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青锋引:少年行
本书标签: 古代 

第二十二章 北境新局与江湖归心

青锋引:少年行

春风翻越黑石关的城楼时,沈青砚正站在关下的田埂上。新翻的泥土带着湿润的气息,流民们牵着耕牛穿梭在田垄间,孩童们提着竹篮跟在身后,捡拾遗漏的种子。不远处,苏轻寒带着医童们搭建的“惠民药庐”已初具规模,青灰色的屋顶在一片新绿中格外醒目。

“将军,这是今年的春耕进度表。”楚星河策马而来,手中的册子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数字,“五千亩荒地已开垦完毕,种子播种率达九成,流民们都领到了朝廷发放的粮种补贴,积极性很高。”

沈青砚接过册子,目光落在“牛羊存栏数”一栏上,嘴角泛起笑意:“陈老将军从漠北带回的改良羊种很适应北境气候,年底就能出栏,到时候百姓的收入又能多一笔。”他抬头望向草原深处,“秦寨主那边怎么样了?商道打通了吗?”

“打通了!”秦峰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骑着一匹壮马,身后跟着几个牵着骆驼的西域商人,“这几位是从龟兹来的商人,愿意以高价收购我们的皮毛和药材,还带来了西域的葡萄种子和纺织技术。”

领头的西域商人上前,用半生不熟的汉话拱手道:“沈将军威名远扬,龟兹王特意嘱咐我们,要与北境建立长久贸易。只要商道安全,我们每月都会来黑石关交易。”

沈青砚回礼道:“放心,北境会派骑兵护送商队,保证沿途安全。”他转头对秦峰道,“尽快在关隘西侧建一座交易市场,安排专人管理,绝不能让奸商欺瞒百姓。”

秦峰应下,带着西域商人去查看场地。楚星河看着两人的背影,低声道:“商道打通后,黑石关的经济活了,但也引来不少江湖势力的注意。最近有消息说,‘断魂楼’的人在关外设了据点,似乎想插手皮毛生意。”

“断魂楼?”沈青砚眉头微蹙,这是江湖上新兴的势力,以心狠手辣著称,据说背后有前朝旧臣资助,“他们敢来北境撒野,就得有承担后果的准备。你派一队精锐,摸清他们的据点位置,先礼后兵,若不肯退走,就彻底铲除。”

三日后,楚星河带回消息:断魂楼不仅不肯退走,还打伤了两名负责护送商队的士兵,抢走了一批皮毛。“他们的据点设在三十里外的‘野狼谷’,约有两百人,首领是个外号‘鬼见愁’的刀客,据说刀法快如闪电。”

沈青砚当即下令:“集合五百骑兵,随我去野狼谷!”苏轻寒闻讯赶来,递给他一个瓷瓶:“这里面是‘麻痹散’,遇风即散,对付多人混战很有效。小心些,断魂楼的人据说擅长用毒。”

野狼谷两侧是陡峭的山崖,谷底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正是断魂楼选择在此设点的原因。沈青砚率骑兵抵达谷口时,十几个手持弯刀的汉子正守在入口,看到大队人马,立刻吹起号角示警。

“沈青砚,你敢闯断魂楼的地盘,是活得不耐烦了?”鬼见愁从谷内走出,他身材高瘦,脸上带着一道刀疤,手中的鬼头刀在阳光下泛着寒光。

“北境是朝廷的地盘,不是你们这些江湖败类撒野的地方。”沈青砚勒住马缰,“立刻交出抢来的皮毛,赔偿受伤士兵的损失,滚出北境,我可以饶你们一命。”

鬼见愁嗤笑一声,挥手道:“给我上!让他知道断魂楼的厉害!”谷内冲出数百名黑衣汉子,手持兵器朝着骑兵冲来。沈青砚眼神一冷,挥剑下令:“放箭!”

数十支裹着麻痹散的箭矢射出,烟雾弥漫中,冲在前面的黑衣汉子纷纷倒地,失去了行动力。骑兵们趁机冲锋,铁蹄踏过谷底,鬼头刀与长枪碰撞的脆响此起彼伏。沈青砚一马当先,长剑直指鬼见愁,两人瞬间缠斗在一起。

鬼见愁的刀法确实迅猛,刀风凌厉,招招直指要害。沈青砚将“破阵诀”内力运转到极致,长剑灵动飘逸,时而格挡时而反击。激战数十回合后,鬼见愁渐渐体力不支,露出破绽。沈青砚抓住机会,一剑挑飞他手中的鬼头刀,剑尖抵住他的咽喉。

“服了吗?”沈青砚的声音冰冷。

鬼见愁脸色惨白,却依旧硬气:“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想让我求饶,做梦!”

