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疾骨
本书标签: 古代  Le双女主  双女主     

君心似铁

疾骨

温疾身体那细微的好转,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在皇帝澹台睿的心中漾开了层层叠叠的疑云。

他生性多疑,尤其对于温疾这个才智近妖、却又无法全然掌控的臣子,更是从未放松过警惕。那每月一次的“解药”,既是控制的手段,也是试探的诱饵。他一直在等,等温疾毒发身亡,或者等她在绝望中露出破绽。

然而,温疾不仅没有如预期般迅速衰亡,近来竟似乎有了一丝“回光返照”的迹象。这绝不正常。

皇帝首先怀疑的,自然是澹台樾。这个名义上的妹妹,近来动作频频,结交朝臣,搜寻珍稀药材,尤其是那性极寒的“冰魄寒玉”,偏偏就在温疾气色稍好之后传入他耳中。世间哪有如此巧合之事?

他不动声色,加派了监视温府和长公主府的人手,同时,开始着手调查另一件事——温疾的身世。

温疾如同凭空出现一般,约莫十年前,以一介白衣之身,在一次关乎边境粮草调度的朝议上,凭借一篇鞭辟入里的策论引起了他的注意。此后,她凭借超凡的智谋步步高升,却从未提及过自己的来历,只说是江南寒门学子,父母早亡。

过去,皇帝欣赏她的才华,也需要她的才智,对于这点“瑕疵”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如今,疑心既起,这点便成了必须查清的隐患。

他动用了潜藏在江南的密探,命令他们彻查温疾的根底,尤其是十年前她出现前后,江南各地是否有异常,是否有符合她年龄、身份的失踪或死亡人口。

就在皇帝暗中布网之时,朝堂上发生了一件事,彻底点燃了他心中的猜忌之火。

这日,户部上报南方三州秋税账目,其中一笔关于漕运折损的数额引起了温疾的注意。她执扇轻点奏折,声音清冷依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精准:“陛下,据臣所知,今年南方漕路风调雨顺,并无特大天灾。此折损数额较往年高出三成有余,且折损明细含糊不清,恐有贪墨之嫌,需彻查。”

她话音一落,户部尚书面色微变,几位与之交好的官员也纷纷出列,或言漕运复杂,损耗难免,或称温疾久病,不明下情,小题大做。

若是往常,皇帝或许会权衡各方,将此事务交由相关部门核查。但今日,他看着台下那个清瘦苍白、却目光如炬的身影,心中那股无名火骤然升腾。她总是这样,算无遗策,洞察秋毫,仿佛这天下没有她看不透的事。这种超越他掌控的感觉,让他极度不适。

更让他心惊的是,当温疾指出账目问题时,他敏锐地注意到,几位近年来被澹台樾拉拢的年轻官员,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出声附和温疾,要求严查。而澹台樾本人,虽未开口,但那微微颔首的姿态,已然表明了立场。

他们……何时有了这等默契?一个在朝堂上一语定鼎,一个在暗中凝聚势力,若这两人联手……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皇帝脑中形成:温疾与澹台樾,是否早已勾结?她们一个智谋超群,一个身份尊贵且有军功在身,若里应外合,这江山……

皇帝猛地攥紧了龙椅的扶手,指节泛白。他绝不允许任何人威胁到他的皇位,哪怕是他的“亲妹妹”,哪怕是他倚仗的“能臣”!

“温爱卿所言,不无道理。”皇帝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漕运账目关乎国本,确实需仔细核查。此事……”他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一位素以刚正不阿著称的老臣身上,“就交由御史台严查,限期半月,给朕一个交代!”

他没有将此事交给与温疾或澹台樾有任何关联的部门,而是选择了相对中立的御史台。这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警告。

退朝后,皇帝独留了禁军统领赵戈。

“加派人手,给朕盯紧温府和长公主府!她们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朕都要知道!”皇帝脸色阴沉,语气中带着杀意,“尤其是温疾,她每日饮食、用药,接触的所有人,都给朕查清楚!朕倒要看看,她到底用了什么法子,能扛得住朕的毒!”

“是!陛下!”赵戈心中一凛,领命而去。

皇帝走到窗边,看着阴沉的天空,眼中寒光闪烁。温疾,你若安分守己,朕或许还能容你多活几日。若你真与澹台樾勾结,图谋不轨……那就别怪朕心狠手辣了!

