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北区的棚户区,与法租界的边缘又是另一番天地。这里拥挤、喧闹,充满了活生生的烟火气与底层挣扎的痕迹。空气中飘荡着煤烟、食物和劣质脂粉的混合气味。林小凡和冷峰按照老钱给的地址,找到了一家窝在两栋破败板房之间的钟表修理摊。
摊子很小,一个挂着“精修钟表”牌子的旧玻璃柜,后面坐着一个戴着厚重圆框眼镜、头发乱如鸡窝的年轻人。他正对着一只怀表发呆,手里拿着镊子和螺丝刀,眼神专注得仿佛在拆解一枚炸弹。他便是阿爆。
林小凡清了清嗓子,努力摆出他认为的“特工接头”架势,压低声音:“请问,是阿爆先生吗?”
阿爆头也没抬,喃喃自语:“……发条扭矩不均,平衡轮有轻微形变,如果施加一个反向的、频率匹配的微小震动……理论上,可以让它从内部解体……”
林小凡和冷峰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茫然。冷峰上前一步,更直接地问道:“我们遇到一个……技术难题。需要一些……特殊的‘爆破’效果。”
“爆破?”阿爆终于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闪过一丝狂热的光,但随即又黯淡下去,他指了指玻璃柜角落里几个不起眼的小瓶,“那是提纯的硝石和硫磺混合物,理论上,只要控制好氧化剂比例和密闭空间,威力足以炸开这整个摊子……”
他的理论开始滔滔不绝,从化学反应方程式讲到冲击波传导模型。林小凡听得头晕眼花,冷峰则眉头越皱越紧。
“……但是,”阿爆最后泄气地低下头,声音变小,“我……我只在理论上验证过。实操……没试过。上次想试试能不能炸开一个锈死的门锁,结果……只炸飞了一只路过的老母鸡。”他脸上露出心有余悸的表情。
林小凡:“……”他现在非常确定,老钱介绍的这两位“能人”,可能脑子都不太正常。
好不容易打断了阿爆关于“非线性爆破力学”的演讲,林小凡硬着头皮说明来意(当然是经过冷峰“润色”的版本——需要他帮忙“处理”一些棘手的东西)。阿爆似乎对“参与实战”既兴奋又恐惧,但在林小凡承诺“绝对安全,只是理论指导”以及冷峰冰冷的注视下,他还是犹豫地收拾工具,跟上了他们。
下一站,南市。小蝶的无线电修理铺更是隐蔽,门面窄小,里面堆满了各种电子管、线圈和叫不出名字的仪器,空气中弥漫着松香和金属的味道。一个梳着两条麻花辫、穿着朴素蓝布裙的女孩正背对着他们,专注地焊接着什么,电烙铁发出细小的“滋滋”声。
“请问……”林小凡刚开口。
那女孩像受惊的兔子一样猛地一颤,手里的电烙铁差点掉在桌上。她迅速转过身,低着头,双手紧张地绞着衣角,根本不敢看他们,只是从喉咙里发出几个几乎听不清的音节:“……修……修什么?”
这就是小蝶。线下社恐,名不虚传。
冷峰显然不擅长应对这种类型,他看向林小凡。林小凡只好再次上前,用自认为最温和无害的语气说:“小蝶姑娘?我们是钱爷介绍来的。想请你帮我们……‘听’点东西。”
小蝶飞快地抬眼看了一下林小凡,又迅速低下头,脸颊泛红,但还是轻轻点了点头。她转身从一堆杂物里拿出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铅笔,示意他们写下来。
沟通,只能靠笔谈。
冷峰写下要求:“截获并破译特定频段的日方电文。”
小蝶看了一眼,在纸上飞快写道:“设备我有。频段?加密方式?”
冷峰看向林小凡。林小凡哪里知道什么频段,他急中生智,想起老钱提过日军司令部的用电量异常,瞎蒙道:“就……找信号最强,听起来最忙的那个!”
小蝶疑惑地看了他一眼,但还是点了点头,在纸上写:“可以尝试扫描定位。需要时间。”
就这样,带着一个只懂理论的爆破狂和一个无法正常对话的电讯专家,这个怎么看怎么不靠谱的“幽灵小组”,算是勉强凑齐了。
四人回到老钱那间安全屋时,已是下午。狭小的空间里挤了四个人,气氛更加怪异。阿爆在角落里摆弄他的瓶瓶罐罐,嘴里念念有词;小蝶则蜷缩在另一角的破椅子上,抱着一个改装过的收音机,戴着耳机,全神贯注地调试着,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冷峰依旧靠在门边,抱着手臂,观察着所有人,包括坐立不安的林小凡。
“那个……冷兄,”林小凡试图打破沉默,“我们接下来……干嘛?”他肚子饿得咕咕叫,从昨晚到现在,他只吃了空气和惊吓。
冷峰瞥了他一眼,言简意赅:“等情报,定方案。”
“等……等谁的情报?”