就在这时,谷外传来一阵马蹄声,陈武带着沈家旧部赶来支援。看到断魂楼的人已被制服,他勒住马缰道:“将军,太子殿下派来的使者到了黑石关,说有重要事情商议。”

沈青砚心中一动,对亲兵道:“把这些人押回关隘,严加看管。鬼见愁单独关押,我要亲自审问。”

返回黑石关时,太子使者已在中军帐等候。使者呈上一封密信,沈青砚展开一看,眉头渐渐紧锁——信中说,江湖上的“侠义盟”与“断魂楼”积怨已久,近日侠义盟盟主收到消息,断魂楼与漠北残余的雪狼族有勾结,想趁春耕之际再次袭扰北境,太子希望沈青砚能联合侠义盟,彻底清除这两股势力。

“侠义盟的人现在在哪里?”沈青砚问道。

使者回道:“盟主萧长风已带着核心弟子抵达黑石关附近,只等将军召见。”

沈青砚立刻让人请萧长风入帐。不多时,一个身着青衫的中年男子走进来,他面容儒雅,腰间悬着一柄长剑,正是侠义盟盟主萧长风。“沈将军,久仰大名。”萧长风拱手行礼,“断魂楼作恶多端,残害江湖同道,此次若能与将军联手将其铲除,实乃江湖之幸。”

“萧盟主客气了。”沈青砚回礼,“断魂楼与雪狼族勾结,不仅危害江湖,更威胁北境安危,联手剿除是应有之义。我已派人查明,断魂楼在漠北还有一处秘密据点,与雪狼族残余势力互通消息,我们可以兵分两路,同时出击。”

两人商议至深夜,最终确定计划:沈青砚率骑兵攻打漠北据点,萧长风带侠义盟弟子围剿野狼谷残余势力,陈武和秦峰留守黑石关,防止意外发生。苏轻寒则负责调配药品,为两路人马提供后勤保障。

次日清晨,两路队伍同时出发。沈青砚带着骑兵,再次踏入漠北荒原。春风已吹绿了草原边缘,却吹不散漠北深处的寒意。根据俘虏的供词,断魂楼的秘密据点设在“月牙泉”附近,那里水草丰美,易守难攻。

抵达月牙泉时,已是黄昏。据点由数十顶帐篷组成,外围有士兵巡逻,帐篷间插着断魂楼的黑色旗帜。沈青砚示意队伍隐蔽,自己则带着几名亲兵,悄悄摸向据点侦查。靠近后才发现,帐篷内不仅有断魂楼的人,还有不少雪狼族的士兵,他们正围着篝火喝酒,谈论着即将到来的袭扰计划。

“看来消息是真的。”沈青砚低声道,“等天黑后,我们从东西两侧同时进攻,放火烧毁帐篷,打乱他们的阵型。”

夜幕降临,漠北的风带着寒意。沈青砚一声令下,骑兵们分成两队,悄悄靠近据点。东侧的士兵点燃火把,朝着帐篷扔去,火焰瞬间燃起,照亮了夜空。西侧的骑兵同时冲锋,长枪刺向慌乱逃窜的敌人。

据点内一片混乱,断魂楼的人与雪狼族士兵互相推搡,争相逃命。沈青砚挥舞长剑,斩杀了几名负隅顽抗的首领,其余人见状,纷纷放下武器投降。战斗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便结束,共俘虏三百余人,缴获大量兵器和粮草。

就在沈青砚清点战果时,亲兵突然来报:“将军,萧盟主派人传来消息,野狼谷的残余势力已被清除,但鬼见愁趁乱逃脱,可能逃往了江南。”

“逃去江南了?”沈青砚皱眉,“看来断魂楼的根基不止在北境。”他对亲兵道,“立刻给太子殿下送信,告知情况,请求朝廷下令,在江南通缉鬼见愁。”

返回黑石关时,萧长风已在关隘等候。他带来了一个更重要的消息:断魂楼背后的资助者,竟是前丞相李斯年的儿子李默,此人一直隐居江南,暗中招兵买马,妄图为父报仇。

“李默?”沈青砚心中一震,“难怪断魂楼敢如此嚣张,原来是有靠山。”

萧长风点头道:“侠义盟在江南有不少眼线,已查明李默的落脚点在苏州的‘听雨轩’。只要将军一声令下,我们可以联合江南的江湖势力,将其铲除。”

沈青砚沉吟片刻,摇头道:“李默是朝廷要犯,理应由官府处置。我会奏请太子,派禁军前往江南,侠义盟可协助配合,但不可擅自行动,以免引发江湖与朝廷的冲突。”

萧长风赞同道:“将军考虑周全。侠义盟愿听候朝廷调遣,为维护北境安稳尽一份力。”

