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泽对他的的关注可远远不止对工作内容的层层加码。
顾明认为他就如同一个经验老到的猎手,深知要瓦解猎物的心理防线,必须侵入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制造出一种无所遁形的压迫感。
李承泽开始有意无意的不断拉近与顾明的距离,每一次出现像一颗投入顾明心湖的石子,激起一片的涟漪。
技术部的开放式办公区,原本是码农们的自在天地,充斥着键盘敲击声、轻微的讨论声以及咖啡和零食的味道。
但李承泽的到来,总是能瞬间改变这片区域的“磁场”。
他不需要说话,甚至不需要刻意制造动静,只需那挺拔冷峻的身影出现在入口处,就仿佛一股西伯利亚冷空气席卷而来,所到之处,温度骤降,声音戛然而止。
他出现的时机往往“恰到好处”。
有时是午休刚过,大家还带着些许慵懒,泡杯咖啡,闲聊几句。
李承泽会突然带着一两位同样西装革履且表情严肃的高管下来“实地考察工作环境”或“关心一下大家的状态”。
他的脚步沉稳,在一排排工位间缓慢穿行,高管们低声介绍着部门情况,李承泽偶尔颔首,目光却像雷达一样扫过。
他的路线,总会“巧合”地经过顾明的工位区域。
有时会停下脚步,看似随意地瞥一眼顾明显示器上密密麻麻的代码或正在运行的复杂程序界面。
那目光停留的时间或许只有两三秒,但对顾明而言,却漫长如一个世纪。
他能感觉到那视线如同实质,划过他的后颈,让他寒毛直竖,敲击键盘的手指也会在那目光下变得无比僵硬。
李承泽从不在这时提问,只是看,然后移开目光,继续前行,留下顾明一个人心脏狂跳,半天无法集中注意力。
更多的时候,是在下班后,顾明因为那些额外指派的“重点任务”而不得不留下来加班。
当办公室的人渐渐走空,灯光一排排熄灭,只剩下他所在区域还亮着时,那种被窥视的感觉会尤其强烈。
每当在他感到疲惫,抬起头活动一下僵硬的脖颈时,眼角的余光会猛地捕捉到在不远处,通往管理层办公室的走廊尽头,一个身影静静地伫立在阴影与光亮的交界处。
是李承泽。
他似乎刚结束一场会议正要离开,身边还跟着助理。
但他停在了那里,侧对着办公区,似乎在聆听助理的最后汇报,又仿佛只是在沉思什么。
走廊昏暗的光线勾勒出他冷硬的侧脸轮廓和挺拔的身姿,如同一尊冰冷的雕塑。
顾明无法确定他是否在看着自己,但那身影本身的存在就是一种巨大的心理威慑。
他立刻像被烫到一样飞快地低下头,假装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但他还是能感觉到那道目光,穿透数十米的距离,落在他背上,持久且充满了审视的意味。
几分钟后,当他再壮起胆子偷偷抬眼望去时,走廊尽头往往已经空无一人,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他压力过大产生的幻觉,但这种“幻觉”出现的频率太高了,高到让他无法自欺欺人
最让顾明感到窒息的一次是在茶水间的偶遇。
那是一个下午,顾明因为前一晚熬夜赶工,精神不济,想去冲一杯浓咖啡提神。
茶水间里空无一人,只有咖啡机嗡嗡作响。
他刚接好咖啡,转过身,差点撞上一个结实的胸膛。
李承泽不知何时走了进来,正站在他身后,距离近得几乎能让他闻到对方身上那股冷冽的雪松味的气息。
顾明吓得手一抖,滚烫的咖啡险些溅出来,慌忙后退一步,后背抵住了冰冷的料理台。
“李……李总。”他声音干涩,心跳快得不像自己。
李承泽似乎也没料到距离这么近,他的目光在顾明瞬间僵硬的脸上停留了一秒,深邃的眼底掠过难以捕捉的情绪,但立刻又恢复了往日的冷漠。
他微微颔首,侧身让开一点空间,自己去接热水。
狭小的空间里,弥漫着咖啡的香气和一种极度尴尬的沉默,只有热水流入杯子的声音。
顾明恨不得立刻逃离此地,但却被对方的问话打断步伐,只能无助地站在原地,低着头,盯着自己杯子里晃动的棕色液体。
“顾工程师也喜欢这个产地的咖啡豆?”李承泽忽然开口,声音在密闭的空间里显得格外低沉,带着共振敲在顾明的心上。
顾明愣了一下,才意识到他指的是行政部统一采购的某种价格不菲的咖啡豆。
“…还,还行,提神效果不错。”他几乎是机械地回答,其实脑子里还一片空白。
“嗯。”李承泽应了一声,拿起自己的白色瓷杯,里面只是清澈的白水。
经过顾明身边时,脚步微不可察地顿了一下,像是随口一提,声音平淡无波,“注意休息,黑眼圈有点重,公司的项目固然重要,但员工的身体同样是我的资产。”
语气依旧是那位理性、关怀下属的企业高管。
但“资产”这个词,以及那平淡语气下隐藏的仿佛洞悉一切的意味,让顾明感到拳头都硬了。
到底是谁让他黑眼圈这么重的?这是专门到他面前挑衅他来得吧!
