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同人小说 > 紫荆城异闻录
本书标签: 小说同人  女频  甄嬛传改编   

第二章 碎玉初定

紫荆城异闻录

---

第二章:碎玉初定

雍正元年的秋意,在甄府的书斋里,凝结得比窗外更深重。

烛火不安地跳跃着,将甄远道的身影拉扯得忽长忽短,投在满墙的书架上,如同幢幢鬼影。他望着眼前即将踏入那吃人牢笼的长女,千言万语堵在喉间,最终化作一声沉过一声的叹息。

“嬛儿,”他终是开口,声音带着被岁月和秘密磨损后的沙哑,“紫禁城,那是九重天阙,也是无间地狱。一入宫门,步步荆棘,生死荣辱,皆系于帝王一念之间,更系于……那无数双盯着你的眼睛。”他顿了顿,目光掠过甄嬛沉静的眉眼,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痛楚,“为父思虑再三,你孤身一人,断难应对。流朱性子跳脱,机敏伶俐,可为你察言观色,应对急变;浣碧……她心思细腻,处事沉稳,有她在你身边周全打点,为父方能稍安。”

甄嬛微微颔首,父亲话语中的凝重她感同身受。“父亲放心,女儿明白。流朱浣碧自小与我一同长大,名虽主仆,情同姐妹。有她们在身边,女儿便不是孤身一人,心中也有个倚仗。”

“情同姐妹……”甄远道重复着这四个字,脸上却无半分宽慰,反而更添了一层深重的阴霾。他猛地攥紧了拳,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仿佛在与内心某个巨大的秘密搏斗。书房内陷入一片死寂,只听得见烛芯噼啪的轻微爆响,以及窗外愈发凄紧的风声。

良久,他像是耗尽了所有力气,颓然松开了手,目光复杂地看向甄嬛,那眼神穿透了她,仿佛在凝视另一个遥远而模糊的影子。“嬛儿,有些事,为父瞒了你,也瞒了你母亲……多年。本以为这个秘密会随我埋入黄土,可如今你要进宫,前路莫测,我……我不能让你毫不知情地去应对。”

他深吸一口气,每一个字都说得异常艰难:“浣碧……她并非寻常的婢女。她……她是你的妹妹,你同父异母的……亲妹妹。”

“什么?!”

甄嬛豁然抬头,一双明眸瞬间睁大,里面写满了惊涛骇浪般的难以置信。她死死盯着父亲,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位自幼崇敬的严父。脑海中,无数被忽略的细节如同潮水般翻涌而上——父亲对浣碧那份偶尔超乎寻常的、带着愧疚的关照;浣碧眉眼间那与自己若有似无的一丝相似;她那份不同于流朱毫无保留的赤诚、总是深藏于心带着敏感与倔强的神情……原来,那并非少女心事,而是血脉深处无法言说的隐痛!

震惊如同冰水,瞬间浇透了四肢百骸。随即涌上的,是对母亲多年竟被蒙在鼓里的心疼,是被至亲隐瞒多年的愕然与刺痛。然而,这些激烈的情绪最终都被一股更强大、更沉甸甸的力量压了下去——那是责任。在这即将踏足的、充满未知凶险的龙潭虎穴之中,她不仅肩负着甄氏一族的荣辱兴衰,更背负起了一个流着相同血脉的、隐秘的妹妹的未来与性命。

书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烛火摇曳得更加厉害,将父女二人沉默对峙的身影投在墙上,扭曲变形。

最终,甄嬛缓缓垂下眼睫,将所有翻腾的情绪死死压下,再抬起时,眸中已是一片深不见底的平静,只是那平静之下,潜藏着唯有她自己知晓的波澜。“父亲,”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女儿……知道了。”

她没有追问细节,没有责怪父亲,甚至没有流露出过多的情绪。这超乎年龄的冷静与克制,让甄远道心中既感欣慰,又涌起更深沉的酸楚与愧疚。

“我会……”甄嬛顿了顿,那个称呼在舌尖滚动片刻,终究还是咽了回去,化作一句承诺,“照顾好她。”

次日,天色未明,宫中的旨意便已抵达甄府。

宣旨太监尖细的嗓音划破了清晨的宁静,定下了入宫之期,规格体面,赏赐亦算丰厚。然而,真正在甄府乃至京城官宦圈中引起暗涌的,是旨意中附带的一项恩典——皇帝竟特意指派了曾在御前侍奉、如今在教导规矩上极有体面的芳若姑姑,前来甄府,亲自指导甄嬛宫中礼仪。

