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不一样的大秦
本书标签: 穿越 

无题

不一样的大秦

连日来,灵溪跟着农官们在试验田忙碌,见农夫们用的犁还是笨重的直辕犁,需得三四个壮汉才能拉动,一天下来也耕不了半亩地,额上的汗珠砸在泥土里,洇出一小片湿痕。她看在眼里,心里渐渐有了个主意。

这日回到府中,灵溪找出一卷厚实的麻布,又寻来炭笔,凭着记忆里曲辕犁的构造,细细描画起来。她先画出犁身的整体模样,着重勾勒出那根能灵活转动的曲辕,又标注出犁铧的角度、犁壁的弧度,旁边用小字写明:“曲辕可省人力,一牛一犁足用;犁壁翻土更利,深浅可调。”

画完最后一笔,她轻轻吁了口气,将麻布卷好,快步走向扶苏的书房。

扶苏正在看农官呈上来的春耕报表,见灵溪进来,笑着抬头:“今日试验田那边可有新动静?”

“公子先看这个。”灵溪将布卷递过去,“我这几日看农夫耕地费力,想起师父曾提过一种农具,或许能省力些。”

扶苏疑惑地展开布卷,目光落在那幅曲辕犁的图样上。起初他只当是寻常农具,可看着看着,眉头渐渐舒展,眼中闪过震惊。那弯曲的辕木、倾斜的犁架,看似简单,却处处透着巧思——直辕犁需多人牵牛,这曲辕犁瞧着便能灵活转向,怕是真能省下半数人力。

“这……”他指着图上的曲辕,“如此设计,真能让一牛耕地?”

“是。”灵溪点头,指着犁壁解释,“您看这里,弧度比寻常犁壁更贴合泥土,翻土时能顺着力道走,不仅省力,还能把土块翻得更匀,利于作物扎根。”她又说起如何选材、如何锻造犁铧,虽用词浅显,却句句在理。

扶苏越看越心惊,握着布卷的手指微微收紧。他自幼接触农桑,深知农具改良对耕种的重要性。若这曲辕犁真能普及,天下农夫不知要少受多少累,耕种效率也能翻倍,这功劳,可比推广红薯更甚!

“灵溪……”他抬眼看向她,目光里满是动容,“你这份心思,这份见识,真是……”他一时竟找不到合适的词,只觉得心中激荡,千言万语都堵在喉头。

灵溪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低下头:“公子别这么说,我也是想着能帮上忙。若是真能做出来,让农夫们轻松些,便好了。”

扶苏深吸一口气,郑重地将布卷收好,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认真:“灵溪,谢谢你。”这三个字,比任何赏赐都来得恳切。他知道,这小小的一幅图,或许能改变天下农耕的格局,能让无数百姓卸下肩头的重负。

次日一早,扶苏便带着图样去找少府的工匠,命他们依样打造,反复试验调整。不出半月,第一架曲辕犁便造了出来。农官们在试验田一试,果然如灵溪所说,一头牛便能拉动,耕地速度比从前快了两倍,翻出的土块均匀细碎,连最有经验的老农都啧啧称奇。

消息传到宫中,秦始皇再次震动,下旨令少府批量打造曲辕犁,分发各地郡县,教农夫们使用。一时间,关中平原上,新式的曲辕犁在田间穿梭,取代了笨重的旧犁,农夫们的笑声回荡在田埂上,比往年响亮了许多。

这日,灵溪和扶苏并肩站在试验田边,看着远处一牛一犁轻松耕地的景象,风吹起两人的衣袂。

“你看,”扶苏笑着说,“他们再也不用那么费力了。”

灵溪点头,阳光落在她脸上,暖得像手中刚剥好的红薯。她知道,改变从未停止,而她能做的,还有很多。或许有一天,这个时代会因为这些小小的发明,这些细微的改变,走向一条更安稳、更丰饶的路。

上一章 无题 不一样的大秦最新章节 下一章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