心里默默吐槽,但面上顾明只是把头垂得更低,含糊地应道:“谢谢李总关心。”
李承泽没有再说什么,端着杯子离开了。
直到他的脚步声彻底消失在走廊尽头,顾明才长长地吁出一口气,握着杯子的手心全是冷汗。
压迫感还是太强了,哪怕只是近距离的谈话,他都浑身不自在,回到自己工位上都还对刚才那个近距离心有余悸。
隔壁王皓悄悄凑过来挤眉弄眼道:“你前脚刚进去,李总后脚就跟进来,你们聊什么呢?”
顾明和他关系好,知晓他最是八卦,无奈扶额,“没什么?就是调研下这新采购的咖啡豆好不好喝。”
本以为他听了会熄声,谁知更来劲了,“你不知道这个咖啡豆是李总亲自挑选的,价格可贵了,咱们以前哪能喝上这种高品种咖啡,还问你好不好喝,不会是专门给你买的吧?”
顾明露出荒唐的神情,“开什么玩笑?只是恰巧在茶水间碰到我了,顺嘴就问了。”
王皓也觉得是自己想的太多,歇了八卦的心,认真工作去了。
顾明心里嘀咕:还专门给他买的,李承泽巴不得他工作再多点,猝死他算了。
如果说工作上的压榨和距离上有意无意的逼近是顾明可见的,那么了解他的喜好就如同银行卡密码被泄露出去,这种无形的监视更让顾明感到毛骨悚然,仿佛自己的生活成了一个单向透明的鱼缸,而李承泽正站在缸外,冷静地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
那次项目聚餐,是行政部为了庆祝公司某个里程碑而组织的,订在一家以创意菜闻名的餐厅。
李承泽竟出乎意料地答应了出席,他的到来,让原本轻松的聚餐氛围瞬间变得拘谨起来。
大圆桌上,美酒佳肴,气氛却有些凝滞,大家轮流敬酒,说着场面话,李承泽也只是淡淡回应,浅尝辄止。
轮到再次加菜时,服务员拿着菜单恭敬地询问各位的忌口和偏好。
问到李承泽时,他报了几个清淡的菜名,符合他一贯给人的冷感印象。
然后,他像是忽然想起什么,目光随意地扫过全场,在顾明的方向几乎没有停留,便用一种极其自然的语气,对服务员补充了一句:“顾工程师好像不太能吃辣,点了些清淡的菜品,照顾一下。”
“轰”的一声,顾明只觉得一股血涌上头顶,耳边所有的声音瞬间远去。
本来活跃起来的气氛突然又诡异地安静了一下,所有人的目光,或好奇、或探究、或微妙地,齐刷刷投向他。
顾明拿着筷子的手僵在半空,他不吃辣,这是个极其私人的饮食习惯,甚至很多和他相处多年的同事都未必清楚记得。
他也从未在公司的任何表格、任何正式场合提及过这一点,而李承泽就这样当众提出来,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多么亲密无间的好兄弟。
那一刻,他只能在那一片寂静中,强行挤出一个僵硬难看的笑容,对着李承泽的方向含糊地点点头:“谢……谢谢李总关心。”声音干涩得像是砂纸摩擦。
李承泽只是淡淡颔首,仿佛做了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便将注意力重新放回了菜单上。
但那句轻飘飘的话,无论是给聚餐的同事还是顾明都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这些小事,一桩桩,一件件,累积起来,让同事们逐渐都开始讨论李承泽对顾明的关心真的只是简单的对人才重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