数日后,朝廷的旨意抵达黑石关:派禁军五千前往江南,由沈青砚暂代总指挥,联合侠义盟,缉拿李默与鬼见愁,彻底捣毁断魂楼的江南据点。

沈青砚接到旨意后,立刻开始准备。楚星河留守黑石关,陈武协助管理北境军务,秦峰负责商道安全,苏轻寒则带着医童随行,保障军队的医疗需求。临行前,沈青砚站在城楼之上,望着北境的草原与农田,心中满是不舍——这片土地刚迎来安稳,他却又要远行。

“放心去吧,我们会守好黑石关的。”楚星河拍了拍他的肩膀,“等你回来时,定能看到丰收的景象。”

苏轻寒递给沈青砚一个布包:“里面是预防江南湿热的草药,还有几瓶解毒剂,江南多瘴气,务必小心。”

沈青砚接过布包,紧紧握在手中,对众人道:“我走后,北境就拜托你们了。等处理完江南的事,我会立刻回来。”

带着五千禁军和百名侠义盟弟子,沈青砚踏上了前往江南的路途。队伍沿着新开辟的商道前行,沿途的百姓看到“镇北侯”的旗帜,纷纷焚香跪拜,感谢他为北境带来的安稳。

一个月后,队伍抵达苏州。江南的春色与北境截然不同,小桥流水,绿柳依依,亭台楼阁掩映在繁花之中。但沈青砚无心欣赏景致,抵达当日便与江南的禁军将领、侠义盟的江南分舵主召开军事会议,制定缉拿计划。

根据眼线的情报,李默的听雨轩位于苏州城外的太湖边,四周设有暗哨,院内还有不少断魂楼的高手守卫。沈青砚决定兵分三路:一路由禁军包围听雨轩,切断退路;一路由侠义盟弟子潜入,摸清院内布局;他亲自带一队精锐,在深夜发动突袭。

深夜的太湖格外宁静,月光洒在湖面上,泛起粼粼波光。沈青砚带着精锐,趁着夜色靠近听雨轩。侠义盟的弟子已在墙上打开一个缺口,示意里面安全。众人悄悄潜入,按照事先摸清的布局,朝着李默的书房摸去。

书房内灯火通明,李默正与鬼见愁商议事情,桌上摊着一张地图,上面标注着北境的防御部署。“只要我们联合江南的反清势力,再策反几个北境的将领,定能推翻朝廷,为丞相报仇!”李默的声音带着狂热。

“动手!”沈青砚一声令下,众人冲进书房。李默和鬼见愁猝不及防,想要反抗,却被早已埋伏好的士兵制服。书房内的地图和书信被悉数缴获,成为他们谋反的铁证。

缉拿李默和鬼见愁后,沈青砚下令查封听雨轩,搜捕残余的断魂楼成员。江南的百姓听说铲除了作恶多端的断魂楼,纷纷涌上街头,燃放鞭炮庆祝。侠义盟也因协助有功,得到了朝廷的嘉奖,萧长风被册封为“江南巡检使”,负责协调江南的江湖势力。

事情处理完毕,沈青砚拒绝了江南官员的挽留,带着队伍踏上返回北境的路途。途经苏州城时,百姓们夹道相送,手中捧着水果和点心,感谢他为江南除害。沈青砚坐在马背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无论是北境的牧民,还是江南的百姓,他们想要的不过是安稳的生活。而守护这份安稳,正是他的使命。

返回黑石关时,已是初夏。关下的农田里,小麦长势喜人,金黄的麦穗在风中摇曳;交易市场内人声鼎沸,西域的葡萄、中原的丝绸、北境的皮毛琳琅满目;惠民药庐前,苏轻寒正带着医童为百姓诊病,脸上洋溢着温柔的笑容。

楚星河、陈武和秦峰早已在关隘外等候,看到沈青砚平安归来,纷纷上前迎接。“将军,你可回来了!”秦峰笑着说,“今年的小麦预计能丰收,商队也带来了好消息,西域的国王想与北境建立邦交,派使者下个月就到。”

沈青砚点了点头,目光扫过熟悉的关隘和伙伴们的笑脸,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虽然江湖与朝堂的纷争从未停止,未来或许还会有新的挑战,但只要他们同心协力,只要百姓安居乐业,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当晚,众人在中军帐内设宴庆祝。酒过三巡,楚星河举杯道:“为北境的安稳,干杯!”

“为百姓的安康,干杯!”苏轻寒笑着举杯。

“为我们的伙伴,干杯!”秦峰和陈武同时举起酒杯。

沈青砚看着眼前的众人,举起酒杯,声音坚定:“为守护这片土地,干杯!”

酒杯碰撞的脆响在帐内回荡,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亮了每个人脸上的笑容。北境的风穿过帐帘,带着麦香与希望,预示着一个更加安稳美好的未来。而属于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在这片他们用热血和信念守护的土地上,书写着新的传奇。

上一章 第二十一章 雪夜密保与潜藏危机 青锋引:少年行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西域邦交与暗潮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