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时光倏忽而过,咸阳城外的试验场已换了模样。乌黑油亮的水泥路从城门一直铺到城郊,脚踩上去光滑结实,再无往日的泥泞;几座用水泥砖块砌成的房屋拔地而起,墙缝严密,寒风难侵,连屋顶的瓦片都用水泥固定得稳稳当当。
秦始皇亲自带着百官前来查看,脚踩在平整的水泥路上,看着阳光下泛着微光的路面,又伸手敲了敲水泥墙壁,只听“咚咚”闷响,坚硬如石。他脸上的笑意藏不住,一路走一路点头:“好!好!比石板路平整,比土坯房结实,雨天再不用踩泥,冬日再不怕漏风,这才是我大秦的都城该有的样子!”
当即下旨:“咸阳城内街道,尽数改铺水泥路!九原、上郡等地,亦要推广!传旨蒙恬,将水泥之法用于修长城,凡宫室、皇陵,皆用水泥钢筋,务必坚固耐久!”
灵溪站在人群后,悄悄在心里对系统说:“把灵泉水掺进修建皇陵、阿房宫和长城的水泥里吧,让它们能存得更久,经得起岁月磨蚀。”
系统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已按宿主要求处理,添加灵泉水后,建筑结构稳定性将大幅提升,可抵御千年风化与外力冲击。”
灵溪松了口气,她不求那些工程万古不朽,只愿它们能留存足够久,成为这个时代存在过的见证。
这边工程正兴,灵溪又拿出新画的布卷,找到扶苏时,他刚从九原的传信官那里回来,脸上带着倦意,却难掩兴奋:“蒙恬将军已按水泥之法修长城,说比夯土快了三倍,士兵们都赞不绝口!”
“公子再看这个。”灵溪展开布卷,上面画着轮转的水车,“这是灌溉水车,不用人力,靠水流冲击就能自动提水,能浇更多田地。”她指着木轮、刮板的结构,“如此一来,即便是离河远的田地,也能浇上水,不怕旱灾了。”
扶苏凑近细看,见上面标注着“水流驱动”“自动提水”,还有引水槽的设计,眼睛越睁越大:“只需水流冲击,就能把水送到高处?”
“是。”灵溪点头,“农夫们再不用肩挑手提,水车自己转着就把活干了,能省不少力气。”
扶苏拿着布卷的手又开始发颤,他现在算是明白了,灵溪拿出来的东西,从来都不是小打小闹,每一样都能实实在在地改变百姓的生活。他望着灵溪,语气里满是惊叹:“灵溪,你到底……还知道多少?”
灵溪笑了笑:“只要能帮到大家,知道多少,便说多少。”
扶苏不再多问,捧着布卷直奔章台宫。秦始皇刚看完长城的新图纸,见他又带来新东西,不由笑道:“你这是又从灵溪那里得了宝贝?”
“父皇您看!”扶苏铺开布卷,“这水车能自动灌溉,让千里沃野都能浇上水,再不怕旱情了!”
秦始皇看着水车的图样,听着扶苏讲解其原理,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深。从红薯到曲辕犁,从水泥钢筋到灌溉水车,这个叫灵溪的女子,带来的惊喜一次比一次大。他拍着扶苏的肩膀,感慨道:“你带回来的这位灵溪姑娘,真是我大秦的至宝啊!”
这一日,咸阳城的水泥路上车水马龙,百姓们走在光滑的路面上,看着新起的房屋,脸上都带着笑意。远处的试验田里,第一架水车正在水流的推动下缓缓转动,将清澈的河水引入田垄,滋润着即将抽穗的庄稼。
灵溪站在扶苏府的廊下,看着这一切,心里暖暖的。她知道,改变仍在继续,而这个时代,正在她和扶苏的手中,一点点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