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疾骨
本书标签: 古代  Le双女主  双女主     

暗涌京华

疾骨

墨鸦离去后,房间内重归寂静,唯有烛芯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以及温疾压抑的低咳在空气中回荡。她靠在床头,指尖反复摩挲着那枚触手温凉的星辰令,浅金色的眸子深处,是翻涌不息的情绪浪潮。

隐楼……前朝遗泽……少主……

这些词汇在她脑海中盘旋,交织成一张巨大而复杂的网。她孤独行走了太久,骤然得知身后竟站着这样一股庞大的阴影力量,一时间竟有些恍惚,仿佛置身梦境。然而,体内那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她存在的剧痛,以及手中令牌沉甸甸的质感,都在清晰地告诉她——这是现实。

一股久违的、近乎灼热的力量,从她近乎枯竭的心田深处滋生出来。那不是武力,而是一种名为“希望”的东西。复国之路,不再是她一人踽踽独行的绝路,她的身后,有了千军万马, 还有澹台樾。

但狂喜之后,是极致的冷静。她深知,权力是一把双刃剑,隐楼的归附是天大的助力,却也带来了更复杂的局面和更沉重的责任。如何运用这把暗刃,而不被其反噬?如何平衡与澹台樾日益紧密的关系,而不暴露这最核心的秘密?这些都是她必须立刻思考的问题。

尤其是澹台樾……

想到那个在她最绝望时伸出援手,此刻仍在为她奔波筹谋的女子,温疾的心绪便复杂难言。信任如同幼苗,在生死边缘悄然滋生,她不愿轻易摧毁。但隐楼之事,关乎前朝复辟的核心机密,牵连甚广,一旦泄露,便是万劫不复。在尘埃落定之前,她不能冒任何风险。

“咳咳……”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袭来,喉头腥甜上涌。她取过绢帕掩住唇,雪白的绢布上再次晕开刺目的暗红。隐楼的归来带来了希望,却无法立刻解除她身体的危机。皇帝澹台睿所下的“跗骨缠魂”,依旧是悬在她头顶的利剑。

她必须尽快拿到隐楼那份残缺的药方,哪怕只能缓解,也能为她争取更多的时间。

接下来的几日,温疾在别院中深居简出,安心养伤。有了隐楼这重保障,她的心境平复了许多,配合着澹台樾寻来的名医诊治和珍稀药材调理,伤势恢复的速度似乎快了一线,至少,那濒死的灰败之气渐渐从脸上褪去,虽然依旧苍白虚弱,却总算有了几分活气。

澹台樾敏锐地察觉到了她这种细微的变化,只当是她脱离了生命危险后心境开阔所致,心中颇为欣慰,照料得更加尽心。

这日,澹台樾从宫中回来,眉宇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凝重。

“怎么了?”温疾靠坐在窗边的软榻上,身上盖着厚厚的绒毯,手中捧着一卷书,见她神色有异,便放下书卷问道。窗外秋色渐深,几片梧桐叶打着旋儿飘落。

澹台樾走到她身边坐下,揉了揉眉心:“今日朝堂上,皇帝下旨,要重修东郊皇陵,为太后祈福祝寿,工程浩大,耗费甚巨。户部钱粮吃紧,几位老臣出言劝阻,却被皇帝斥为不忠不孝,当场罢黜了一人。”

温疾闻言,浅金色的眸子微眯。重修皇陵?太后寿辰固然是个借口,但更深层的原因,恐怕是皇帝想借此机会,一方面彰显孝道,控制太后一系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这庞大的工程,将国库的钱粮和人力牢牢抓在手中,同时……或许还能从中攫取巨额利益,填充他自己的私库,或是收买人心。

“主持工程的人选定了吗?”温疾声音平静。

“定了。”澹台樾语气带着一丝冷嘲,“是工部侍郎赵汝成,皇帝新提拔的心腹,也是个善于钻营、贪得无厌之徒。”

温疾点了点头,不再多言,心中却已开始飞速盘算。重修皇陵,工程浩大,涉及采买、征役、银钱流转等各个环节,其中可操作的空间极大。这既是皇帝的敛权敛财之举,也未尝不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

她需要更多的信息,关于赵汝成,关于皇陵工程的预算、规划,关于可能涉及的各方势力……

这些,隐楼应该能提供。

是夜,当别院陷入沉睡,温疾按照与墨鸦约定的隐秘方式,在窗台特定的位置放下了一枚作为信号的白色石子。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一道黑影便如同融入夜色般出现在房间内,正是墨鸦。

“少主。”墨鸦单膝行礼。

“起来说话。”温疾倚在床头,声音依旧带着病弱的沙哑,眼神却锐利如初,“两件事。第一,解毒药方何在?”

