐约可见一丝极细的、如同活物般缓缓流转的乳白色絮状物。

“这是……冰魄寒玉?”温疾浅金色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惊异。她曾在某本近乎失传的杂记中见过对此物的描述,生于极北万载冰窟深处,蕴藏至阴至寒之气,寻常人佩戴片刻便会被冻伤经脉。但对于身中阴寒剧毒、体内阴阳失衡的她而言,此物或许能以毒攻毒,暂时压制甚至汲取部分毒性?

她拿起玉坠,一股钻心的寒意瞬间顺着手臂经脉蔓延,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体内原本蛰伏的毒性竟似被引动,微微躁动起来。她立刻运起微弱的内息抵抗,那寒意与体内的阴毒相互冲撞,带来一阵尖锐的痛楚,但奇异的是,痛楚过后,肺腑间那沉甸甸的压迫感似乎减轻了一线。

有效!

温疾心中震动。这冰魄寒玉虽不能解毒,却似乎能吸引和容纳她体内的部分寒毒,如同一个外在的容器,分担她身体的负荷。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澹台樾是如何得到这等稀世奇物的?此物恐怕比雪魄莲更为难得。她为了此物,又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温疾将冰魄寒玉握在掌心,那刺骨的寒意与她体内的阴毒相互牵引,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她闭上眼,仔细感受着那股外来寒气与自身毒素的纠缠,脑海中飞速推演着利用此物调理身体、甚至辅助逼毒的可能性。

这或许是一条前所未有的险路,但也是黑暗中透出的一丝微光。

就在温疾开始尝试借助冰魄寒玉调理内息的同时,澹台樾在宫中的处境,也因北疆之功和日渐显露的锋芒,变得微妙起来。

皇帝澹台睿对这位“皇妹”既倚重又忌惮。倚重她的能力和在年轻一代中的影响力,可借此平衡朝中一些盘根错节的老牌势力;忌惮的则是她那份不受掌控的桀骜,以及她与温疾之间那看似寻常、却总让他觉得有些不妥的关联。

这日,皇帝在御书房召见澹台樾。

“皇妹近日忙于交际,倒是比以往精神了许多。”皇帝放下手中的朱笔,状似随意地说道。

澹台樾坐在下首,把玩着腰间新换的蟠龙玉佩,闻言笑道:“皇兄说笑了,不过是些无聊应酬,比不上皇兄日理万机。”

“哦?朕听闻,你与几位翰林院的年轻编修,还有京畿大营的几位小将军,都走得颇近?”皇帝目光深邃,语气平淡,却带着无形的压力。

澹台樾心中冷笑,面上却是不以为意:“不过是些志趣相投的年轻人罢了,一起骑马射箭,谈论些诗词歌赋,总比整日困在宫里听那些老学究吵架有趣。怎么,皇兄觉得不妥?”

“自然无不妥。”皇帝笑了笑,“年轻人多交往是好事。只是……”他话锋一转,“皇妹身份尊贵,结交朝臣,还需注意分寸,莫要惹来不必要的非议。尤其是一些……敏感之人。”他意有所指,目光扫过窗外,那个方向,隐约是温府所在。

澹台樾心中明了,皇帝这是在敲打她,提醒她远离温疾。她故作不解:“皇兄指的是?臣妹愚钝。”

皇帝深深看了她一眼,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道:“太后近日凤体违和,时常念叨你。你有空多去慈宁宫陪伴,尽尽孝心。”

“臣妹遵旨。”澹台樾起身行礼,“若皇兄无其他吩咐,臣妹便先去慈宁宫给母后请安了。”

“去吧。”皇帝挥了挥手。

退出御书房,澹台樾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层寒霜。皇帝的猜忌比她预想的来得更快,更直接。他不仅监视着温疾,同样也在严密地监视着她的一举一动。

看来,有些计划必须要加快了。

她并未直接前往慈宁宫,而是绕道去了皇家藏书阁。以长公主的身份,她可以查阅一些寻常人无法接触的典籍。她需要找到更多关于冰魄寒玉的记载,以及可能化解温疾体内剧毒的其他方法。

温府内,温疾将冰魄寒玉贴身佩戴。初时那刺骨的寒意让她几乎无法忍受,运功抵抗了整整一夜,才勉强适应。随着时间推移,她发现这寒玉果然神异。它就像一块磁石,不断吸引着她体内散逸的寒毒,将其汇聚于玉坠之中。虽然无法根除源头,却极大地缓解了毒素对心脉和肺腑的日常侵蚀。

她的气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好转了一丝,虽然依旧苍白,但那种濒死的灰败之气淡去了不少。咳嗽的频率和程度也有所减轻,甚至能感觉到久违的、一丝微弱的气力在缓慢恢复。

这变化细微,却瞒不过时刻关注她的人。

朝堂之上,几位敏锐的老臣发现,温大人虽然依旧清瘦病弱,但那双浅金色的眸子似乎比以往更亮了几分,言谈间虽依旧简洁,却仿佛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底气。

