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木香巷记事
本书标签: 现代  现实主义 

第六章 烛光里的暗纹(续)

木香巷记事

陈磊踩着木梯往阁楼爬时,木板发出“吱呀”的轻响,像在应和楼下凿木的笃笃声。阁楼里积着薄灰,阳光透过气窗斜进来,把浮尘照得分明,空气里飘着老木料特有的、混着樟脑的温吞气息。他伸手推开堆在角落的旧帆布,底下露出个铁制工具箱,绿漆已经斑驳,锁扣上还刻着个“陈”字——是爷爷当年用的。

“爸说这箱子里有刨子和墨斗,都是老物件。”陈磊嘀咕着,指尖扣住箱沿,轻轻往上提。箱子比想象中沉,他刚挪开半步,就听见“哗啦”一声,几卷泛黄的图纸从箱缝里滑出来,散落在地板上。最上面那张画着榫卯结构图,边角卷了毛边,铅笔痕迹却依旧清晰,右下角歪歪扭扭写着“万青初学,1978”。

陈磊蹲下来捡图纸,指尖触到纸页的脆感,忽然看见图纸背面有几行小字。借着气窗的光凑近看,是父亲的笔迹:“今日教磊磊认格肩榫,他把凿子拿反了,手指磨红了也不哭,说要做能装宝贝的盒子。”字迹旁边画着个歪歪扭扭的小木盒,盒面还画了颗歪心——正是他十岁那年做的那个。

“原来爸当年记了这个。”陈磊喉结动了动,把图纸叠好塞进怀里,又去搬旁边的木料堆。堆顶放着块半大的香樟木,木纹里还嵌着几粒暗红色的漆点,他忽然想起小时候,自己趁父亲不注意,偷偷用红漆在木头上画小火车,被发现后非但没挨骂,父亲还笑着把那块木头顶在他头上:“咱们磊磊的火车,得嵌在香樟里,这样一辈子都香。”

楼下的凿木声停了,陈万青的声音传上来:“磊磊,阁楼里有个蓝布包,你找找,里面是你小时候攒的木屑。”陈磊愣了愣,果然在工具箱旁边摸到个褪色的蓝布包,打开一看,里面装满了细碎的香樟木末,还混着几片干枯的香樟叶,凑近闻,依旧有淡淡的清香——是他当年说要“留着当宝贝”的东西。

他抱着布包往下走时,正撞见林晓雨端着碗热粥进来,碗沿冒着白气。“陈大哥,物业刚把电恢复了,我煮了点粥,你们先垫垫。”林晓雨把粥放在工作台边,指着手机屏幕笑,“你看,咱们的视频火了,本地文旅局的人都留言了,说想把木坊列为‘老手艺展示点’,还问能不能帮陈师傅申请非遗呢!”陈万青正拿着那块刻好的松鹤纹木盒,闻言抬头,目光落在手机屏幕上,又转向陈磊怀里的蓝布包,嘴角的笑意深了些。陈磊把布包放在木案上,拿起粥碗递给父亲,自己也端了一碗,蹲在工作台边喝起来。热粥滑进胃里,混着楠木的清香和香樟的暖意,他忽然觉得,比自己陪客户喝的任何一顿山珍海味都暖。

“张经理那边,我明天去谈。”陈磊放下碗,指了指木盒上的暗纹,“我查了政策,老手艺传承场所能申请拆迁豁免,实在不行,咱们就把木坊的榫卯结构、老工具都记录下来,哪怕真要搬,也得带着这些根走。”他顿了顿,拿起旁边的砂纸,学着父亲的样子,轻轻打磨一块边角料,“爸,你教我凿榫卯吧,就像小时候那样。”

陈万青看着儿子笨拙却认真的动作,把手里的凿子递过去,指尖覆在他的手背上,一点点调整角度:“凿木得顺着木纹,就像做人,得守着心。你看这暗纹,‘松鹤’是表,‘平安’是里,咱们做手艺的,讲究的就是表里如一。”

烛光已经灭了,白炽灯的光洒在工作台上,把木盒上的纹路照得清清楚楚。林晓雨举着手机,镜头里,父子俩的手叠在一起握着凿子,香樟树下的工作台映着两人的影子,木案上的榫卯图纸、蓝布包里的木屑、爷爷的工具箱,还有那个裂了缝的小木盒,都静静地躺在光里,像一串牢牢嵌在一起的榫卯,把过去、现在和将来,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窗外的香樟树沙沙作响,晚风卷着樟叶的清香进来,落在陈磊刚打磨好的木头上。他看着父亲眼里的光,忽然明白,所谓的“日子过好”,从来不是赚多少 money、住多大的房子,而是像这榫卯一样,把该守的根守住,把该传的东西传下去,这样的日子,才够结实,够暖。

上一章 第五章 烛光里的暗纹 木香巷记事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七章 烛光里的暗纹(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