“你的。”冷峰理所当然地说,“‘青鸾’难道没有预留紧急联络方式或后续指示?”
林小凡快哭了。他哥别说预留方式了,连是圆是扁他都不知道!
就在他绞尽脑汁想着怎么编造一个“紧急联络方式”时,一直沉默的小蝶忽然猛地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兴奋的红晕,她快速在笔记本上写了一行字,递给离她最近的阿爆。
阿爆看了一眼,念了出来:“捕捉到……重复加密信号……疑似……行动指令?目标……霞飞路……三号仓库……时间……今晚……八点……”
霞飞路三号仓库!今晚八点!
屋内气氛瞬间凝固。
冷峰眼神锐利:“能破译具体内容吗?”
小蝶摇了摇头,在纸上写:“加密方式复杂,短时间内无法破解。但信号源强度……指向日军司令部。”
日军司令部的加密指令,目标霞飞路三号仓库,时间今晚八点!
这无疑是一条极其重要的情报!
冷峰当机立断:“我们必须去。弄清他们的行动目标。”
林小凡腿都软了:“去……去干嘛?围观吗?我们拿什么去?阿爆的怀表炸弹理论?还是小蝶的收音机?”
“我们有情报优势。”冷峰冷静地分析,“敌明我暗。可以侦查,甚至可以……伺机破坏。”
林小凡看着眼前这三位“队友”——一个怕鬼的杀手,一个只敢炸鸡的爆破手,一个社恐的电讯员——再加上他这个只想逃考的学渣。他感觉“伺机破坏”这个词,离他们实在太遥远了。
但冷峰显然不这么认为。他开始分配任务:“‘幽灵’,你负责制定潜入和侦查方案。阿爆,准备必要的‘技术支援’。小蝶,持续监控电文,有任何变化立刻通知。我负责行动安全和撤离。”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林小凡身上。
林小凡头皮发麻。制定方案?他连仓库大门朝哪边开都不知道!
半个小时后,林小凡拿着一根烧黑的木炭,在从老钱那里讨来的一张破旧上海地图上,画出了几条歪歪扭扭的线。这是他凭借多年在上海“溜达”的经验,推测出的通往霞飞路三号仓库的、相对隐蔽的路线。
“这里,有个卖馄饨的夜市,人多,可以混进去。”“仓库后面是条臭水沟,味道大,巡逻兵不爱去,可以从那里靠近。”“如果被发现,就往隔壁的棉花厂跑,那里晚上没人,机器多,好躲藏。”
他的方案毫无技术含量,充满了市井的狡黠和“鼠道”智慧,与冷峰想象中的专业战术规划相去甚远。但冷峰看着地图,仔细听着,竟然没有反驳,只是偶尔点一下头。
“可行性,存在。”这是冷峰最后的评价。
阿爆则贡献了他所谓的“非致命性爆破装置”——几个用纸包好的、混合了辣椒粉、面粉和少量(他声称)不稳定化合物的“烟雾包”。“理论上,投掷出去,撞击力足够引发粉尘扩散,能有效阻碍视线和……引发剧烈喷嚏。”
小蝶则默默调试好了几个简易的、用铜线和电池做的“绊发警报器”,可以设置在撤退路线上。
看着这些“装备”,林小凡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夜幕,再次降临。
四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安全屋,融入了上海的夜色之中。林小凡怀里揣着阿爆的“烟雾包”,腰里别着小蝶的“警报器”,身边是眼神坚定的冷峰。
他回头看了一眼跟在自己身后,一个比一个不靠谱的队友,心中涌起一股悲凉和一种奇异的、破罐子破摔的勇气。
“兄弟们,”他压低声音,做了最后一次战前动员,“别的我就不多说了……万一,我是说万一,情况不对……”他顿了顿,无比认真地说道:“什么都别管,跟着我……跑!”
夜色中,这支由废柴和怪胎组成的“幽灵小组”,朝着未知的危险,迈出了他们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步。而等待他们的,将是又一个超出所有人预料的、混乱而爆笑的夜晚。