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月同舟
第三卷:支流纸船,生死同归
隔岸相望
暗河的权力洗牌终以苏昌河坐稳大家长之位落幕。慕雨墨凭借手腕肃清慕家内奸、稳住家族势力,最终接过慕家家主的令牌——只是那枚令牌握在手里,总带着几分冰冷的沉重。她没有再提与唐怜月的纠葛,只是在暗河支流旁选了一处院落,每日处理完族中事务,便会独自坐在河边,望着对岸的竹林发呆。
而河对岸的竹林里,不知何时多了一间竹屋。
是唐怜月。他平定唐门内乱后,辞去了天启四守护玄武使的职位,也卸下了唐门的繁杂事务,只带着几件旧物搬到了这里。竹屋简陋,却被打理得干净,屋前种着几株竹子,与当年他们初遇的竹林有几分相似。
每日清晨天还未亮,唐怜月便会坐在竹屋前,折一只纸船。他的指尖还留着常年练刃的薄茧,折纸时动作却格外轻柔,偶尔会从怀中取出一片晒干的竹叶——那是他当年从竹林初遇的地方捡来的,早已褪去青色,却被妥善收了多年——轻轻夹在纸船里,再将纸船放进河里,看着它顺着水流漂向对岸。
纸船漂到慕雨墨院前时,总会被她准时捞起。她坐在河边的石阶上,小心翼翼地展开纸船,取出里面的竹叶。有时竹叶上会有淡淡的墨痕,是唐怜月用指尖蘸着河水写的字,大多是“今日晴”“河面风大”之类的细碎叮嘱,字里行间却藏着说不尽的牵挂。
她从不会回信,只是看完后,会用蛛丝将纸船细细缠好,再点燃一支火折子,看着纸船在火光中化为灰烬。灰烬被风吹进河里,顺着水流漂向对岸,像是在无声地回应着河那边的人。
日子久了,这成了两人心照不宣的约定。无论晴雨,唐怜月的纸船总会准时漂来,慕雨墨也总会准时捞起、烧掉。他们从没有过跨越河流的见面,却在这日复一日的纸船往来里,将彼此的牵挂,都藏进了暗河的流水里。
有时慕雨墨会想,这样也好。隔着一条河,没有暗河的规则,没有唐门的束缚,只有纸船与竹叶,只有彼此的心意。她摸着袖中那枚刻着“唐”字的指尖刃——当年在暗河山门,她终究没舍得将它还回去——指尖传来的凉意,成了她在暗河的黑暗里,唯一的温暖。
而河对岸的唐怜月,每次看到河面上漂来的纸船灰烬,都会坐在竹屋前,望着对岸的方向,直到暮色降临。他知道慕雨墨安好,便足够了。只是偶尔,他会拿出那枚后来为她新铸的、刻着“墨”字的指尖刃,轻轻摩挲着上面的字迹,心里暗暗想:等暗河的风波再平息些,他一定要亲自划着船,将这枚刃送到她手里。
暗河的流水静静流淌,载着纸船与灰烬,也载着两人跨越岁月的牵挂,缓缓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