墨鸦立刻从怀中取出一个密封的铜管,双手奉上:“此乃楼主亲自整理抄录的残缺药方,以及楼中几位毒术大家的研究心得。其中几味主药极为罕见,楼主已命人全力搜寻。”

温疾接过铜管,指尖微微用力。这里面,承载着她延续生命的希望。“尽快寻到药材。”

“是。”

“第二件事,”温疾抬眸,目光清冷,“动用隐楼在京中的所有力量,严密监控工部侍郎赵汝成,以及东郊皇陵重修工程的一切动向。我要知道他所有的关系网,工程款项的每一笔流向,经手之人,以及……他所有的污点证据。”

墨鸦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毫不犹豫地应道:“属下明白,即刻去办。”

“记住,绝对隐秘,不可惊动任何人,尤其是……宫中那位,以及……”温疾顿了顿,“长公主殿下。”

墨鸦深深看了温疾一眼,低头道:“属下谨记。”

黑影再次悄无声息地消失。

温疾打开铜管,取出里面的绢纸,就着昏暗的烛光仔细阅读起来。药方果然残缺不全,缺少了几味关键的药材记载,但其中提及的解毒思路和辅助药材,却让她眼前一亮,与她之前的某些推测不谋而合,甚至提供了更精妙的化解之法。隐楼数代积累,果然不容小觑。

她将药方小心收好,心中稍定。有了方向,总比盲目摸索要好。

隐楼的效率极高。

不过三五日功夫,关于赵汝成和皇陵工程的大量情报,便开始通过隐秘渠道,源源不断地呈送到温疾手中。

赵汝成,寒门出身,靠着溜须拍马和投机钻营爬上工部侍郎之位,为人贪婪好色,手段卑劣。他不仅与京城几个大商号关系密切,暗中操控着部分建材采买,更与几位皇子、宗室子弟有过不清不楚的银钱往来。皇陵工程预算高达白银八百万两,其中虚报、浮夸之处甚多,初步估算,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款项可能被层层盘剥,中饱私囊。

而工程的监工、账房等关键职位,也大多被赵汝成的亲信或各方势力塞进来的人把持。整个工程,就像一块散发着诱人香气的巨大肥肉,吸引着无数蠹虫蜂拥而至。

温疾看着这些触目惊心的情报,唇角勾起冰冷的弧度。澹台睿想借此巩固权势,却不知这工程早已从根子上烂掉,成了滋生腐败的温床。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她需要将这些证据,以一种恰到好处的方式,递到能够利用它的人手中。这个人,不能是她,也不能是明显与她对立的势力。最好,是能让皇帝自己“发现”,或者由某个看似中立、实则……可以利用的人揭发。

她的目光,落在了情报中提及的一个人名上——御史中丞,魏徵。

魏徵此人,年近五旬,性情刚直不阿,是朝中有名的清流领袖,素来看不惯赵汝成这等佞臣。更重要的是,他并非任何皇子或派系的铁杆,只忠于他所认定的“朝廷法度”和“帝王”。若能让他拿到确凿证据,他定会不顾一切地上奏弹劾。

但如何将证据送到魏徵手中,而不引起怀疑?

温疾沉吟片刻,心中有了计较。她提笔,以一种模仿市井匿名举报的粗劣笔迹,将赵汝成几桩最容易被查实、也最令人发指的贪墨行为,例如克扣役夫工钱致人死亡、以次充好采购劣质石料等的内容写了下来,并附上了一些看似无意中留下的、指向关键证人或账本存放地点的模糊线索。

她并不指望靠这份粗糙的举报信就能扳倒赵汝成,这只是投石问路,意在引起魏徵的注意,让他自己去深入调查。以魏徵的性格和能力,只要他盯上了赵汝成,就不愁挖不出更多的猛料。

这封匿名信,通过隐楼的手段,被“偶然”地送到了魏徵府上一位负责采买、颇得信任的老仆手中。

接下来的日子,京城表面平静,暗地里却因皇陵工程和各方势力的角逐而暗流汹涌。

温疾在别院中,一边按照隐楼提供的药方尝试调理身体,一边密切关注着朝堂动向。那残缺药方配合澹台樾寻来的珍稀药材,效果竟出奇的好。虽然无法根除“跗骨缠魂”,却成功地压制住了毒性最猛烈的部分,让她咳血的次数明显减少,精力也恢复了一些,至少不再像之前那样终日昏沉。

澹台樾见她气色一日好过一日,欣喜不已,只道是太医医术高明和自己寻来的药材起了作用,却不知那最关键的药方,源自于那股悄然归附的黑暗力量。

与此同时,隐楼的情报网络开始发挥巨大的作用。不仅仅是赵汝成和皇陵工程,朝中各部院、各位重臣的动向、隐秘、把柄,甚至皇宫大内的一些风吹草动,都开始以各种形式汇总到温疾这里。她如同一个隐藏在幕后的棋手,面前摆着一张无比详尽的棋盘,对各方势力的了解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