这殊荣,如同在看似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涟漪迅速扩散开来。芳若姑姑如期而至,举止沉稳得体,教导礼仪一丝不苟,严谨到近乎苛刻。但那双阅尽宫廷风云、洞察世情的眼睛,在偶尔掠过甄嬛的面庞时,会闪过一丝极淡的、难以捕捉的复杂神色,那里面有关切,有审视,更有一种……近乎怜悯的无奈。

她在教授跪拜、行走、言谈举止的间隙,会似无意又似有意地提点几句,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

“小主容貌清丽,性情温婉,皆是上乘之选,只是宫中……有时过于出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未必是福。”

“翊坤宫那位主子,”她提到华妃时,语气微不可察地一顿,“性子最是刚烈果决,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尤不喜旁人分润恩宠。小主日后若见了,当格外恭敬谦卑,万事退让三分,或可保全。”

“皇后娘娘母仪天下,素来宽厚待下,是六宫典范。只是近来凤体时常违和,静心礼佛,许多琐碎事务,多是华妃娘娘协理操持。”

每一句,都像是一块冰冷的拼图,悄然拼凑出后宫那看似富丽堂皇,实则权力交织、危机四伏的狰狞轮廓。甄嬛垂首静听,心中那本空白的《紫禁城异闻录》上,除了对那无形规则的揣测,又添了几笔对“人”、对势力格局的冷静观察与记录。她知道,芳若姑姑这些提点,本身就是一种需要破译的信息。

与此同时,翊坤宫内,椒房之香馥郁袭人,却丝毫掩不住那弥漫在空气中的、血腥的戾气。

华妃年世兰慵懒地斜倚在铺着白虎皮的贵妃榻上,指尖漫不经心地拨弄着一串价值连城的翡翠念珠。珠翠碰撞,发出清脆而冰冷的声响。心腹宫女颂芝正低声汇报着选秀的后续以及各府动向。

当听到皇帝竟派了芳若去甄家时,华妃那双妩媚含情的凤眸瞬间眯成一条细缝,凌厉的寒光乍现,如同淬毒的匕首。

“还没进宫呢,就这般抬举!”她冷哼一声,手中的念珠被猛地攥紧,翡翠相互挤压,发出令人牙酸的摩擦声,“夏冬春那个蠢货,空有跋扈,毫无头脑,一看便是皇后那老妇推出来充场面、吸引火力的棋子罢了。寻个由头,让她在皇上面前失仪,或是冲撞了哪位太妃,打发出宫便是,别让她蠢钝的血,脏了本宫的手。”

她顿了顿,语气愈发阴冷刻薄,仿佛毒蛇吐信:“至于那个甄嬛……哼,选秀那日便听闻,容貌像足了纯元那个早死的贱人!皇上怕是当时就上了心!好啊,本宫倒要看看,一个住在碎玉轩的美人,就算顶着那张死人的脸,又能翻起什么浪花!”

“碎玉轩?”颂芝微微一怔,下意识地重复道,“娘娘,那里地处偏僻,靠近宫墙,常年少见阳光,潮湿阴冷得很。而且……听说前朝有个失宠的妃嫔,在那里郁郁病殁后,就一直不太太平,宫人们私下都说那里阴气重,不太干净……”

“本宫就是要它不太平!”华妃嘴角勾起一抹残忍而快意的弧度,“地方偏,皇上去的就少,省得在本宫眼前碍眼!阴气重?正好!用那地方的阴寒鬼气,好好磋磨磋磨她那身不知所谓的‘福气’!去,就跟黄规全那奴才说,本宫觉得甄嬛性子沉静,不喜喧闹,碎玉轩清静,正适合她居住,让他们‘好好’地给本宫收拾出来!一应用度,也不必太过费心,够用即可。”

这轻飘飘的一句话,便定下了甄嬛初入宫廷的生存环境——一个被刻意安排的、集偏僻、阴森、简陋于一身的“冷灶”。

消息自然很快也传到了皇后的景仁宫。皇后正捻着一串乌木佛珠,听着剪秋的禀报,捻动佛珠的手指几不可察地顿了顿,眼底深处闪过一丝复杂的权衡与无奈。她自然洞悉华妃的恶毒用意,碎玉轩岂止是偏远简陋?那里……确实有些连她都不愿深究、讳莫如深的“旧事”和不好的传闻。她有心示好,卖个人情给这位看似颇有潜力、或许能用来制衡华妃的新人,但此刻为了一个尚未入宫、根基全无的官女子,去正面驳斥协理六宫的华妃,实属不智,甚至会过早暴露自己的意图。

“罢了,”她终是轻叹一声,语气带着惯有的温和与一丝恰到好处的无力感,对剪秋道,“华妃妹妹既然已做下安排,想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本宫也不好为这点小事驳了她的面子,伤了后宫和气。只是……碎玉轩久未住人,难免荒疏,一应用度份例,内务府需得仔细些,莫要太过短缺,委屈了甄官女子才是。”