皇帝自然也注意到了。在一次议事结束后,他特意将温疾留了下来。

“温爱卿近日气色似乎好了不少,可是找到了什么良医妙方?”皇帝语气温和,眼神却锐利如刀,仿佛要剖开温疾的每一寸伪装。

温疾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是一片恭谨与恰到好处的疲惫:“托陛下洪福,前些日子偶得一方古法调养的方子,试着用了些,似乎略有小效。但臣沉疴已久,恐非寻常药石能根治,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她轻轻咳嗽两声,以袖掩唇,姿态孱弱。

皇帝盯着她看了片刻,忽然笑道:“爱卿过谦了。你乃国之柱石,朕还指望你继续为朝廷效力呢。既然方子有效,便继续用着,若需什么药材,尽管开口,朕让内务府拨给你。”

“臣,谢陛下隆恩。”温疾躬身,垂下眼帘,掩去眸中一闪而过的冷意。皇帝的“恩赏”,从来都带着毒刺。

“对了,”皇帝仿佛才想起什么,状似无意地道,“前几日,长公主似乎向朕问起过几种珍稀药材,其中便有生长于极寒之地的‘冰魄寒玉’。朕记得,此物性极寒,于常人有害无益,也不知皇妹要来做甚。”他目光落在温疾身上,带着探究。

温疾心头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长公主殿下行事向来别具一格,或许是想炼制什么新奇玩意,也未可知。”

皇帝笑了笑,未再追问,挥挥手让她退下。

走出宫殿,温疾后背已沁出一层冷汗。皇帝果然将澹台樾索要药材与她身体的好转联系了起来。虽然暂时被她搪塞过去,但这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皇帝对澹台樾的疑心,已然更深了一层。

她必须提醒澹台樾。

是夜,一封密信通过苏绣娘紧急送出。信中,温疾并未提及冰魄寒玉的具体功效,只隐晦地提醒澹台樾,皇帝已注意到她搜寻药材之举,请她务必小心,近期暂停此类行动,以免引火烧身。

澹台樾收到密信时,正在慈宁宫陪伴太后。看完信上内容,她指尖微微用力,将信纸攥紧。

太后察觉到她神色有异,温和地问道:“樾儿,怎么了?可是朝中又有烦心事?”

澹台樾迅速收敛情绪,展颜一笑,亲昵地挽住太后的手臂:“母后多虑了,没什么大事。只是儿臣想着,过几日便是母后寿辰,该准备什么礼物才能让母后开心呢?”

太后慈爱地拍了拍她的手:“你这孩子,有心就好。哀家什么都不缺,只盼着你和你皇兄都能平平安安的。”

澹台樾依偎在太后身边,感受着这份难得的温情,心中却是一片冰冷。皇兄……他早已不是那个会护着她、纵容她的兄长了。在他的棋盘上,所有人都是可以牺牲的棋子。

她必须尽快找到破局之法。不仅是为了温疾,也是为了她自己。

温疾的提醒是对的,皇帝已经起了疑心。搜寻药材的行动必须暂停,至少明面上要停下来。但暗地里,她还有别的渠道。

她想起前几日在藏书阁中翻阅到的一本前朝太医手札,其中隐约提及一种名为“朱雀血”的奇物,性至阳,能克天下至阴寒毒。只是此物缥缈难寻,只存在于传说之中。

或许……可以从此处着手?

与此同时,她也加紧了对自己麾下势力的整合。那些通过北疆之行和近期交往拉拢过来的年轻官员和将领,需要更紧密地凝聚起来,成为一股真正可靠的力量。

风雨欲来,她必须拥有足以抗衡风暴的船桨。

而温疾,在初步适应了冰魄寒玉后,也开始尝试更深入地利用它。她发现,若在以自身内力逼毒时,同时引导寒玉之力从旁吸纳,逼毒的过程会顺畅许多,对自身的损耗也大大降低。虽然逼出的毒素微乎其微,远不足以撼动根本,但这确实验证了一条可行的思路。

只是,这个过程极其凶险,对心神的消耗巨大。每一次尝试,都如同在万丈悬崖边行走,稍有不慎,便可能内力失控,毒气攻心。

但她别无选择。

夜色深沉,温疾独自在密室中盘膝而坐,冰魄寒玉贴在心口,散发着幽幽寒意。她额上渗出细密的汗珠,脸色忽青忽白,身体微微颤抖,正进行着又一次艰难而危险的逼毒。

窗外,不知何时又飘起了淅淅沥沥的秋雨,寒意渐浓。

而遥远的黑暗中,隐楼的杀手,以及皇帝审视的目光,都未曾远离。

前路依旧危机四伏,但握着一丝微弱的光亮,温疾的脚步,却比以往更加坚定。

上一章 樾护疾心 疾骨最新章节 下一章 君心似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