她通过这些情报,发现二皇子与兵部侍郎过往甚密,似乎在暗中拉拢京畿驻军的将领;三皇子则与吏部官员走得近,意图在下次官员考核中安插亲信;而皇帝本人,除了沉迷丹道追求长生之外,似乎也对几位成年皇子的动作有所察觉,暗中亦有制衡之术……

这潭水,比她想象的还要浑。

她也留意到,澹台樾的势力在稳步扩张。她利用北疆军功和长公主的身份,结交了不少实权将领和年轻官员,形成了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而且,澹台樾行事颇有章法,并非一味蛮干,懂得韬光养晦,借力打力。皇帝虽然忌惮,但暂时也找不到明显的错处来发作。

温疾心中暗暗点头。澹台樾的成长速度,超出了她的预期。这位盟友,比她想象的更加可靠,也……更加危险。因为她们的目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终将背道而驰。

就在这种复杂的局势下,魏徵那边终于有了动静。

在收到匿名信后,这位以刚直著称的御史中丞果然没有辜负温疾的期望。他不动声色,暗中调动了自己的关系和力量,顺着那模糊的线索追查下去。不过半月,便掌握了赵汝成贪墨工程款项、草菅人命的数项确凿证据!

这一日,魏徵手持奏本,于早朝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慷慨陈词,将赵汝成的罪状一一揭露,证据确凿,字字铿锵!

“陛下!赵汝成身为朝廷命官,主持皇陵要务,不思尽忠报效,反而贪墨巨款,以次充好,克扣工钱,致役夫死伤数十人!其行径之卑劣,令人发指!若不严惩,何以正朝纲?何以慰民心?何以对列祖列宗在天之灵?!”

魏徵声若洪钟,跪伏在地,双手将弹劾奏章高高举起。

朝堂之上,一片死寂。

赵汝成面如死灰,瘫软在地,连辩解的力气都没有。

龙椅上的皇帝澹台睿,脸色铁青,握着扶手的手指因为用力而骨节发白。他死死地盯着跪在下面的魏徵,又扫过噤若寒蝉的群臣,胸膛剧烈起伏。

他当然知道赵汝成不干净,但他需要这条听话的狗来帮他办事,来帮他敛财!他没想到,魏徵这个老顽固,竟然敢如此不留情面,将这一切赤裸裸地揭开在朝堂之上!这打的不仅是赵汝成的脸,更是他皇帝的脸!

“证据……确凿?”皇帝的声音仿佛从牙缝里挤出来。

“人证物证俱在!臣已命人看管,随时可供陛下查验!”魏徵昂首道。

皇帝沉默了。众目睽睽之下,证据确凿,他若强行保下赵汝成,必将尽失人心,坐实昏聩之名。

“好……好一个赵汝成!”皇帝猛地一拍龙椅,怒极反笑,“枉朕如此信任于你!来人!将赵汝成革去官职,打入天牢,交由三司会审!严查其所有罪状,不得有误!”

“陛下圣明!”魏徵及一众清流官员齐声高呼。

赵汝成如同死狗般被拖了下去。

皇帝看着底下“山呼圣明”的臣子,心中却没有丝毫快意,只有一股冰冷的怒火在燃烧。他感觉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暗中推动着这一切。是那些和他作对的皇子?还是……其他什么人?

他的目光下意识地扫向御阶旁神色平静的澹台樾,又掠过那些低着头、看不清表情的臣子。

这京城的水,是越来越深了。

退朝后,皇帝独坐御书房,脸色阴沉得可怕。

“查!给朕查清楚!魏徵是怎么拿到那些证据的?背后是谁在指使?!”他对侍立一旁的密探头子低吼道。

“是,陛下!”

别院中,温疾很快通过隐楼的渠道,得知了朝堂上发生的一切。

事情的发展,完全在她的预料之中。赵汝成倒台,皇陵工程暂时陷入停滞,皇帝吃了个闷亏,威望受损。而这一切,都未曾牵扯到她分毫。

她站在窗前,看着庭院中凋零的秋色,轻轻咳嗽着。削瘦的背影在宽大的衣袍下更显单薄,但那双浅金色的眸子里,却映着窗外清冷的天光,深邃而平静。

这只是开始。

拔掉赵汝成这颗钉子,只是搅浑水的第一步。接下来,她需要利用隐楼的力量,继续在暗中布局,挑动各方矛盾,削弱澹台睿的统治根基,同时……也要想办法,拿到那唯一能彻底解除她身上枷锁的——完整解药。

她摊开手掌,看着自己苍白纤细、却仿佛蕴含着无形力量的手指。

棋盘已经铺开,棋子也已就位。

这场关乎生死、关乎江山社稷的博弈,她将以这病弱之躯,执子前行。

京华的天空,风云渐起。而真正的风暴,还隐匿在更深沉的暗涌之下,蓄势待发。

上一章 隐楼归心 疾骨最新章节 下一章 夜访魏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