温疾回到府中,屏退左右,独坐书房。今日朝堂之上,皇帝那看似平静实则暗藏锋锐的眼神,以及最后将漕运案交给御史台的处置,都让她嗅到了浓重的危机。

皇帝对她的疑心,已不再是简单的猜忌,而是上升到了近乎敌视的程度。是因为她身体的好转?还是因为……她与澹台樾那并未刻意隐瞒、却也未公开的“交集”?

她抚摸着胸口那枚散发着丝丝寒意的冰魄寒玉。此物虽好,却也是催命符。皇帝定然已经将它与澹台樾联系了起来。

必须尽快通知澹台樾,皇帝已起杀心,让她务必收敛,暂避锋芒。

她走到书案前,正要提笔,心中却猛地一凛。不对!皇帝既然已起疑,此刻她府外定然布满了眼线,任何传递消息的举动,都可能被捕捉到,成为坐实“勾结”的罪证。

她放下笔,沉吟片刻。苏绣娘这条线,暂时不能用了。

她需要一种更隐秘、更不可能被追踪的方式。

忽然,她目光落在窗台上那盆长势颇好的兰草上。这是澹台樾前几日借口“探病”派人送来的,说是此兰香气清幽,有安神之效。

温疾走到窗边,指尖轻轻拂过兰草细长的叶片。澹台樾……她送此物来,当真只是为了安神吗?以她的机敏,不可能预料不到皇帝会起疑心。

温疾仔细检查着花盆,泥土、盆壁、兰草根部……终于,在靠近根部的一片叶子背面,她发现了一个极细微的、几乎与叶脉融为一体的凸起。她小心翼翼地用指甲刮开,里面竟藏着一粒比米粒还小的蜡丸。

捏碎蜡丸,里面是一张卷得极紧的纸条。上面只有四个字,是以一种特殊的、她们之间约定过的暗码书写:“兰土可传。”

温疾心中一动。原来如此。澹台樾早已料到通讯可能被截断,竟想出了利用花盆泥土传递信息的方法。将密信以特殊材料包裹,埋入花盆土壤中,下次更换花株或泥土时,便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取走。此法虽慢,却胜在安全。

她立刻将今日朝堂之事、皇帝的疑心与杀意,以及自己的判断,以密语写在一张特制的、遇水即化的薄绢上,小心地用防水油纸包好,埋入了兰草花盆的深处。

做完这一切,她才稍稍松了口气。希望澹台樾能及时收到警告。

然而,皇帝的杀招,比她们预想的来得更快。

三日后,深夜。

温疾正在借助冰魄寒玉调息,试图逼出些许毒素。忽然,她感到一阵强烈的心悸,体内原本被寒玉稍稍压制住的毒性,毫无征兆地猛烈爆发开来!

那感觉,如同千万根冰针同时刺入肺腑,又像是被投入了熊熊烈焰,冰火交织的剧痛瞬间席卷全身!她猛地喷出一口黑血,身体不受控制地抽搐起来,眼前阵阵发黑。

不对!这绝不是自然的毒发!

是皇帝!他定然是在今日的“解药”中做了手脚,加重了毒性,或者加入了引动剧毒的药物!

温疾心中一片冰冷。皇帝终于等不及,要亲自下手了!

她挣扎着想运功抵抗,但那毒性来势太猛,瞬间便冲垮了她勉力维持的内息防线,疯狂地侵蚀着她的心脉。冰魄寒玉散发出强烈的寒意,试图吸纳毒素,但这爆发的毒性太过磅礴,寒玉竟隐隐有承受不住的迹象,表面开始出现细微的裂纹。

温疾的意识逐渐模糊,死亡的阴影如同冰冷的潮水,将她一点点吞噬。

难道……就要这样结束了吗?

她不甘心!大仇未报,山河未复,她怎能就此死去!

就在她意识即将彻底沉沦之际,脑海中猛地闪过澹台樾那双明亮而坚定的眼眸。

不!不能放弃!

她猛地咬破舌尖,剧烈的疼痛让她获得了一丝短暂的清醒。她拼尽最后一丝力气,调动起残存的所有内力,不再试图逼毒,而是全部灌注向胸口的冰魄寒玉!

既然寒玉能吸毒,那她就助它一臂之力!哪怕此举可能毁掉这稀世奇珍,甚至可能加速自己的死亡,她也顾不得了!