这看似宽厚体贴的“谦让”,实则是权衡利弊后,将甄嬛彻底推入了华妃亲手划下的、那片已知的“险地”之中,也为自己日后可能的施恩,埋下了一个伏笔。

入宫之日,转眼即至。

皇家仪仗煊赫,旌旗招展,侍卫森严。甄嬛身着合体的官女子服制,与一众新晋宫嫔一同,踏入了那禁锢了无数青春、欲望与亡魂的森严紫禁城。高大的宫墙投下巨大的、令人窒息的阴影,将湛蓝的天空切割成狭小压抑的方块。空气中弥漫着陈年檀香、脂粉香气,以及某种更深沉的、仿佛浸透了无数悲欢离合的、难以言喻的陈旧气息。

她被引路的太监领着,穿过一道道沉重的宫门,走过一条条漫长的宫道。越往里走,周遭愈发安静,引路太监脸上最初那点程式化的热情也逐渐褪去,变得沉默而敷衍,眼神中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慢。

终于,在一处宫苑门前停下。门楣上,“碎玉轩”三个镌刻的十字已然有些暗淡,漆皮斑驳脱落,透着一股年久失修的荒凉。推开门扉,发出“吱呀”一声令人牙酸的钝响。庭院不算小,但显然疏于打理,杂草在石缝间顽强探头,几株本该娇艳的海棠也开得无精打采,花色黯淡。墙角背阴处,生满了厚厚一层湿滑的青苔,散发出泥土和腐朽的气息。殿内虽然明显匆忙打扫过,桌椅床榻一应俱全,却依旧驱不散那股子若有似无的霉湿气,混合着新刷桐木和油漆的味道,形成一种令人胸口发闷的不适感。

流朱心直口快,忍不住小声嘟囔道:“这地方……怎么这么偏,这么旧?瞧着比咱们府里下人住的院子还不如……”

浣碧则沉默地跟在甄嬛身后,一双美目默默打量着四周,从斑驳的廊柱到积尘的窗棂,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但更多的是某种深藏的、与甄嬛相似的冷静。她悄然上前一步,低声道:“小主,此地虽偏,倒也清静。只是这湿气……需得多备些艾草熏烤,被褥也要常晾晒才好。”

甄嬛站在庭院中央,秋日薄凉的阳光艰难地透过高大宫墙的阻挡,在青石板上投下零星斑驳的光影。她环视着这座即将成为她安身立命之所、也注定成为她第一个战场的宫苑。芳若姑姑隐晦的提点,华妃充满恶意的“安排”,皇后权衡之下的“谦让”,父亲告知的关于浣碧的身世秘密,以及自己那本刚刚开始记录、充斥着未知恐怖的《异闻录》……所有明枪暗箭,所有窥探目光,所有无声的较量与算计,似乎都最终汇聚于此,沉甸甸地压在这座名为“碎玉”的宫苑之上,压在她尚且单薄的肩头。

她知道,从双脚踏入这扇门的第一步起,她已不再是甄府那个可以承欢膝下、吟风弄月的大小姐,而是这后宫巨大棋局中,一枚看似被随意丢弃在角落、置于险地的棋子。

但,棋子,未必不能有自己的意志和步法。

甄嬛深深吸了一口气,那空气中混合的陈旧与新生、腐朽与希望的气息,刺激着她的神经。她转过身,面向流朱和浣碧,脸上露出一抹平静而坚定的笑容,那笑容如同穿透阴云的微光,瞬间驱散了几分周围的晦暗。

“地方是偏了些,旧了些,”她的声音清晰而平稳,带着一种初露的、不容小觑的锋芒,“但既来之,则安之。收拾一下吧,这里,以后就是我们的地方了。”

她抬头,目光掠过碎玉轩那略显低矮的殿顶,望向被宫墙切割成四方的、灰蓝色的天空。目光锐利,仿佛要穿透这重重砖瓦,看清那隐匿在辉煌宫殿背后的、真正的规则与杀机。

她的战场,已然划定。

而属于甄嬛的、一个“无忆者”对抗满宫“重生者”与无形“怪谈”的征途,就在这片偏远的、被诅咒的“碎玉”之地,正式拉开了血迹斑斑的帷幕。那本空白的《紫禁城异闻录》,正等待着用鲜血、智慧与勇气,填满它那注定惊心动魄的下一页。殿外,秋风卷起枯叶,打着旋儿,发出呜咽般的声响,似亡魂低语,又似命运无声的嘲弄。

---

---

上一章 第一章无忆者 紫荆城异闻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章 血色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