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军事战争小说 > 凉山之战1979
本书标签: 军事战争 

第十章 屏障之前(下)

凉山之战1979

步话机里传来四班班长带着哭腔和愤怒的汇报:“排长!我们遭遇埋伏!损失……损失过半!巷子里有诡雷!两侧屋顶也有火力点!我们被钉死了!”

进展,在这里是以米来计算的。而每前进一米,都可能要付出几名甚至十几名战士的鲜血和生命。城市像一头贪婪的巨兽,正在缓慢而坚定地吞噬着进攻者的力量和勇气。

与此同时,在团前指刚刚设立的位置——距离那座核心铁路桥桥头不到五百米的一栋破损楼房的三层,周天驰正通过高倍望远镜,面色铁青地观察着主攻方向——铁路桥的战斗。

那里的情况更加惨烈。试图强行冲桥的一个尖刀排,在踏上宽阔桥面的几分钟内,就遭遇了灭顶之灾。来自桥头坚固堡垒、南岸高层建筑以及侧翼火力的三重打击,形成了一张几乎没有任何死角的死亡之网。桥面上,此刻已经横七竖八地躺满了牺牲战士的遗体,有些甚至掉入了浑浊的河水中。后续部队被完全压制在桥北端的废墟里,根本无法再组织起有效的冲击。

周天驰放下望远镜,一拳砸在身旁摇摇欲坠的窗台上,灰尘簌簌落下。他对着步话机,声音因为极力压抑的怒火而显得有些变形:“不能再这样硬冲了!这是送死!给我接炮兵观测员!精确坐标!我要炮火覆盖桥头堡和两侧那些明显的高层火力点!立刻!”

然而,前方的观测员回报的声音充满了无奈和焦虑:“团长,敌我距离太近了!有些火力点就在我们前方几十米!炮火极容易造成误伤!而且,他们的工事修得太他妈结实了,看厚度,普通榴弹炮直接命中都不一定能完全摧毁!请求工兵爆破或者更重型的火力!”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每过去一分钟,南岸的越军就可能得到喘息,调动预备队,加固防御,甚至组织反冲击。而部队每被拖延在这里一分钟,士气就在下滑,伤亡就在增加。整个进攻的锋锐,仿佛撞上了一堵无形而坚韧的墙壁,被牢牢钉死在这片由废墟、河流和死亡交织而成的狭窄地带。

周天驰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死死盯住那座仿佛不可逾越的死亡之桥,以及桥下那浑浊、缓慢流动的奇穷河水。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师部的命令是死的,但战场是活的。必须找到打破僵局的办法,必须有一条路,否则,不仅仅是他这个团,整个战役进程都可能受到影响。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僵持中,一个意想不到的、小小的插曲,在一条相对平静的侧翼街道上发生了。

一名大约六十多岁的越南老人,拄着一根随手捡来的木棍当作拐杖,颤巍巍地从一条弥漫着硝烟的小巷里走了出来。他穿着一身破旧的、几乎看不出原本颜色的黑色衣衫,左边的一只袖子空荡荡地随风飘荡。他的脸上布满了刀刻般的皱纹,并被硝烟熏得黢黑,一双眼睛混浊而无神,仿佛对周围的一切——那些指向他的枪口,那些横陈的尸体,那些燃烧的废墟——都视而不见。他只是用那双茫然的眼睛,呆呆地看着这片曾经熟悉、如今已彻底化为乌有的家园。

几名警惕性极高的士兵立刻举枪对准了他,食指扣在扳机上。

“不要开枪!” 周天驰也注意到了这边的异常,立刻通过对讲机下达了明确的指令。他仔细观察着这个不速之客。老人似乎精神有些失常,嘴里一直喃喃自语,声音含糊不清。他蹒跚地走到一个被航弹彻底炸毁的小院门口,那里只剩下一个巨大的弹坑和几根焦黑的木梁。老人停下脚步,弯下佝偻的腰,用他唯一的那只手,颤颤巍巍地,试图去扶起一株被爆炸冲击波连根掀起、拦腰炸断的果树苗。那树苗早已枯萎,根须暴露在外,哪里还能扶得起来?