“噗——”

又一口更为浓黑的血液喷出,其中甚至夹杂着些许内脏的碎片。温疾的气息瞬间萎靡到了极点,脸色灰败,如同风中残烛。

但与此同时,胸口的冰魄寒玉骤然爆发出刺目的白光,玉坠中心的乳白色絮状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流转,发出细微的“咔嚓”声,裂纹迅速蔓延。一股庞大无比的吸力从寒玉中产生,如同鲸吞海吸般,将那些爆发出的猛烈毒素强行拉扯、吸纳进去!

剧痛如同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生命力被抽空的极致虚弱。

温疾瘫软在地,连抬起一根手指的力气都没有了。她看着头顶模糊的帐幔,意识漂浮不定。

冰魄寒玉上的白光渐渐黯淡,裂纹遍布,最终“啪”一声轻响,彻底碎裂开来,化作一撮白色的粉末,从她衣襟间滑落。

这枚稀世奇珍,为了保住她一命,彻底毁了。

但温疾知道,危机并未解除。皇帝既然动手,绝不会只有这一招。他定然算准了这次毒发能要她的命,若她明日未死……

她必须立刻“病危”!

用尽最后一丝气力,她伸手打翻了床头的灯盏。瓷器碎裂的声响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

“大人!”守在外间的侍女惊慌地推门而入,看到倒在地上面如金纸、气息奄奄的温疾,以及她唇边、衣襟上触目惊心的黑血,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快……快请太医……”温疾气若游丝地说完,便“昏死”过去。

温府瞬间乱作一团。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立刻飞入了皇宫。

皇帝很快收到了温疾深夜毒发、生命垂危的消息。

他坐在龙椅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扶手,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加重毒性的“解药”是他亲自吩咐下去的,效果果然立竿见影。温疾,这次你还能撑过去吗?

他并不担心温疾死后朝局会动荡。这些年,他早已暗中培养了几个备用的“智囊”,虽不及温疾算无遗策,但也足以维持朝堂运转。更何况,一个不受控制的智者,远比一个平庸的朝臣更危险。

他现在更关心的,是澹台樾的反应。

果然,天刚蒙蒙亮,澹台樾便不顾宫规,直接闯到了紫宸殿外求见。

“皇兄!温大人她……”澹台樾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惊慌与担忧,眼圈微红,仿佛真是为了国之栋梁即将陨落而痛心。

皇帝冷冷地看着她:“皇妹消息倒是灵通。”

澹台樾心中一沉,知道皇帝这是在试探,连忙道:“臣妹也是刚刚听闻太医署动静颇大,打听之下才知是温大人……皇兄,温大人乃朝廷重臣,智谋无双,若就此……实乃朝廷巨大损失啊!还请皇兄派遣太医,全力救治!”

皇帝盯着她,缓缓道:“朕已派了最好的太医前去。至于能否救回,就看她的造化了。”他话锋一转,“皇妹似乎对温大人的安危,格外上心?”

澹台樾心头狂跳,面上却强自镇定:“皇兄明鉴,臣妹只是……只是惜才罢了。温大人之才,百年难遇,若就此殒没,实在可惜。”她低下头,掩去眸中的真实情绪。

皇帝沉默片刻,忽然摆了摆手:“朕知道了。皇妹先退下吧,温疾之事,朕自有分寸。”

澹台樾不敢再多言,只得躬身退下。走出紫宸殿,她的后背已被冷汗浸湿。皇帝那冰冷的眼神,仿佛早已看穿了一切。

她知道,温疾这次突如其来的“病危”绝非偶然。定是皇帝动了手!而皇帝对她的怀疑,也已到了顶点。

她必须立刻想办法,既要保住温疾的命,又要打消皇帝的杀心,至少……暂时打消。

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温府之中,太医们进进出出,皆是摇头叹息。温大人脉象紊乱微弱,毒入膏肓,已是回天乏术之兆。

消息传出,朝野上下,一片哗然。有人惋惜,有人窃喜,更有人,开始暗中盘算着后温疾时代的朝局走向。

所有人都以为,这位算无遗策的温大人,这次是真的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唯有躺在病榻上,气息奄奄的温疾,在无人察觉的角落,那极浅金色的眸子深处,一丝冰冷的、不屈的光芒,如同暗夜中的寒星,始终未曾熄灭。

皇帝以为他赢了。

但这场博弈,才刚刚进入最凶险的中盘。

上一章 冰蚕丝缕 疾骨最新章节 下一章 十日幽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