通过团里仅有的那名懂些简单越语的战士连蒙带猜地翻译,老人口中反复念叨的词语似乎是:“我的……果园……没了……都没了……”

这一幕,无声地映入了周围许多士兵的眼帘。他们来到这里,是为了打击“敌人”,是为了完成战斗任务。他们被告知对方是“侵略者”,是“忘恩负义者”。但眼前这个手无寸铁、失去家园、失去手臂、精神似乎也已崩溃的老人,他算是什么?敌人?平民?受害者?他那只空荡荡的袖管,或许也诉说着更久远战争的故事。他试图扶起果树苗的动作,与周围残酷的战争景象形成了尖锐而刺目的对比,让许多士兵手中紧握的钢枪,突然变得异常沉重。

李庆才也看到了这一幕。老人那固执而徒劳的动作,那混浊眼神中对某样逝去之物的眷恋,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他记忆的闸门。他想起了自己家乡那片郁郁葱葱的果园,想起了父母在果园里劳作的身影,想起了果实的香甜。一种巨大的荒谬感和深刻的迷茫,如同冰冷的潮水,再次涌上他的心头,甚至暂时压过了对死亡的恐惧。我们为什么来到这里?我们摧毁别人的家园,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吗?这场战争的意义,究竟具体是什么?这些庞大而复杂的问题,像一条条毒蛇,缠绕着他原本相对单纯和坚定的信念,并开始狠狠地啃噬。

就连周天驰,此刻也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他透过望远镜,看着那个老人和他无法扶起的树苗,眉头紧锁。战争的战略目的很明确,是为了惩戒,是为了边境的安宁。但战争过程中所无情摧毁的,往往远远超出了纯粹的军事目标。它摧毁生活,摧毁记忆,摧毁人性中那些最朴素、最美好的部分。作为指挥官,他不能允许这种情绪过多地影响决策,但他也无法完全漠视内心深处因此而产生的一丝涟漪。他知道,这种景象,这种疑问,可能会在很多战士心中埋下种子,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发芽,影响着他们对战争、对和平的理解。

然而,战场容不得长时间的感伤。桥头的僵局必须打破,师部的命令必须执行,全团几千弟兄的性命,都系于他接下来的决策。

周天驰猛地转过身,不再看那个老人和果树苗。他的目光重新变得坚定而冷冽。他召来参谋长和几位靠得住的营长,摊开那张已被标记得密密麻麻的城区地图。

“强攻桥梁,代价太大,而且成功的希望渺茫。” 他指着地图上奇穷河的走向,“我们必须寻找其他渡河点。根据战前侦察和目前的情况判断,越军的主要防御力量都集中在几座桥梁附近。河流其他地段,尤其是西面这段,河岸相对平缓,植被也茂密一些,可能存在防御薄弱环节。”

他手指点向地图上河流的一个转弯处:“我决定,亲自带侦察分队去这里实地勘察!如果可行,立刻组织部队在此处秘密渡河,从侧翼撕开敌人的防御!”

“团长,太危险了!您不能去!让我们去!” 一营长立刻反对。

“少废话!地形选择和决断,需要我在第一线!” 周天驰斩钉截铁地打断他,“参谋长,你留在团指,负责协调正面进攻,继续给敌人施加压力,吸引其注意力!一营长,你立刻秘密集结你营里水性好、擅长攻坚的骨干,准备好所有能找到的皮划艇、冲锋舟,还有门板、木料之类的渡河器材,随时待命!动作一定要隐蔽!”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这是我们打破僵局,可能也是我们团唯一的机会了。执行命令!”

当周天驰带着一支由警卫员、侦察兵和通讯兵组成的精干小分队,借着废墟和渐浓的暮色掩护,悄无声息地向着西侧河岸摸去时,李庆才所在的连队,仍然在北市区边缘的断壁残垣间,与看不见的敌人进行着血腥而缓慢的拉锯战。每一步推进,都伴随着枪声、爆炸声和牺牲。凉山像一头受伤的猛兽,虽然流血,却依然用它的利齿和爪牙,顽强地抵抗着。而更深远处,南岸那片相对完整的城区,以及更南方群山的身影,在夕阳最后一抹余晖的映照下,显得愈发幽暗和神秘。所有人都明白,攻克北市区,仅仅只是开始,更残酷、更复杂的战斗,还在那河水的对岸等待着他们。铁与火的风暴,并未停歇,只是转换了形态,融入到了每一堵墙、每一扇窗、每一条街道的争夺之中。

————

消息

【剧本】《黑红》已完结,欢迎欣赏、指正,谢谢!

上一章 第十章 屏障之前(上) 凉山之战1979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一章 断壁残垣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